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中共金融监管尴尬 竞争再生乱象

2017年05月20日时政
【新唐人2017年05月19日讯】面对金融领域系统风险,近来北京开始金融反腐的同时,金融监管也随之而上。不过,一行三会(中共央行、银监会、中证监及保监会)竞争性的监管造成了市场恐慌,官媒只好急忙喊话要稳定大局。那么中共这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监管尴尬,根源在哪里,我们来看看。

继中共党媒《新华社》发出“资本市场调整不影响大局稳定”,和“资本市场不能在处置风险过程中发生新风险”等文章后,5月17号,《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金融监管不要忽视市场的动物精神”的文章,被官媒广泛转载。

根据该文章,之前的金融创新以及高速增长,积累了不少的金融风险。今年3月底以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陆续出台了“强监管”政策,短短两周时间里,针对市场乱象,银监会密集出台了7个文件。在此背景下,整个银行业都陷入“合规”的紧张气氛。市场也对监管政策产生了一定的“误解”。股市连续5周下跌。

大陆金融分析师任中道说,因为中共的监管是各管一摊,造成一行三会为了表现自己积极执行上层化解金融风险的命令,开始竞争,从而造成市场恐慌。

大陆金融分析师任中道:“央行、银监会、保监会竞争性的去杠杆,你下发3个文件,那我10天下发7个文件,因为整个资本市场上联动的嘛,所以就造成这样的恐慌情绪蔓延,然后造成高层的不满,之后官媒开始不断的发文,放出新的信号。”

《中国青年报》文章说,市场“误解”银监会的正常监管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就需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不要忽视市场投资者的市场情绪,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处置风险的风险”。

不过,这种误解在西方社会并不是经常发生。有学者指出,在中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成分居多,二者之间博弈思维重于协作思维,而中共的政策往往又是“半夜鸡叫”,没有给民众预期心里准备,这种超预期的监管政策就非常容易加大市场恐慌。

而在西方,以美国为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变化之前会对市场做长时间充分的预期引导,很少出现大超预期的情况。

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巩胜利认为,欧美监督机制的健全,也避免了民众的恐慌。

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巩胜利:“我们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例子来看,银监会保监会在监督委员会里面,应该可以交叉账户来监督,就不会是独权独大独监了。第二就是最大最要害的监督者应该是老百姓,这个程序现在中国没有。比如美国,老百姓可以向交叉的监管机构进行申诉。”

巩胜利说,可惜的是中共到目前还没有意识到,中共目前面临的困境,就是不愿给老百姓监管权利造成的。

与此同时,在中共的监管系统里,监管高官利用监管牟利的丑闻不断爆出。

自前年股灾以来,证监会从副主席姚刚,到投资者保护局原局长张育军等,至少有5名监管高官落马。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落马后,据称项俊波从阳光保险董事长张维功那里就收取了10亿元贿赂。

而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也已经被调查。

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称扰乱金融市场的金融大鳄是妖精时,外界就提出,像姚刚张育军这些监管者应该称做什么,谁来监管他们?

巩胜利:“中国目前没有这种机制,中国目前的监管主要是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对于监管者,比如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除了纪委以外,纪委但不是行业管理,它也不懂业内的事情,这些地方都是真空,其实最大的违背裁判原则的是这些人。”

有评论认为,其实不管是竞争监管的混乱,还是无法监管金融监管者造成的恶果,都是共产斗争哲学以及其专制本质的具体表现。

采访编辑/刘惠 后制/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