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7月09日讯】中国东南部在过去的一周处处淹水,其中长江沿岸的湖北、江西等更是重灾区,然而赣州古城的居民却高枕无忧,因为他们凭藉宋朝的排水系统,不怕暴雨的袭击。
一周以来,大陆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以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据江西省水利厅消息,7月5日下午4时,长江九江段水位超警戒线(20米)0.89米。随后,江西省水文局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江西省赣州市各县市近日连下暴雨,不少城镇传来内涝受灾的消息,央视新闻播发赣州各地暴雨成灾的新闻,电视画面上有会昌、赣县、于都等地洪灾的镜头,引起了外地游子对家乡的关注。据当地民众报平安:目前,赣州这座千年古城没有内涝,城市生活工作秩序井然,出行照常。这归功于赣州市古老的城市排涝设施——福寿沟仍在地势相对低洼的老城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青年报》曾于2010年7月报导,当洪峰到达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赣州时,遭遇的是这样一幕情景:儿童在城门口水滩里嬉戏钓鱼,买卖人在滔滔洪水边安然地做着生意。丝毫没有把“洪涝”当做“灾害”。
近期大陆的暴雨与城市内涝让雨果那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获得共鸣。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有些国际大都市梦幻般的下水道,不仅保持了“地下血脉”的畅通无阻,还建成地下博物馆对游客开放。殊不知,在我国江西赣州也有一处值得称道的地下水利工程——福寿沟。
福寿沟始建于宋代,它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因暴雨发生内涝,而同遭暴雨袭击的赣州,却“没有一辆汽车泡水”。历经近千年,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依然护佑着一方的安宁。因此,当年亲自设计并带领群众修建福寿沟的知州刘彝受到群众的拥戴,他的铜像如今坐落在赣州城北的宋城公园。
福寿沟的设计确有许多独到之处。外部看:它与赣州老城内的三池(凤凰池、金鱼池、嘶马池)以及清水塘、荷包塘、花园塘等数十口池塘连通,俨然一个活的水系。遇暴雨,它可调节雨水流量,减轻下水道溢流;江水回灌时,这些池塘又成为天然的蓄水池。从内部结构看,在出水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倾息”。据水利专家解释,水窗是一项颇具科技含量的设计,原理很简单:当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当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冲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据称,福寿沟建成近千年,赣州老城区未出现大内涝。
清朝同治年间赣州城区的福寿沟布局图。(大纪元资料库)
作为一项古代水利设施,福寿沟仍为人类造福;同时,作为标识和文脉,它体现着城市的气质和风采。今天的人们不仅深为蕴含于这项伟大治水工程中的先人智慧所折服,而且深为先人的境界和追求所感动。历朝历代,“争言水利”,治理河道,防患洪涝之害,都是吃苦出力的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有甚么“提成”。组织成千上万人上工地,要花时间精力与银两,为百姓造福、保一方安宁。刘彝的风范和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景仰,他的铜像前拜谒者络绎不绝,可见福寿沟所蕴含的精神元素,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今天普通人的生活空间与日常环境中,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标识之一。
福寿沟,一套近千年前古人创设的地下排水系统,一个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活文物”。与其配合,赣州古城的整个设计都隐含着防洪排涝的远见与巧思。走进赣州城,探秘福寿沟,我们看到的是古人对于城市水系健康运转、保持“长寿”的良苦用心,是祖先留下的一笔无形财富。
福寿沟约在宋代中叶建成。据同治时期县志记载:“福寿二沟,昔人穿以疏城内之水,不知创自何代,或云郡守刘彝所作”。刘彝于北宋熙宁年间出任赣州知军,他根据城市规模、街道布局、地形特点,建成了福沟和寿沟,“寿沟受城北之水,东南之水则由福沟而出”,“纵横纡曲,条贯井然”,分别将水收集排放到贡江和章江。因为两沟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故而得名。
福寿沟历史上也曾荒废过。清同治八年,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进行修复,共有6个出水口。1953年,赣州修下水道,修复了厚德路的原福寿沟,长767.6米。旧城区现有9个排水口,其中福寿沟水窗6个仍在使用。至今,总长约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是旧城区的主要排水干道。依靠福寿沟,赣州旧城区几乎每年都“雨而不涝”,这在全国众多古城中也并不多见。
福寿沟内壁图。(网络图片)
福寿沟的智慧所在
福寿沟的可贵不仅在于实用,更在于其体现了古人的高妙思维。
首先,巧借外力,因势利导。福寿沟的一大特点就是利用天然地形的高低之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污水排入江中和濠塘内,免去了今人使用抽水机的麻烦。第二大特点是它的12个水窗(即排水口)。水窗的闸门借水力自动启闭,十分巧妙。原闸门均为木闸门,门轴装在上游方向。当江水低于下水道水位时,借下水道水力冲开闸门;江水高于下水道水位时,借江中水力关闭闸门,以防江水倒灌。
其次,着眼全局,效益最大化。福寿沟与城内三大池塘、几十口小塘连为一体,有调蓄、养鱼、溉圃和污水处理利用的综合效益,形成了一条生态环保循环链。
除了赣州,中国尚有寿州、文安、潮州、荆州、台州等十多座古城至今仍起防洪作用,其建筑思路对今人很有启发。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任浩
一周以来,大陆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以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据江西省水利厅消息,7月5日下午4时,长江九江段水位超警戒线(20米)0.89米。随后,江西省水文局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
江西省赣州市各县市近日连下暴雨,不少城镇传来内涝受灾的消息,央视新闻播发赣州各地暴雨成灾的新闻,电视画面上有会昌、赣县、于都等地洪灾的镜头,引起了外地游子对家乡的关注。据当地民众报平安:目前,赣州这座千年古城没有内涝,城市生活工作秩序井然,出行照常。这归功于赣州市古老的城市排涝设施——福寿沟仍在地势相对低洼的老城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青年报》曾于2010年7月报导,当洪峰到达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赣州时,遭遇的是这样一幕情景:儿童在城门口水滩里嬉戏钓鱼,买卖人在滔滔洪水边安然地做着生意。丝毫没有把“洪涝”当做“灾害”。
近期大陆的暴雨与城市内涝让雨果那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获得共鸣。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有些国际大都市梦幻般的下水道,不仅保持了“地下血脉”的畅通无阻,还建成地下博物馆对游客开放。殊不知,在我国江西赣州也有一处值得称道的地下水利工程——福寿沟。
福寿沟始建于宋代,它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因暴雨发生内涝,而同遭暴雨袭击的赣州,却“没有一辆汽车泡水”。历经近千年,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依然护佑着一方的安宁。因此,当年亲自设计并带领群众修建福寿沟的知州刘彝受到群众的拥戴,他的铜像如今坐落在赣州城北的宋城公园。
福寿沟的设计确有许多独到之处。外部看:它与赣州老城内的三池(凤凰池、金鱼池、嘶马池)以及清水塘、荷包塘、花园塘等数十口池塘连通,俨然一个活的水系。遇暴雨,它可调节雨水流量,减轻下水道溢流;江水回灌时,这些池塘又成为天然的蓄水池。从内部结构看,在出水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倾息”。据水利专家解释,水窗是一项颇具科技含量的设计,原理很简单:当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当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冲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据称,福寿沟建成近千年,赣州老城区未出现大内涝。
清朝同治年间赣州城区的福寿沟布局图。(大纪元资料库)
作为一项古代水利设施,福寿沟仍为人类造福;同时,作为标识和文脉,它体现着城市的气质和风采。今天的人们不仅深为蕴含于这项伟大治水工程中的先人智慧所折服,而且深为先人的境界和追求所感动。历朝历代,“争言水利”,治理河道,防患洪涝之害,都是吃苦出力的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有甚么“提成”。组织成千上万人上工地,要花时间精力与银两,为百姓造福、保一方安宁。刘彝的风范和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景仰,他的铜像前拜谒者络绎不绝,可见福寿沟所蕴含的精神元素,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今天普通人的生活空间与日常环境中,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标识之一。
福寿沟,一套近千年前古人创设的地下排水系统,一个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活文物”。与其配合,赣州古城的整个设计都隐含着防洪排涝的远见与巧思。走进赣州城,探秘福寿沟,我们看到的是古人对于城市水系健康运转、保持“长寿”的良苦用心,是祖先留下的一笔无形财富。
福寿沟约在宋代中叶建成。据同治时期县志记载:“福寿二沟,昔人穿以疏城内之水,不知创自何代,或云郡守刘彝所作”。刘彝于北宋熙宁年间出任赣州知军,他根据城市规模、街道布局、地形特点,建成了福沟和寿沟,“寿沟受城北之水,东南之水则由福沟而出”,“纵横纡曲,条贯井然”,分别将水收集排放到贡江和章江。因为两沟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故而得名。
福寿沟历史上也曾荒废过。清同治八年,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进行修复,共有6个出水口。1953年,赣州修下水道,修复了厚德路的原福寿沟,长767.6米。旧城区现有9个排水口,其中福寿沟水窗6个仍在使用。至今,总长约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是旧城区的主要排水干道。依靠福寿沟,赣州旧城区几乎每年都“雨而不涝”,这在全国众多古城中也并不多见。
福寿沟内壁图。(网络图片)
福寿沟的智慧所在
福寿沟的可贵不仅在于实用,更在于其体现了古人的高妙思维。
首先,巧借外力,因势利导。福寿沟的一大特点就是利用天然地形的高低之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污水排入江中和濠塘内,免去了今人使用抽水机的麻烦。第二大特点是它的12个水窗(即排水口)。水窗的闸门借水力自动启闭,十分巧妙。原闸门均为木闸门,门轴装在上游方向。当江水低于下水道水位时,借下水道水力冲开闸门;江水高于下水道水位时,借江中水力关闭闸门,以防江水倒灌。
其次,着眼全局,效益最大化。福寿沟与城内三大池塘、几十口小塘连为一体,有调蓄、养鱼、溉圃和污水处理利用的综合效益,形成了一条生态环保循环链。
除了赣州,中国尚有寿州、文安、潮州、荆州、台州等十多座古城至今仍起防洪作用,其建筑思路对今人很有启发。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