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根植传统文化 浅说三民主义

2015年11月10日万花筒
【新唐人2015年11月10日讯】本周三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诞辰。提起孙中山,就不能不想到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那么三民主义到底是种甚么样的理念,又从何而来?一起来了解一下。

孙中山是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创始人。三民主义是他提出的政治纲领,包含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方面,也是中国国民党的基本理论和中华民国宪法第一条的内容,基本原理来自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仁和礼,以及西方政治学中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等。

民族主义初期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后来提倡国内各族团结一致,在平等的基础上统称中华民族,并恢复传统道德、民族精神与地位。

民权主义主张实行一般平民共有国家主权的民主政治,强调“忠民”之美德为民国强盛之基础,核心概念是人民直接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4项民权以支配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5项治权以管理国家。

民生主义的定义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和民众的生命,政策包括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以及振兴交通、矿业和工业等实业,最终达成“大同”的理想。

三民主义的基础是“天下为公”,出自《礼运大同篇》。而儒家所描述的“大同”,是以道德伦礼为基础的富裕的理想社会。孙中山1924年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中,以三民主义为纲的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