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日本17年每年拿诺奖 中国为何21年无所获?

2016年10月27日社会
【新唐人2016年10月27日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10月上旬公布获奖者名单,日本的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今年的生理或医学奖。有媒体盘点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17年间在自然科学领域共有17人获得诺贝尔奖。中国却没有培养出一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而去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是体制外人士。

据统计,日本自从1949年来,已经赢得25个诺贝尔奖,而中国只赢得3个,包括: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人在1949年中共夺取政权之前就离开了中国。他们在美国工作期间共享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成为美国公民。

博讯网26日报导说,进入21世纪以后,自然科学三大奖项中,日本以“17年17人获奖”的成绩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而中国自1995年以来,竟然没有培养出一个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来。

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是体制外人士,至今还不是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大陆的教育已经“工具化”


对于中日之间这种强烈落差,英国《金融时报》刊发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周健撰写的文章说,和日本相比,中国诺贝尔科学奖项的获奖人数少得可怜。中国大陆的教育已经“工具化”,培养不出有创造性的人才。

文章说,10月3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理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发布会结束后,中国一家媒体的记者在采访时问,大隅良典的“细胞自噬机理”有何应用前景?

面对这个有点“外行”的问题,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主席回应说,尽管在未来有各种的可能性,但大隅良典的工作实际上是在更为基础的层面让人们理解细胞的工作方式,并不是专注于应用。

文章称,这名中国记者的问题可能有些“结果导向”。在中国大陆,很多时候人们只问结果。不少坚持自己的理想,却最终一事无成的人,经常受到嘲笑。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对此表示,中国的教育和科研都存在严重的结果导向,“中国的教育和科技太注重实用性,强调能够注重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因此忽视了基础科学的研究。”

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表示,共产党就是要把人教育成党的驯服工具,这是他们的一贯口号。一个人一旦成为党的驯服工具,党叫干啥就干啥,他还有甚么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甚么创造性可言?诺贝尔科学奖项的获奖人数少得可怜也是这个原因。

有网友批评中共教育制度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因为大多数学生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他们每天只是上学、回家、做成堆的作业。这扼杀了他们的想像力。

日本怎么可以赢得这么多诺贝尔奖


网路上一篇题为《日本怎么可以赢得这么多诺贝尔奖?》的文章认为,:日本赢得这么多诺贝尔奖很正常。

一,日本儿童从很小就被教导要探寻自然和科学。大隅良典说,他在小时候就对虫子着迷。日本人从小就对他们的自然环境感到自豪和亲近。

二,日本孩子被鼓励独立。日本家长早然支付子女的大学学费,但是社会的期望是,大学生应该自己挣生活费。

三,日本的科学研究更加独立,基本上免于政府干预。日本学者如果在研究上遭到挫败,不会感到失去工作的压力,这允许他们可以长期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四,日本科学家比中国科学家拥有宽广得多的全球视野,因为频繁的跟其他国家的学者交流。日本也有世界级的科研设施,并受到政府资金的强大支持。

(记者汤园综合报导/责任编辑: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