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延迟退休方案尚未对外公布,对于延迟退休最终锁定的年龄,《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方案或锁定在65岁。按照计划,2016年,延迟退休方案制定完成,2020年开始实施,有消息称,延迟退休方案正在向有关部门报批,审核后对外公布。
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是1978年制定的标准,男性职工年满60周岁可以退休,女性职工退休年龄为50周岁,女性干部退休年龄则为55周岁。此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开始缩小。《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15年3月1日起,我国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至60周岁,但若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55周岁时自愿退休。
有统计数据显示,以男性为例,在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02个国家的退休年龄为60岁,占全球的61.08%,而65岁退休的国家,只有44个,占26.35%。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更多更密集的劳动力人口,按说将退休年龄定为60岁,是合乎情理的政策,没有必要效法少数西方高福利国家,大幅度提高退休年龄。
不久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称:“中国是未富先老,养老保险保持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尹蔚民还多次说过,延迟退休是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我们现在退休年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明确的,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男职工60岁。当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多岁,现在70.6。社会经济发展、人口预期寿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退休政策很显然不相适合,有必要作出调整。
按照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的说法,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多岁,退休年龄定为女干部55、男职工60岁,岂不是没有几个人可以领取养老金?现在人均预期寿命到了70.6岁,退休年龄定为65岁,也就是说,平均领取养老金至多5年时间。
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谁是最大赢家?当然是养老金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而不是平均缴费20年以上的老百姓!谁都知道,延迟退休是政府在甩包袱!然而光靠延迟退休就能缓解养老金缺口甩掉财政包袱吗?对于低收入阶层甚至众多失业人群来说,养老金本是保命钱更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收入来源。
中国虽然每年拥有庞大的财政收入,但涉及民生特别是覆盖全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却微不足道。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50%的比例。如果中国把社会保障支出比例提高至财政支出的30%,中国累积下来的养老金缺口早就迎刃而解了。
在延迟退休实施前,中国还必须彻底解决养老体制双轨制问题,中国养老体系由于发放标准不公平不合理,造成体制内退休人员往往比体制外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高出数倍,导致每年额外成本增加1.6万亿以上,这一部分额外成本的受益者只有体制内财政供养人员,而背负包袱的则是整个社会和缴纳养老保险的普通城乡居民。随着总体财政供养人员和离退休公职人员的不断增加,这一成本还会变得越来越高。
延迟退休并不能堵上养老金缺口,巨大的养老金缺口完全可以通过减少从中央到地方的盲目投资、减少各种盲目对外的大规模援助、压缩各种庞大的行政开支,全面征收国企利润、动用每年数万亿的土地出让金等等来弥补,无论是巨额财政收入还是垄断企业的利润以及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足以解决目前和未来的养老金缺口问题,而不是匆匆推出一刀切的延迟退休方案。
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最大的受害者,是数以亿计的低收入群体和体力劳动者,包括一线工人和自谋职业者,他们中间的许多人,都是上一波国企改革的受害者,许多人失业之后都是自掏腰包替自己也替企业缴纳社保和医保,他们都眼巴巴盼着到龄退休,许多体弱多病者甚至希望提前退休。体力劳动者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会每况愈下,打工谋生也很艰难,退休后可以获得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体力劳动者来说,养老金甚至高过打工收入。
延迟退休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更关乎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不能任由少数几个人拍脑袋来决定。如果只从养老金缺口或少数群体的利益来考虑,不分对像让全民延迟到65岁退休,必然会引起绝大多数体力劳动者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转自《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
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是1978年制定的标准,男性职工年满60周岁可以退休,女性职工退休年龄为50周岁,女性干部退休年龄则为55周岁。此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开始缩小。《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15年3月1日起,我国正副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至60周岁,但若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55周岁时自愿退休。
有统计数据显示,以男性为例,在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02个国家的退休年龄为60岁,占全球的61.08%,而65岁退休的国家,只有44个,占26.35%。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更多更密集的劳动力人口,按说将退休年龄定为60岁,是合乎情理的政策,没有必要效法少数西方高福利国家,大幅度提高退休年龄。
不久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称:“中国是未富先老,养老保险保持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尹蔚民还多次说过,延迟退休是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我们现在退休年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明确的,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男职工60岁。当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多岁,现在70.6。社会经济发展、人口预期寿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退休政策很显然不相适合,有必要作出调整。
按照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的说法,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多岁,退休年龄定为女干部55、男职工60岁,岂不是没有几个人可以领取养老金?现在人均预期寿命到了70.6岁,退休年龄定为65岁,也就是说,平均领取养老金至多5年时间。
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谁是最大赢家?当然是养老金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而不是平均缴费20年以上的老百姓!谁都知道,延迟退休是政府在甩包袱!然而光靠延迟退休就能缓解养老金缺口甩掉财政包袱吗?对于低收入阶层甚至众多失业人群来说,养老金本是保命钱更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收入来源。
中国虽然每年拥有庞大的财政收入,但涉及民生特别是覆盖全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却微不足道。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50%的比例。如果中国把社会保障支出比例提高至财政支出的30%,中国累积下来的养老金缺口早就迎刃而解了。
在延迟退休实施前,中国还必须彻底解决养老体制双轨制问题,中国养老体系由于发放标准不公平不合理,造成体制内退休人员往往比体制外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高出数倍,导致每年额外成本增加1.6万亿以上,这一部分额外成本的受益者只有体制内财政供养人员,而背负包袱的则是整个社会和缴纳养老保险的普通城乡居民。随着总体财政供养人员和离退休公职人员的不断增加,这一成本还会变得越来越高。
延迟退休并不能堵上养老金缺口,巨大的养老金缺口完全可以通过减少从中央到地方的盲目投资、减少各种盲目对外的大规模援助、压缩各种庞大的行政开支,全面征收国企利润、动用每年数万亿的土地出让金等等来弥补,无论是巨额财政收入还是垄断企业的利润以及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足以解决目前和未来的养老金缺口问题,而不是匆匆推出一刀切的延迟退休方案。
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最大的受害者,是数以亿计的低收入群体和体力劳动者,包括一线工人和自谋职业者,他们中间的许多人,都是上一波国企改革的受害者,许多人失业之后都是自掏腰包替自己也替企业缴纳社保和医保,他们都眼巴巴盼着到龄退休,许多体弱多病者甚至希望提前退休。体力劳动者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会每况愈下,打工谋生也很艰难,退休后可以获得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体力劳动者来说,养老金甚至高过打工收入。
延迟退休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更关乎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不能任由少数几个人拍脑袋来决定。如果只从养老金缺口或少数群体的利益来考虑,不分对像让全民延迟到65岁退休,必然会引起绝大多数体力劳动者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转自《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