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论《梅花诗》的多重天机

2017年08月09日神秘现象
《梅花诗》用词特色
“黄金”不是gold,
“再见”并非道别 say goodbye,
“二八”不等于十六,
“燕子”不属飞鸟,
“洪水”无关水灾。

以上五个字词依序分属于《梅花诗》的第一章到第五章(全文附于最后作为参照),如果你能分别出这五个字词在《梅花诗》中的解释实可再分为两类,那算是对于《梅花诗》的内文含意较有认识的。简单说明如下:

“黄金”本意就是指贵金属,英文为gold,但是在《梅花诗》第一章(其一)的“不信黄金是祸胎”中则另有他意,指宋朝时北方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国。

“二八”在古文中多指十六,如二八佳人,二八年华,指十六岁的青春少女,而在《梅花诗》第三章(其三)的“年华二八干坤改”中则别有他意,为“八八”,指元朝的年祚。

“燕子”本意就属飞鸟,但在《梅花诗》第四章(其四)的“飞来燕子寻常事”中则另有他意,喻指明朝初期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

“洪水”本意就是可能造成灾害的大水,但是在《梅花诗》第五章(其五)的“洪水乍平洪水起”中则另有所喻,指清朝晚期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而引发的颠覆满清反动浪潮。

前述四个字词在《梅花诗》中的用法都是别有他意,而非字词本意。唯有第二章(其二)中的“再见”不同,是用其中文字词本意“再次见到”的意思,也就是并非道别say goodbye的意思。因此,“再见云龙向北飞”之意并非指“元兵入临安。恭宗北狩。”

《梅花诗》有多重天机
《梅花诗》字词优美而有画境的诗意魅力使人迷醉,再加上其中隐喻之意似乎相当浅显易懂的表面假象,而形成了某种轻柔若无的魔幻障碍,不知觉地阻挡了人们探索其更深的隐含内容。

与其他几种“<预言>”作简要比较如下就可知,《梅花诗》的简约字数与其所着作的时间年代似乎并不太称合:

周朝 《万年歌》 ──> 精简
三国 《马前课》 ──> 精省
唐朝 《推背图》 ──> 丰富
唐朝 《藏头诗》 ──> 庞杂
宋朝 《梅花诗》 ──> 简约!
明朝 《烧饼歌》 ──> 繁琐

周朝时文字书写于竹简上,一者制作不易,二者由竹简再韦编成的卷册都有相当的体积与重量。因此,《干坤万年歌》用字“精简”为绝佳良策。

三国时分裂敌对,诸葛亮行军于外,书写可能也只用简单的皮革或布匹。因此,《马前课》用字极为“精省”似乎在所难免。

唐朝时造纸技术已成熟,尤其李淳风所在的朝廷纸张应当不缺。因此,载有精细图画的《推背图》“丰富”内容,以及有着“庞杂”对话型式的《藏头诗》内文,都需要有纸张的普及存在才容易书写描画及翻抄流传。

明朝时当然纸张普及,因此有“繁琐”对话型式的《烧饼歌》内文并不意外。而宋朝的《梅花诗》竟是用词如此“简约”,相较之下颇有违和之感。

况且,这六种“<预言>”基本上都是以隐晦的字句预先述说各朝代间的递嬗更迭。所以在精简用字的《干坤万年歌》与《马前课》之后,《推背图》、《藏头诗》、《烧饼歌》在有纸张可便于陈述的状况下,都是各展神通的多加变化叙述。

也就是说,时间上较后产生的“<预言>”会有推陈出新的特点,或者丰富图画,或者庞杂内容,或者增述繁琐。如此有所增益,才不致落得老调重弹。

唯独《梅花诗》十章很明显地可看出在隐述十个不同朝代时期的状况,而每章仅四句,每句七个字。当然也可以说其述说形式确实也有别于其他几个“<预言>”,但更可能是《梅花诗》有多重天机,而变化为另一种境界的表现形式。@

**本文为作者观点,转引本文请注明作者与出处,请勿抄袭或变改内容**

宋‧邵康节先生《梅花诗》十章
其一
荡荡天门万古开 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 不信黄金是祸胎
 其二
湖山一梦事全非 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 长天碧水叹弥弥
 其三
天地相乘数一原 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干坤改 看尽残花总不言
 其四
毕竟英雄起布衣 朱门不是旧皇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 开到李花春已非
 其五
胡儿骑马走长安 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 清光宜向汉中看
 其六
漫天一白汉江秋 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 金乌起灭海山头
 其七
云雾苍茫各一天 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 还有胡儿在眼前
 其八
如棋世事局初残 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 最佳秋色在长安
 其九
火龙蛰起燕门秋 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梨花(注1)春有主 连宵风雨不须愁
 其十
数点梅花天地春 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 四海为家孰主宾

注1:“梨花”为作者之依据版本,另有别的版本内容为“奇花”。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晓玉)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