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读《孽海花》,赛金花和名臣洪钧的故事,书中诚然情节起伏,然而,看写到张佩伦,才顿时激动起来----呀!这是张爱玲的祖父呀,他在这里呀!
张佩纶穷苦出身,籍贯河北丰润,张爱玲说那里乡野荒僻,“比三家村只多一家。”张佩纶京试后,一举成名天下知,年轻时所有的书生意气都是相似的,他在朝廷上左参一本右参一本,提出改革意见,一时间参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他也参了李中堂。然后,去派去福建,率领北洋水师抗击外寇,北方来的不谙水性的书生,败仗,获罪,被流放到黑龙江。再回京时,李鸿章不计前嫌地招他为幕僚。偶然,在他的书房见到他娇养在闺中的小女儿,惊鸿一瞥。在中堂的暗示下,他翻阅到小姐写下的诗。当中那一句“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是深入肺腑的知己之言,格外地抚慰这位流放书生的心。他潸然泪下。
基隆南望泪潸潸,闻道元戎匹马还.
一战岂容失大计,四边从此失天关.
焚车我自宽房, 乘障谁教使狄山.
宵盱甘泉犹望捷,群公何以慰龙颜.
痛哭陈词动圣明,长孺长揖傲公侯.
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
宣室不妨留贾席,越台何事请终缨.
豕冠寂寞犀渠尽,功罪千秋付史评.
这样的情节,还有这样的诗文,都是身为读者的我们所熟悉的。毕竟,在此之前,我们有《红楼梦》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一路读下来。府邸深沉的钟鸣鼎食之家,失意的人总是要赋诗的,一心精忠报国的书生们,是我们熟悉的从前的中国的情节。
张爱玲在她的私人影簿《对照记》里,以晚辈惯常的忤逆,商榷“基隆”是不是“鸡笼”呢?据说这首诗也并不是祖母写的。然而,她家祖父祖母,也并非不谙文墨,不风雅的----他们是隐居于小园林的神仙眷属,还曾合伙着书呢。写过食谱,虽然那食谱在孙女儿的眼里,照样地并不高明。合写过一部武侠小说呢,当然,是内刊,印了几十部,仅限于家庭成员内部发行——她这样东一句西一句,世人承认的她不承认,世人认定的她否定。然而,她的祖父祖母,是好姻缘,好眷属。在岁月里不刻意记起,也令她刻骨铭心。她这样写:“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然后是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所以在这里占掉不合比例的篇幅.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一连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
她写他们的时候,已然孤老一人,看得见的来日无多。她冲淡的笔调,然而无限深情地写下:“我没赶得上看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是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
《对照记》出版于台湾皇冠出版社,翌年,张爱玲便逝世于洛杉矶。在世人眼中,《对照记》是张爱玲对读者,对人世的告别,一个苍凉的手势。在这最后的文章里,没有她的婚姻和丈夫的影子,也看不见她详细着墨的人生经历。她倒是深情地讲述着她的祖父祖母——终其一生,她从来没有真正地离开她的家族。我想,那不仅仅是一种血脉的联系。更本真地,是她生活在那个家族里,一如她终生住在《红楼梦》里。
这是一种回归,如落叶在风中辗转,飞旋,彷彿向着天空奔去,却终于叹息着,被大地揽入怀抱。
二弟弟
张爱玲受姑姑的影响,与亲戚间一概不往来,却忠实地记得他们的故事,那些高墙大院的家族里,错综缠绕的情和仇。她最早的创作,取材于她的族人。晚年,更是一次一次地走回她的家族,回溯她“漫长得近乎永生的童年。”
在《对照记》和《小团圆》里,她都写到父亲饭后消食的习惯——绕室吟诵古书,滔滔地不歇气的样子,会觉得心痛。因为这满腹诗书在新的时代,毫无用处。
后来写小说,一篇一篇写出来,逐渐地得罪了全族,至少我们晓得,《花凋》里头,“酒精里泡着的孩尸”,“自民国以后时间就没长进”的舅舅家,是极恼恨她的。
她分明是爱着弟弟的,为后母打弟弟,她流过何其多的眼泪。自己住到母亲家后,对着浴室里的美丽的母亲哭泣道:“要接他来,送他去学骑马……”,在散文《私语》里她写道,她逃出家后,弟弟也不堪抽大烟的父亲和后母的凌虐,学着姐姐逃到母亲这里来了,“带着一双用报纸包的球鞋。”然而,母亲向弟弟解释,她负担不了两个孩子,于是弟弟依然回去父亲和后母的家,“他流着泪,带着他那双报纸包的球鞋。”——那种儿童的流落无依,格外地跃然纸上。我每次读到这个细节,都会油然地泪盈满眶。
然而,她记恨着儿时的一张水彩画,被人力透纸背地打了横杠——是弟弟干的;后来后母嫉妒她频频去探望生母,从中生事,宣扬她打了她,她得了忤逆犯上的罪名。再回到家,在弟弟抽屉里看见一封信,弟弟写着“家姐事……家门之玷”——他在学着经理人事,于是写了这么一份信,寄出与否不得而知。但张爱玲对此事,铭记在心,她被伤到了。《小团圆》里,她反反覆覆提及,反反覆覆地写。
她看着后母打弟弟,父亲也打,然而,这夫妇二人抽鸦片时,弟弟如一只偎炕的小猫,神情心满意足。这样的情景,一如她看着弟弟挨打,那样令她心灵震颤,那种“一定要报仇”的心意,也渐渐成了个笑话。弟弟是个没有心性的混沌人物,他软弱,得过且过,随遇而安,而且好脾气得不得了,而张爱玲的性情,最是狠毒,绝决的。再大一点,弟弟渐渐地偏向后母了,凡事替后母说话,认为“二叔糊涂,娘是好的。”,在姐姐这里,他的无智混沌,简直是无可救药的了。到末了,她对他连同情都没有了。他每每开口讲话,踌躇满志地计画“去做套西装穿穿,再去找个事做做”——九莉就蹙眉强笑着道:“你不要再说了呀。”
后来,张爱玲在英文小说《易经》里,迳直把这个角色,写成早夭了。他的生命在她看来,实在是没价值的。
后头看她弟弟张子静写的我的姊姊张爱玲,晚年接受记者采访,谈张爱玲小说里头的人物原型。他很忠厚,回忆起父亲,母亲,姐姐,一律都有温暖底色。他抱歉着自己这样平庸而寒苦的一生,实在是配不上那样才情飞扬的姐姐。然而,他以她为骄傲。
半个世纪后,张爱玲在美国与劫后馀生的姑姑、弟弟通信,依然的,弟弟写信向她要钱,她则回信抱歉地说帮不上他——依然是一样的情节,礼节齐全的互相问候,伸手要钱,以及好声好气却斩钉截铁的回绝。这样的大家族的落魄子弟,改朝换代了他们的故事依然有自己的脉络,寻常的情节。男人们个个都在伸手要钱,一辈子都在伸手要钱。张爱玲的精明,则和《金锁记》里的曹七巧没什么两样,总之,要钱是没有的。抡起烦难,她板着指头也能诉苦诸多。
在《小团圆》里,她写她家的那些仆人们,那里还保存着一个伦理的乡村社会,有帮扶有依靠的。夜晚的厨房,长年横七竖八的睡着人,总是有从安徽乡下来的,仆人的亲族乡亲人等。有一回,奶妈的儿子来上海找个餬口的工作,每天晚上坐在灶门口,由奶妈将残羹剩饭热了来吃,夜里则睡在厨房地板上,如此,也是住了半年。这样的细节,想来是刺激她的。这些穷苦的乡下人,还是有着最本质的舔犊之情,乡情伦理。而这些做主人的,饱读经纶,脑子里都是西来文明最表面的那一套冷酷的东西,钱攥得紧紧的,儿女亲情都是累赘,为了钱,兄妹之间可以打官司,为了钱,可以被收买和背叛,直到彼此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而她的母亲,则是五四精神的最强有力实践者,她看不上丈夫,于是与之仳离。抛下儿女,过了自在潇洒的一生,老死于异国他乡。
然而,纵观她们的际遇,没有了大家庭的背景,她们每个人,犹如风中之烛,那样的燃烧和自保,都是微弱而辛酸的。
姑姑从前喜欢这个弟弟,出门时常常和弟弟开玩笑,商量道,把你的眼睫毛借给我一晚上好不好?因为弟弟生得好看。
到了晚年张子静的笔下,他和姑姑虽然同住上海,却已经是半世未见,姑姑再婚和离世的消息,都是从报上得知的。
“不过姑姑对我始终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冷淡。她认为我一直在父亲和后母的照管下生活,受他们的影响较深,和她及我姐姐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因此对我保持着一定的警惕和距离。她们还住在爱丁顿公寓时,一次我去看姐姐,两人说话的时间长了些,不觉将近吃晚饭的时分。我姑姑对我说:”不留你吃饭了,你如果要在这里吃饭,一定要和我们先讲好,吃多少米的饭,吃哪些菜,我们才能准备好。像现在这样没有准备就不能留你吃饭。”我只好匆匆告辞。”
对此,张爱玲在《小团圆》当中这样替姑姑的冷口冷面的狠心做解释:“他小时候有一次病重,是楚娣连日熬夜,隔两个钟头数几滴药水给他吃。九莉也是听她自己说的。但是她这些年来硬起心肠自卫惯了,不然就都靠上来了。”——舔犊之情从前是天然都有的,只是世态炎凉,一层层灰一层层沙搀下来,积累得久了。那点真心都埋没了。
张爱玲离开上海,约好和姑姑互不通信。她们都是洞察时事的人,唯有张子静,混沌地奔走谋生,父亲花光了所有的钱,装聋作哑从来不提给他娶亲结婚这桩人生大事,张子静在扬州等地谋生,后来又在上海远郊的中学教书,终其一生孤单一人。在张子静的回忆里,他重复地写到张爱玲去国离乡带给他的伤心:“一九五二年我调到浦东乡下教书。那时大家都忙着政治学习,我也较少回上海市区,和她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那年八月间,我好不容易回了一次市区,急急忙忙到卡尔登公寓找她。姑姑开了门,一见是我就说:"你姐姐已经走了。"然后把门关上。
我走下楼,忍不住哭了起来。街上来来往往都是穿人民装的人。我记起有一次她说这衣服太呆板,她是绝不穿的。或许因为这样,她走了。走到一个她追寻的远方,此生再没回来。”
三
如她在书中招供的,这一生,令她为之受尽了熬煎,吃足了苦头的人,便是瑞秋和邵之雍——她的母亲,胡兰成。因为,她爱他们。在她是个孩子的时候,她爱她的母亲,她美丽的,行踪自由,无法把握的母亲;22岁她以这样的一份热情爱胡兰成,直到他证明自己的不可爱。
究其根本,在生命的质地上,瑞秋和邵之雍——张爱玲的母亲,张爱玲的丈夫胡兰成,是一类人:漂亮的浪子,在人世间任意徜徉,带着许多的才气,许多可爱的行头,她眼巴巴,热忱地爱他们,儿时的张爱玲站在床头,看母亲为着出洋,带着女仆整理行李,一样样精致的小物件在传递……很多年以后,胡兰成亦是一个带着箱子轻快来去的男人,带着他的公务、一身未了的、新惹的种种风流韵事。他在清晨出门,吻她,带着风霜的气息。他们都是在外头的大世界里长袖善舞、风流倜傥的男女。
而张爱玲,终其一生,是个宅居在房间里的女童。
看她写瑞秋(母亲黄逸梵),回国后在上海的公寓里,总是有下午茶,西式的下午茶,鲜花,茶点,灯光,情调足够,在约好的时间内按响门铃走进来的绅士。这时候,女儿就需要出门去,让出空间给母亲和她的男友。她走在下午的楼顶平台,风荒芜地吹过,她转来转去,心里激越地想着:是不是要从楼顶上一头栽下去?才能向瑞秋表明----她是真的不过意的!
她不过意花她的钱,住她的公寓,碍手碍脚地妨碍她重建新生活,瑞秋在信上给远方的男朋友写信,娇滴滴地报告每天的生活内容,不外是聚会或画画,慈善筹款等等名媛的行径。抱怨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会。这样的信件是既叫人难堪,又令人难过的,在她芳心柔曼,柔情似水的情感里,巴不得自己没有离婚的经验,没有一对仳离的儿女-----她的女儿个头太高,性情太怪异,她的儿子饱受后母欺辱,被父亲随意撒气,不能接受新式教育,渐渐地越长越猥琐,一个儿时人人称道的漂亮小男孩,到底没有漂亮起来。她的后院的人生哀鸿遍野,情伤处处。男人被她吸引,又碍于她的失婚身份,始终定不下主意来娶她。然而,她活得很兴头,一径扮演那个美丽的,富有的,未嫁的,有学识有才情的东方女子。她铺排的锦绣场面,兀自将这个拖油瓶女儿,因无处安置而推得扁扁的贴墙而立------终其一生,张爱玲的内心,依然是那个惶惶然的童女。
她末了执意地还给母亲二两金子,这风流一世、先锋摩登的女子,慌张申辩道:“虎毒不食子哎……”,她一生的种种先锋行径,至此,变成生怕女儿看不上眼的不堪,竟然如此哭诉道:“我那些事,都是他们逼我的……”这真是惨淡的景象,文中的九莉,张爱玲,在心里淡淡应对:不要也没有了,别的都没有了。
她母亲晚年在法国,临死前写信给她“如今就还想见你一面”——她没有去。一个美丽而自私的母亲,作天作地一辈子,老死异乡。受够她伤害的女儿没有前往,去见母亲最后一面——这样的无情意的人生,看了实在是叫人骇然。连感想都无,只觉得一种平静的了然,骇然。
和她同时代的杨绛,曾经在她的晚年颇为不屑地提及四十年代同在上海时的张爱玲,说她是没有家教的女子。这话于人山人海的张迷,相当刺耳,然而,我们也不是不懂道理不体察世事的,怎么说呢,杨绛是有道理的。然而,若张爱玲的家不曾分崩离析,有家长做主,她大抵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嫁给胡兰成,也不会在香港任性地中断她的学业。没有一纸学位证书,让她后半生在美国,求职过程一直不展眉。
她去游台湾,深入当地人居住地,在市井街巷间看见一种当地土着用来蒸点心的竹制笼格,环环相套。她觉得此物惊艳,应该拿去纽约第五大道,给那橱窗里的花布裙衫系做腰带,一定漂亮。张爱玲的研究者夏志清老人,曾数次叹息张爱玲的一生不遇。他痛惜她的才华不曾有过机遇实践。她从小就喜欢设计服装,实在是应该去住在纽约,去第五大道开一家时装设计公司。她应该住在曼哈顿,写滚滚红尘深处最繁华最镜花水月的故事,那是她熟悉的世界,是她的志趣所在,她能洞悉一切,感受一切,描画一切。然而,现实之中,这样一个由心而发的,本份的愿望,她从来没有机会实现。她一直在自己不喜欢的地方生活,不停地搬家,从华府到西部,没有一个地方是她喜欢的。
在《小团圆》里,她写到九莉后来在美国嫁的那位丈夫,大抵是她生活原型中的莱雅吧。她认为他爱她只是因为他已经足够的老,当年那个名校毕业,游荡于好莱坞的青年才子,当然是不会青睐这样一个古怪,高瘦如鸬鹚的女子的。好在现实之中的莱雅十分爱惜她。
她写到了堕胎的情景,虚弱的产妇躺在床头,莱雅买回来一只烤鸡,自己吃,也让她吃。她当然是吃不下的。这简直是太折磨人的细节,一个堕胎的产妇,没有任何汤水的滋补,只是一只油汪汪的美式烤鸡,木渣渣的肉,吃下去赖以活命。
有在美国的张迷有幸读到莱雅的晚年日记小札,记载他每天下午离开公寓出门去散步,无论风霜雨雪天,为着给张爱玲留出独处的几个小时的写作时间。他们的食物很简单,最高频率出现的是义大利披萨饼。
在那个时候,六十年代初期,去纽约生活是她的梦想。她雄心勃勃的规划过,电影编剧,英文小说出版,她的纽约梦。然而,丈夫随即中风,卧床不起,丧失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她伺候病榻之前,所有的梦想全来不及实现。
莱雅逝世后,她则全然成了一个避世的隐者。
张爱玲的晚年,根据她的遗嘱执行人林式同的文章,那是一个随手搬家,所有器物都可随身携带的晚年。她所有的文件都用一只一只大购物提袋装着,一架携带型的梯子便于她爬高取物,这便是全部的家俱,搬家时一台出租车便可运完。她找房子不在意炉灶,因为她不会做饭,不用锅碗瓢盆和灶具。她生命最后时期栖居的公寓里,唯有一架烤箱,拿来热点简餐,吃的食物都是最方便的那种,类似美国人的电视餐,吃完了连餐具一并扔掉。因为营养不够,于是喝牛奶补充。她的牙齿全都坏了。因为她一直吃得很坏。饶是如此,她也始终不曾学会做饭。丈夫死后的那些年,她辗转在荒凉的美国西部汽车旅馆,躲避一种南美跳蚤,躲避热情寻找她的人。我时常臆想,她的皮肤病,有没有可能是饮食差,导致体内长期缺失某种维生素所致的皮肤抵抗力差呢?
公寓的房东逼着要张爱玲请人打扫卫生,清洁房间垃圾。这对于避世的张爱玲而言,有人要一周进出几次,简直是要她的命——当然是不肯妥协的,于是闹到要重新搬家的地步。她给林式同写信,要重新找房子。她晚年也基本不拆信,大抵旧友们对此都存一份雅意的担待,他们并不计较。然而账单她也懒得拆,按照美国人的规矩,她大抵是有被划入信誉堪忧的危险罢。当然她不在乎。
她的身份证件全在搬家中丢失了,忍受这些不便,大抵是她的长处,然而不得不去补办这些,的确是要她的命。她始终是怕人,怕俗世的琐碎劳神耗损。
这样生活的她,并不比她儿时长进多少,那个不会削蘋果,不会划火柴,不认识路,在一间房子里住了很久,并不知道电灯开关在哪里的天才儿童。根本上,这是大观园里的女子,一个人跑到红尘深处,真不知道是怎么打发这一生的。
看她,总是让我想到荣国府宁国府败落后,那些流落的王孙小姐。曹雪芹被未完的小说里,宝玉去做了更夫,长夜尽头回到家,是不是便是这样潦倒的栖身之所?没有了温暖的,宜悦的,凑手的,养神悦目的日常细节。那些茗茶,点心,熬粥的小火炉,乡下送来的菜蔬瓜果,知根知底的贴心佣人的相伴......他们的生命趣味所在,便只用来频频回首,追忆似水流年。而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磨损的,让人失却尊严的俗世熬煎。
----------未完待续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心)
张佩纶穷苦出身,籍贯河北丰润,张爱玲说那里乡野荒僻,“比三家村只多一家。”张佩纶京试后,一举成名天下知,年轻时所有的书生意气都是相似的,他在朝廷上左参一本右参一本,提出改革意见,一时间参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他也参了李中堂。然后,去派去福建,率领北洋水师抗击外寇,北方来的不谙水性的书生,败仗,获罪,被流放到黑龙江。再回京时,李鸿章不计前嫌地招他为幕僚。偶然,在他的书房见到他娇养在闺中的小女儿,惊鸿一瞥。在中堂的暗示下,他翻阅到小姐写下的诗。当中那一句“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是深入肺腑的知己之言,格外地抚慰这位流放书生的心。他潸然泪下。
基隆南望泪潸潸,闻道元戎匹马还.
一战岂容失大计,四边从此失天关.
焚车我自宽房, 乘障谁教使狄山.
宵盱甘泉犹望捷,群公何以慰龙颜.
痛哭陈词动圣明,长孺长揖傲公侯.
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
宣室不妨留贾席,越台何事请终缨.
豕冠寂寞犀渠尽,功罪千秋付史评.
这样的情节,还有这样的诗文,都是身为读者的我们所熟悉的。毕竟,在此之前,我们有《红楼梦》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一路读下来。府邸深沉的钟鸣鼎食之家,失意的人总是要赋诗的,一心精忠报国的书生们,是我们熟悉的从前的中国的情节。
张爱玲在她的私人影簿《对照记》里,以晚辈惯常的忤逆,商榷“基隆”是不是“鸡笼”呢?据说这首诗也并不是祖母写的。然而,她家祖父祖母,也并非不谙文墨,不风雅的----他们是隐居于小园林的神仙眷属,还曾合伙着书呢。写过食谱,虽然那食谱在孙女儿的眼里,照样地并不高明。合写过一部武侠小说呢,当然,是内刊,印了几十部,仅限于家庭成员内部发行——她这样东一句西一句,世人承认的她不承认,世人认定的她否定。然而,她的祖父祖母,是好姻缘,好眷属。在岁月里不刻意记起,也令她刻骨铭心。她这样写:“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然后是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所以在这里占掉不合比例的篇幅.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一连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
她写他们的时候,已然孤老一人,看得见的来日无多。她冲淡的笔调,然而无限深情地写下:“我没赶得上看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是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
《对照记》出版于台湾皇冠出版社,翌年,张爱玲便逝世于洛杉矶。在世人眼中,《对照记》是张爱玲对读者,对人世的告别,一个苍凉的手势。在这最后的文章里,没有她的婚姻和丈夫的影子,也看不见她详细着墨的人生经历。她倒是深情地讲述着她的祖父祖母——终其一生,她从来没有真正地离开她的家族。我想,那不仅仅是一种血脉的联系。更本真地,是她生活在那个家族里,一如她终生住在《红楼梦》里。
这是一种回归,如落叶在风中辗转,飞旋,彷彿向着天空奔去,却终于叹息着,被大地揽入怀抱。
二弟弟
张爱玲受姑姑的影响,与亲戚间一概不往来,却忠实地记得他们的故事,那些高墙大院的家族里,错综缠绕的情和仇。她最早的创作,取材于她的族人。晚年,更是一次一次地走回她的家族,回溯她“漫长得近乎永生的童年。”
在《对照记》和《小团圆》里,她都写到父亲饭后消食的习惯——绕室吟诵古书,滔滔地不歇气的样子,会觉得心痛。因为这满腹诗书在新的时代,毫无用处。
后来写小说,一篇一篇写出来,逐渐地得罪了全族,至少我们晓得,《花凋》里头,“酒精里泡着的孩尸”,“自民国以后时间就没长进”的舅舅家,是极恼恨她的。
她分明是爱着弟弟的,为后母打弟弟,她流过何其多的眼泪。自己住到母亲家后,对着浴室里的美丽的母亲哭泣道:“要接他来,送他去学骑马……”,在散文《私语》里她写道,她逃出家后,弟弟也不堪抽大烟的父亲和后母的凌虐,学着姐姐逃到母亲这里来了,“带着一双用报纸包的球鞋。”然而,母亲向弟弟解释,她负担不了两个孩子,于是弟弟依然回去父亲和后母的家,“他流着泪,带着他那双报纸包的球鞋。”——那种儿童的流落无依,格外地跃然纸上。我每次读到这个细节,都会油然地泪盈满眶。
然而,她记恨着儿时的一张水彩画,被人力透纸背地打了横杠——是弟弟干的;后来后母嫉妒她频频去探望生母,从中生事,宣扬她打了她,她得了忤逆犯上的罪名。再回到家,在弟弟抽屉里看见一封信,弟弟写着“家姐事……家门之玷”——他在学着经理人事,于是写了这么一份信,寄出与否不得而知。但张爱玲对此事,铭记在心,她被伤到了。《小团圆》里,她反反覆覆提及,反反覆覆地写。
她看着后母打弟弟,父亲也打,然而,这夫妇二人抽鸦片时,弟弟如一只偎炕的小猫,神情心满意足。这样的情景,一如她看着弟弟挨打,那样令她心灵震颤,那种“一定要报仇”的心意,也渐渐成了个笑话。弟弟是个没有心性的混沌人物,他软弱,得过且过,随遇而安,而且好脾气得不得了,而张爱玲的性情,最是狠毒,绝决的。再大一点,弟弟渐渐地偏向后母了,凡事替后母说话,认为“二叔糊涂,娘是好的。”,在姐姐这里,他的无智混沌,简直是无可救药的了。到末了,她对他连同情都没有了。他每每开口讲话,踌躇满志地计画“去做套西装穿穿,再去找个事做做”——九莉就蹙眉强笑着道:“你不要再说了呀。”
后来,张爱玲在英文小说《易经》里,迳直把这个角色,写成早夭了。他的生命在她看来,实在是没价值的。
后头看她弟弟张子静写的我的姊姊张爱玲,晚年接受记者采访,谈张爱玲小说里头的人物原型。他很忠厚,回忆起父亲,母亲,姐姐,一律都有温暖底色。他抱歉着自己这样平庸而寒苦的一生,实在是配不上那样才情飞扬的姐姐。然而,他以她为骄傲。
半个世纪后,张爱玲在美国与劫后馀生的姑姑、弟弟通信,依然的,弟弟写信向她要钱,她则回信抱歉地说帮不上他——依然是一样的情节,礼节齐全的互相问候,伸手要钱,以及好声好气却斩钉截铁的回绝。这样的大家族的落魄子弟,改朝换代了他们的故事依然有自己的脉络,寻常的情节。男人们个个都在伸手要钱,一辈子都在伸手要钱。张爱玲的精明,则和《金锁记》里的曹七巧没什么两样,总之,要钱是没有的。抡起烦难,她板着指头也能诉苦诸多。
在《小团圆》里,她写她家的那些仆人们,那里还保存着一个伦理的乡村社会,有帮扶有依靠的。夜晚的厨房,长年横七竖八的睡着人,总是有从安徽乡下来的,仆人的亲族乡亲人等。有一回,奶妈的儿子来上海找个餬口的工作,每天晚上坐在灶门口,由奶妈将残羹剩饭热了来吃,夜里则睡在厨房地板上,如此,也是住了半年。这样的细节,想来是刺激她的。这些穷苦的乡下人,还是有着最本质的舔犊之情,乡情伦理。而这些做主人的,饱读经纶,脑子里都是西来文明最表面的那一套冷酷的东西,钱攥得紧紧的,儿女亲情都是累赘,为了钱,兄妹之间可以打官司,为了钱,可以被收买和背叛,直到彼此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而她的母亲,则是五四精神的最强有力实践者,她看不上丈夫,于是与之仳离。抛下儿女,过了自在潇洒的一生,老死于异国他乡。
然而,纵观她们的际遇,没有了大家庭的背景,她们每个人,犹如风中之烛,那样的燃烧和自保,都是微弱而辛酸的。
姑姑从前喜欢这个弟弟,出门时常常和弟弟开玩笑,商量道,把你的眼睫毛借给我一晚上好不好?因为弟弟生得好看。
到了晚年张子静的笔下,他和姑姑虽然同住上海,却已经是半世未见,姑姑再婚和离世的消息,都是从报上得知的。
“不过姑姑对我始终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冷淡。她认为我一直在父亲和后母的照管下生活,受他们的影响较深,和她及我姐姐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因此对我保持着一定的警惕和距离。她们还住在爱丁顿公寓时,一次我去看姐姐,两人说话的时间长了些,不觉将近吃晚饭的时分。我姑姑对我说:”不留你吃饭了,你如果要在这里吃饭,一定要和我们先讲好,吃多少米的饭,吃哪些菜,我们才能准备好。像现在这样没有准备就不能留你吃饭。”我只好匆匆告辞。”
对此,张爱玲在《小团圆》当中这样替姑姑的冷口冷面的狠心做解释:“他小时候有一次病重,是楚娣连日熬夜,隔两个钟头数几滴药水给他吃。九莉也是听她自己说的。但是她这些年来硬起心肠自卫惯了,不然就都靠上来了。”——舔犊之情从前是天然都有的,只是世态炎凉,一层层灰一层层沙搀下来,积累得久了。那点真心都埋没了。
张爱玲离开上海,约好和姑姑互不通信。她们都是洞察时事的人,唯有张子静,混沌地奔走谋生,父亲花光了所有的钱,装聋作哑从来不提给他娶亲结婚这桩人生大事,张子静在扬州等地谋生,后来又在上海远郊的中学教书,终其一生孤单一人。在张子静的回忆里,他重复地写到张爱玲去国离乡带给他的伤心:“一九五二年我调到浦东乡下教书。那时大家都忙着政治学习,我也较少回上海市区,和她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那年八月间,我好不容易回了一次市区,急急忙忙到卡尔登公寓找她。姑姑开了门,一见是我就说:"你姐姐已经走了。"然后把门关上。
我走下楼,忍不住哭了起来。街上来来往往都是穿人民装的人。我记起有一次她说这衣服太呆板,她是绝不穿的。或许因为这样,她走了。走到一个她追寻的远方,此生再没回来。”
三
如她在书中招供的,这一生,令她为之受尽了熬煎,吃足了苦头的人,便是瑞秋和邵之雍——她的母亲,胡兰成。因为,她爱他们。在她是个孩子的时候,她爱她的母亲,她美丽的,行踪自由,无法把握的母亲;22岁她以这样的一份热情爱胡兰成,直到他证明自己的不可爱。
究其根本,在生命的质地上,瑞秋和邵之雍——张爱玲的母亲,张爱玲的丈夫胡兰成,是一类人:漂亮的浪子,在人世间任意徜徉,带着许多的才气,许多可爱的行头,她眼巴巴,热忱地爱他们,儿时的张爱玲站在床头,看母亲为着出洋,带着女仆整理行李,一样样精致的小物件在传递……很多年以后,胡兰成亦是一个带着箱子轻快来去的男人,带着他的公务、一身未了的、新惹的种种风流韵事。他在清晨出门,吻她,带着风霜的气息。他们都是在外头的大世界里长袖善舞、风流倜傥的男女。
而张爱玲,终其一生,是个宅居在房间里的女童。
看她写瑞秋(母亲黄逸梵),回国后在上海的公寓里,总是有下午茶,西式的下午茶,鲜花,茶点,灯光,情调足够,在约好的时间内按响门铃走进来的绅士。这时候,女儿就需要出门去,让出空间给母亲和她的男友。她走在下午的楼顶平台,风荒芜地吹过,她转来转去,心里激越地想着:是不是要从楼顶上一头栽下去?才能向瑞秋表明----她是真的不过意的!
她不过意花她的钱,住她的公寓,碍手碍脚地妨碍她重建新生活,瑞秋在信上给远方的男朋友写信,娇滴滴地报告每天的生活内容,不外是聚会或画画,慈善筹款等等名媛的行径。抱怨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会。这样的信件是既叫人难堪,又令人难过的,在她芳心柔曼,柔情似水的情感里,巴不得自己没有离婚的经验,没有一对仳离的儿女-----她的女儿个头太高,性情太怪异,她的儿子饱受后母欺辱,被父亲随意撒气,不能接受新式教育,渐渐地越长越猥琐,一个儿时人人称道的漂亮小男孩,到底没有漂亮起来。她的后院的人生哀鸿遍野,情伤处处。男人被她吸引,又碍于她的失婚身份,始终定不下主意来娶她。然而,她活得很兴头,一径扮演那个美丽的,富有的,未嫁的,有学识有才情的东方女子。她铺排的锦绣场面,兀自将这个拖油瓶女儿,因无处安置而推得扁扁的贴墙而立------终其一生,张爱玲的内心,依然是那个惶惶然的童女。
她末了执意地还给母亲二两金子,这风流一世、先锋摩登的女子,慌张申辩道:“虎毒不食子哎……”,她一生的种种先锋行径,至此,变成生怕女儿看不上眼的不堪,竟然如此哭诉道:“我那些事,都是他们逼我的……”这真是惨淡的景象,文中的九莉,张爱玲,在心里淡淡应对:不要也没有了,别的都没有了。
她母亲晚年在法国,临死前写信给她“如今就还想见你一面”——她没有去。一个美丽而自私的母亲,作天作地一辈子,老死异乡。受够她伤害的女儿没有前往,去见母亲最后一面——这样的无情意的人生,看了实在是叫人骇然。连感想都无,只觉得一种平静的了然,骇然。
和她同时代的杨绛,曾经在她的晚年颇为不屑地提及四十年代同在上海时的张爱玲,说她是没有家教的女子。这话于人山人海的张迷,相当刺耳,然而,我们也不是不懂道理不体察世事的,怎么说呢,杨绛是有道理的。然而,若张爱玲的家不曾分崩离析,有家长做主,她大抵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嫁给胡兰成,也不会在香港任性地中断她的学业。没有一纸学位证书,让她后半生在美国,求职过程一直不展眉。
她去游台湾,深入当地人居住地,在市井街巷间看见一种当地土着用来蒸点心的竹制笼格,环环相套。她觉得此物惊艳,应该拿去纽约第五大道,给那橱窗里的花布裙衫系做腰带,一定漂亮。张爱玲的研究者夏志清老人,曾数次叹息张爱玲的一生不遇。他痛惜她的才华不曾有过机遇实践。她从小就喜欢设计服装,实在是应该去住在纽约,去第五大道开一家时装设计公司。她应该住在曼哈顿,写滚滚红尘深处最繁华最镜花水月的故事,那是她熟悉的世界,是她的志趣所在,她能洞悉一切,感受一切,描画一切。然而,现实之中,这样一个由心而发的,本份的愿望,她从来没有机会实现。她一直在自己不喜欢的地方生活,不停地搬家,从华府到西部,没有一个地方是她喜欢的。
在《小团圆》里,她写到九莉后来在美国嫁的那位丈夫,大抵是她生活原型中的莱雅吧。她认为他爱她只是因为他已经足够的老,当年那个名校毕业,游荡于好莱坞的青年才子,当然是不会青睐这样一个古怪,高瘦如鸬鹚的女子的。好在现实之中的莱雅十分爱惜她。
她写到了堕胎的情景,虚弱的产妇躺在床头,莱雅买回来一只烤鸡,自己吃,也让她吃。她当然是吃不下的。这简直是太折磨人的细节,一个堕胎的产妇,没有任何汤水的滋补,只是一只油汪汪的美式烤鸡,木渣渣的肉,吃下去赖以活命。
有在美国的张迷有幸读到莱雅的晚年日记小札,记载他每天下午离开公寓出门去散步,无论风霜雨雪天,为着给张爱玲留出独处的几个小时的写作时间。他们的食物很简单,最高频率出现的是义大利披萨饼。
在那个时候,六十年代初期,去纽约生活是她的梦想。她雄心勃勃的规划过,电影编剧,英文小说出版,她的纽约梦。然而,丈夫随即中风,卧床不起,丧失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她伺候病榻之前,所有的梦想全来不及实现。
莱雅逝世后,她则全然成了一个避世的隐者。
张爱玲的晚年,根据她的遗嘱执行人林式同的文章,那是一个随手搬家,所有器物都可随身携带的晚年。她所有的文件都用一只一只大购物提袋装着,一架携带型的梯子便于她爬高取物,这便是全部的家俱,搬家时一台出租车便可运完。她找房子不在意炉灶,因为她不会做饭,不用锅碗瓢盆和灶具。她生命最后时期栖居的公寓里,唯有一架烤箱,拿来热点简餐,吃的食物都是最方便的那种,类似美国人的电视餐,吃完了连餐具一并扔掉。因为营养不够,于是喝牛奶补充。她的牙齿全都坏了。因为她一直吃得很坏。饶是如此,她也始终不曾学会做饭。丈夫死后的那些年,她辗转在荒凉的美国西部汽车旅馆,躲避一种南美跳蚤,躲避热情寻找她的人。我时常臆想,她的皮肤病,有没有可能是饮食差,导致体内长期缺失某种维生素所致的皮肤抵抗力差呢?
公寓的房东逼着要张爱玲请人打扫卫生,清洁房间垃圾。这对于避世的张爱玲而言,有人要一周进出几次,简直是要她的命——当然是不肯妥协的,于是闹到要重新搬家的地步。她给林式同写信,要重新找房子。她晚年也基本不拆信,大抵旧友们对此都存一份雅意的担待,他们并不计较。然而账单她也懒得拆,按照美国人的规矩,她大抵是有被划入信誉堪忧的危险罢。当然她不在乎。
她的身份证件全在搬家中丢失了,忍受这些不便,大抵是她的长处,然而不得不去补办这些,的确是要她的命。她始终是怕人,怕俗世的琐碎劳神耗损。
这样生活的她,并不比她儿时长进多少,那个不会削蘋果,不会划火柴,不认识路,在一间房子里住了很久,并不知道电灯开关在哪里的天才儿童。根本上,这是大观园里的女子,一个人跑到红尘深处,真不知道是怎么打发这一生的。
看她,总是让我想到荣国府宁国府败落后,那些流落的王孙小姐。曹雪芹被未完的小说里,宝玉去做了更夫,长夜尽头回到家,是不是便是这样潦倒的栖身之所?没有了温暖的,宜悦的,凑手的,养神悦目的日常细节。那些茗茶,点心,熬粥的小火炉,乡下送来的菜蔬瓜果,知根知底的贴心佣人的相伴......他们的生命趣味所在,便只用来频频回首,追忆似水流年。而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磨损的,让人失却尊严的俗世熬煎。
----------未完待续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