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贤语:走过外婆桥(下)

2016年08月04日其他城市
【新唐人2016年08月04日讯】 我以为秧苗刚刚插好,没想到竟是“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䅉肥。”一群白鹅,受到惊吓,摇摇摆摆,扑棱扑棱走向稻田深处,真的是“更被白鹅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白鹅(PublicDomainPictures/Pixabay)

还记得那熟悉的童谣吗?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小溪里,一群鸭子自由自在。


石桥(Alice_Alphabe/Pixabay)

夜幕降临,我们将跨过石桥,回到各自的生活。这时,石桥是驿站。坐在石桥边缘,听哥哥讲过去的事情。讲外婆的故事,外婆的刺绣。讲外公的水法世界,外公的魔法世界。据说,外公是位得道风水先生,具有超常的魔力。讲外公的小妾。讲述母亲的魔法,母亲从外公那里传承的魔咒,以及用魔咒治理眼疾的神奇功效。讲父亲的勤劳,父亲的远见与短浅,父亲的远见在于无论家里条件多艰苦,儿子女儿都同样上学,短浅在于,作为一个农民,对耕地的那份热爱眷念与执着,以至于错过本土的发展。父亲那时作为最基层乡村小头目(即现在的公务员),坚决反对占用良田来修路。

朴素的乡民(sharonang/Pixabay)

这些陈芝麻烂谷头的事情,虽然早已耳熟能详,可每每讲起,依旧是有滋有味,其乐融融……就像母亲的腌菜,那醇香浓郁的味道,只有享受过的人才知道。

暮色霭霭,农村已不是过着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日子。三五成群邻里乡亲,沿着乡村公路漫步,也有小恋人公开约会,甚至也有大妈阿姨们跳坝坝舞。

大家相遇在外婆桥边,在外婆桥的石栏上坐下。老一辈的都认识,小一辈仅仅笑一笑,并不问客从何处来,马上跑开,我倒真的是乡音未改鬓毛衰。邻里们的问候是真诚的,正如这人间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初夏的光焰中交舞着变换。乡邻对我的记忆还停留在原地,也就是我的童年记忆,那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女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乡村的老一辈(kolibri5/Pixabay)

过了外婆桥,我们就该上车,回归外面的世界。在回家的路上,侄媳妇对侄儿满是责备,侄儿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已经明显比他人苍老。每每说起侄儿们的创业,虽然小有成就,真的是勤劳与辛苦换来。说着说着,媳妇已是泪眼。我是一边安慰媳妇,一边严肃地倚老卖老,告诫侄儿一定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在经济不太景气的大气候下,谨慎投资。

回到我家,已是深夜。索性让侄儿媳妇们在家里住宿,继续闲聊。聊家里小土猫躲在角落的羞涩,聊两只大黄狗的亲昵……

——本文经《纪元心语》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