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紫凤:一月寂照夜读书

2016年03月01日评论
一月寂照初,分灯夜读书,过眼千般有,得会意似无。

所以,我喜欢读书,也喜欢与读书有关的事情,比如读书的环境,心境,与读书的人。这甚至是我喜欢古人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读书的经历令人羡慕,或在夜雨寒时,或在秋山近处,以至从书中读出黄金屋颜如玉,也算另一种版本的梅妻鹤子。至于读书的目的,各有各的不同,有人半为修行半读书,有人白首功名苦读书,这种读书法,目的性有点强,不是上佳。还有那种孤云独鹤共悠悠,万卷经书一叶舟,则完全是神仙读书法,虽然闲野的令人羡慕,但也确实学不来。

自然,在我看来,读书的最佳处,肯定不在书院或太学。常见一点的,当在僧舍。譬如范仲淹在长白山醴泉僧舍读书三年,或如邵雍在洛阳天宫寺读书讲学。而在僧舍读书的一个好处则是在读书之馀还可与那些冷眼世事,心如寒灰的衲子们小作交流,一个僧味淡,一个世情深,说不定会有出色入空豁然而悟一类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比较有条件的,则是寻一处佳山水,修亭筑堂,诸如袁宏道之有柳浪,苏子瞻之有雪堂,可以高卧其下,悠游其侧。总之,古人读书很重视环境,不然孟母也不需要三迁其家,又或者寇凖若无秋风之亭,

曾独对一江秋水读书尽日,也许就无从会得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的佳境。千载而下,我人虽无古槐的老根可以枕籍读书,亦无野塘的残荷可以听雨读书,好在还可于此时一月寂照夜读书。

过,环境毕竟是外在的,读书的心境才更为重要。古人读书所以重视环境,也大抵还是为了有助于营造一种上佳的心境——或者求敬,或者求闲。譬如僧人道士儒生读书时要扫地焚香,正襟危坐,这就是敬。这种敬并非古板或道学,完全是出于对古圣先贤的发自内心的敬仰。至于闲,亦是人人向往的佳境。譬如王安石被罢相后跨驴携书悠游钟山,可谓闲到了极致。想来,敬也好,闲也好,说到底都是内境清净的体现,内境达到清净,也就达到了古人所谓心斋的状态,如此读书,自然能大有收益。

有了读书的环境,有了读书的心境,还要选择读书的内容。

太古的书,不易读懂,但不妨一读,因为可以从中嗅到遥远如神话的上古文明的气息。这种感觉很像看电影,又很像钟子期听琴,当伯牙意在流水,钟子期的眼前就浮现出水,伯牙意在高山,钟子期的眼前浮现高山。那些上古的文字中闪现出凤皇、羲和、女魃这样的名号时,我头顶的天空上如有巨大的华盖或羽翼掠过,在大地上投下巨大的影,你还未看清全部,已经倏忽而逝,留你伫立原地,极力回想,心存敬畏。

至于中古及近古之世,几乎可以无书不读。所谓无书不读,一来是指其时代而言,历朝历代的文字皆可读之。盖因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之美,谁也不能替代谁,甚至不可以相比较。就像

能拿蘋果与梨子相比较,去评论先秦的高古,与汉魏的雄浑哪个好,大唐的磅礴与两宋的圆熟哪个好,她们各是各的面貌,各有各的气质,而如果一定要把她们合而为一,只能说俱是五千年文明法相庄严的不同示现吧。二来是指其内容而言。正所谓文如其人,古人道德水平普遍很高,故而文字水平也造诣极高。高册大论自有高册大论的气派,短札小章亦有短札小章的灵气。又因为,中国人的文明是天道的演化,故而无论百工杂技皆有道可寻,而与其有关的书,无论医书,史评,画论,诗论,哪怕烹饪,方伎,皆因道在是矣而颇可一读。即使到了所谓“崖山以后无中国”的元明清,要我如何说呢,其实那只是别开境界,而并不如一般人所以为的落末。所以,元人的文字如幽谷大壑,明人的文字如春江花月,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读着这些文字时,我们的视线的确有一个由远及近的,由宏至微的变化。从昊天日月,到高山大川,到庭前窗下,待到明清两代,他们对身边的世界研究得简直再透彻不

过,以至养花,煮茶,制盆景,养蛐蛐,都可积篇成帙的书写一番,这些文字虽然在当时看来是入不了正经的小技,而今天看来,却处处充满着雅意与童趣。

再往下,确切的说是从晚清直到现代,如按佛家所说的成住坏灭的规律来讲,中华文明自是而后则进入了衰落阶段。不过,所谓文明之衰落,其真相却不是说文明变了,而是背道离经的人越发不能得见文明之真仪,加之西来幽灵也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乘虚而入后,中国的文字也渐渐变得乖戾,虽然语近浅显,却读来反觉骜牙,因为那熟悉的清和,醇厚的味道再也寻之不见了。不过,这一时期的文字并非都不可读。至于如何选择,共产主义这个东西,或者说中共这个东西倒不失为一块试金石。只要看一下做文字者对中共的态度,基本就可以知道他的文字是否可读。或者一个既经历过49年以前的民国,亦经历过49年以后中共国的学者文人,往往会发现他49年以前的文字颇有可观,而49年以后却文风一转,越发不忍直视,这方面,郭沫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外,我也相信这种判断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判断文字,亦可同时用于音乐,舞蹈,字画,学术等一切之鉴定,盖因中共就是一种反文明的东西,因而是否带有中共的印记,则是从最本质上对文明与伪文明的一个鉴定。

至于中共篡政后的中国,集语言之鄙俗,内容之大恶,逻辑之背谬于一体的文风大坏的状态终于成了主导。不过,当中共不遗馀力的毁灭着中华文明的时候,大概忘记了文明的图腾是不

死的凤凰,而当中共反文明自以为得计的时候,也即将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之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经历了几近绝望之后,我们却有此幸运读到高智晟先生犀利如剑的文字,读到仲维光先生冷静深刻的文字,读到九天剑先生天马行空的文字,读到曾铮先生静水流深的文字,读到夏祷先生波澜壮阔的文字……

这些文字,穿透无尽暗夜而来,承载着文明之光,似优昙之葳蕤,如宝月之寂照。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