蒋经国取消台湾38年“戒严令” 或被马英九一句话触动

2015年11月09日时政
【新唐人2015年11月09日讯】(新唐人记者公孙觉综合报导)中华民国前总统蒋经国取消38年戒严令,使台湾走上民主政治道路。期间,马英九任职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其对蒋经国问话的回答或许对戒严令的解除有促进作用。

陆媒界面11月8日盘点台湾总统马英九的从政简历,提到其与蒋经国共事期间的一些经历。1981年9月,马英九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台湾,适逢蒋经国需要英文秘书,见马英九家世简单清白,就把他安排在身边,从事翻译工作;1984年,年仅34岁的马英九,又被蒋经国破格提拔为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负责推动政党外交。

80年代中后期,台湾岛内的民主化诉求日趋明显,与大陆重建联系、回乡探亲的民众呼声也逐渐加强。对此,蒋经国做出回应。1987年初春的一天,蒋经国对马英九说:“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你找几个可靠的人,先做做调查,弄一份民众赴大陆探亲的可行性方案。此事暂不能对外公开,要尽快完成。”

很快,马英九完成了《民众赴大陆探亲问题之研析》方案。方案中,马英九明确提出,应该尽快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又制订了可行性方案,方案获得了蒋经国的认可。

同一时期,蒋经国还问了马英九关于戒严的问题。蒋经国问马英九,“戒严在英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国际社会对台湾戒严有些什么舆论?”马英九回答说:“‘戒严’(martial law)的英文意义是‘军事管制’、‘没有法律’,国际社会上当然对此持有恶感,批评颇多。”蒋经国听后,一言不发。

1987年7月15日,蒋经国正式宣布,废除国民党在台湾本岛和澎湖地区实施长达38年的“戒严令”;三个月后,10月1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了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的方案,指出“基于传统伦理及人道立场的考虑,允许民众赴大陆探亲;除现役军人及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等亲以内之亲属者,均可申请到大陆探亲”。

晚年蒋经国解除戒严的过程

据介绍,蒋经国晚年对台湾内部政治立场极其宽容,并很有耐心走向民主道路。统治晚期,开始解除反对中国国民党之活动或言论限制,同时减少骚扰或逮捕反对派人士。

宋楚瑜、余纪忠在1995年9月13日、9月26日分别接受陶涵访谈时称,1986年9月28日,民主进步党突破党禁宣布组党,蒋经国未强力镇压,坐在轮椅上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当年10月7日,蒋经国在中华民国总统府与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凯瑟琳·葛兰姆谈话时告知对方中华民国即将解除戒严并且开放组党。10月15日,蒋经国主持中央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法》以及动员戡乱时期民间社团组织两项政治革新议题结论。中国国民党开始草拟《动员勘乱时期国家安全法》、《动员勘乱时期集会游行法》与《动员勘乱时期人民团体法》,蒋经国宣示:解严后当然应该更宽,不能更严,否则就是换汤不换药。

1987年2月,蒋经国决定解严与开放政治团体活动,推动民主法治之进程。7月,又解除港澳观光禁令,并颁令外汇管制开放措施。7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法》。7月15日上午零时,自1949年5月20日开始实施《台湾省戒严令》,经过38年,终于解除。蒋经国指出实施民主以及《中华民国宪法》将能够打击共产主义,并且解严后的台湾将会促进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理想实现。


1987年7月15日上午零时,自1949年5月20日开始实施《台湾省戒严令》,经过38年,终于解除。(网络图片)


1987年7月27日,蒋经国邀请12位地方父老茶叙,表达对各地民众关怀,并交换意见。在会中,他说:“我在台湾住了四十年,是台湾人,当然也是中国人。”蒋经国不止一次对亲近的僚属说:“离开家乡三四十年的人,没有人不想家的,这是人情之常。政府对开放民众赴大陆探视,应乐观其成。”,并希望大家“超越一切地域、派系、小我利益之上,开阔心胸,把眼光放到大陆。”

1987年11月2日,宣布开放大陆探亲。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开始受理台湾民众赴中国大陆探亲登记,藉此回应中国共产党过去的统战作法。随后又解除“报警”(通报警备总司令部)。

1987年,蒋经国生前最后一次接受媒体专访中表示,他相信,在台湾完成民主化后,将推动中国大陆相同动力,或许数年之内就可见到功效。1988年,蒋经国解除实施30多年的党禁和报禁限制,促使民众得以要求政府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