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大陆理财产品不规范 风险太多

2016年08月26日财经
【新唐人2016年08月25日讯】中国经济增长在放缓,但理财产品的增长率却反而在增加,而理财产品又不规范和不透明,风险太多,因此,投资者的回报率是否能如愿,已经越来越令人担忧。

江苏常州80岁高龄的王金凤夫妇日前对大陆媒体投诉说,她的5300万元理财款失踪案,上诉了三年至今无果。

大陆报导说,2011年王金凤夫妇在中国银行常州分行延陵支行营业部张姓主任的再三劝说下,把自己几十年经营累计下来的5300万存款,全部购买了中行一款年收益为8.75%的理财产品。

2013年2月底,第一笔2000万的理财到期,张姓主任说这款理财产品收益非常好,给他们做主继续购买了。2013年5月,王金凤觉得不安,到银行要求得到理财卡的流水账,才发现5300万元早已通过银行柜员私开的网银盗走,老人上诉后,张姓主任的丈夫却声称,此款由王家人委托其代做期货而赔光。三年过去了,至今无果,老人只能顿着手中的拐杖发泄心中的愤怒。

8月15号,《中国经济周刊》又披露了前年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推荐的理财产品中恒通,从承诺11.5%的收益率成为垃圾债的骗局,更加引发外界对中国理财行业的担忧。

同一天,美国《纽约时报》也发文指出,中国的理财产品缺乏监管、不透明,不但使投资者面临很大的危险,也正在威胁中国的金融体系。

大陆金融分析师任中道指出,大陆理财产品的风险存在于几个方面,首先是投资者不知道投资方向,更不知道资金怎样流向,甚至连有没有违法的因素都不知道。

大陆金融分析师任中道:“而且(银行)为了防止投资者突然卖掉理财产品,他们还做了一个封闭期或者锁定期,为了避免风险做了这么一个事,真正的风险最后还是投资者来承担。”

任中道表示,理财产品的风险还表现在继续拆分投资上,中国的理财产品一般是从个人手里募集资金,再投资债券、股票和金融衍生品等等,这些产品又会进行相互投资,风险非常难以控制。

同时,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不在资产负债表之内,不受监管,不透明。

任中道:“一般银监会对银行是有监管的,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额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到,但是理财产品是看不到的。”

任中道说,银行弄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产品,是为了规避风险,无论赔还是赚,账面上都看不到。

尽管风险巨大,整体经济增长放缓,但是理财产品的却仍在增长。

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存款馀额增长到了23.5万亿,相当于GDP的35%。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达18.7万种,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6%,向个人募集的金额已经超过100万亿。

任中道:“(这)说明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说中国经济脱实向需,也就是说实体经济不行了,大家都在玩虚拟经济,资产泡沫,所谓的投资没有一个实际的东西。”

大陆财经评论员刘兆辉认为,造成理财产品逆增长的原因,是因为人民币贬值,民众希望购买收益率高理财产品来保值。

《纽约时报》则分析说,因为很多理财产品由国家控制的银行出售,让它们看似背后有政府支持。因此许多投资者就把理财产品当成银行储蓄存款,但实际上,这些理财产品是没有投保的,如果投资失败,银行不承担责任。

采访编辑/刘惠 后制/萧宇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