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扫荡埋地雷 洛兴雅人逃无可逃 UN秘书长施压缅甸

2017年09月06日社会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09月06日讯】近几周有将近12万5000名多数为洛兴雅人的难民越过边界进入孟加拉,以逃离缅甸军方的维安扫荡行动。而为了阻止洛兴雅人回头,据传缅甸派人沿着边界领土埋设地雷。稍早,联合国(UN)秘书长古特瑞斯5日呼吁缅甸当局,终止若开邦(Rakhine)的暴力事件,并采取措施提供当地穆斯林族裔洛兴雅人(Rohingya)“正常的生活”。

洛兴雅武装分子上月24日晚间对24处警察哨与一处陆军基地发动攻击,紧接而来的冲突与军方反攻行动,至目前已造成至少400人身亡。而军方称死者中370名为分,但洛兴雅人说死者包括大量妇孺。

军方说武装分子焚毁超过2000栋民房,洛兴雅人指控是军方放火,想烧死或逼走他们。动荡下,联合国估约1周来有6万洛兴雅人逃离家园,搭破船渡河到孟加拉,几天来数十具妇孺遗体被冲上岸,包括12名幼童。


2017年9月3日,在孟加拉的库塔夫·科克斯巴扎尔高速公路附近,洛兴雅难民徒步走向Kutupalong难民营。(JASMIN RUMI / AFP / Getty Images)

渡河成功的洛兴雅人又面临孟加拉无力接收,被困在缅、孟之间,进退维谷。

此事件令缅甸领导人昂山素季备受抨击。联合国吁缅甸军方自制,土耳其总统艾尔段更谴责军政府进行“种族灭绝”。

法新社报导,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表示:“洛兴雅的苦难以及未解困境已恶化太久,无疑成为造成区域不稳定的因素。”

“缅甸当局必须采取坚定行动,来终止暴力恶性循环,提供安全与协助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路透社报导,古特瑞斯也呼吁安全理事会予以施压,要求缅甸军方约束并缓和行动,他罕见地写信给安理会15个成员国表达担忧,表示暴力事件可能恶化成“有关和平与安全的人道灾难,可能持续扩及缅甸边界以外地区”。

报导中另外引述2位消息人士表示,孟加拉6日将正式抗议缅甸在这么接近边界处埋设地雷。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说,缅甸派人沿着蛇笼围篱,在其领土埋设地雷。两名消息人士都表示,孟加拉主要是透过照片证据和线人通报,才得知地雷事件。


2017年9月3日,来自缅甸若开邦的洛兴雅难民扶老携幼沿着孟加拉Teknaf附近的一条道路行走。(R. ASAD / AFP / Getty Images)

印尼关注 洛兴雅人逃难潮


缅甸洛兴雅人逃难潮引发印尼关注,印尼总统佐科威(Joko Widodo)呼吁缅甸政府立即解决人道危机,外交部长勒特诺(Retno Marsudi)4日前往缅甸商讨处理危机。

而印尼一强硬派组织发言人史拉马特(Slamet Maarif)向印尼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Indonesia)表示,阵线在北苏门答腊有1200名成员、东爪哇岩望(Pasuruan)有600名成员、雅加达有287名成员,自愿前往缅甸若开邦战斗。

缅甸当局遭控“种族清洗”


缅甸有80%的人民信奉佛教,约有130万名洛兴雅人,若开邦是缅甸境内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缅甸政府与缅族认为,洛兴雅人是来自邻国孟加拉的非法移民,应该被称为“孟加拉族”(Bengali)。为此,洛兴雅人处境近年迅速恶化,缅甸政府将他们隔离在特定地区、迫使他们生活在难民营里。

部分洛兴雅人因而铤而走险,逃到孟加拉,或甚至乘船前往泰国、马来西亚与印尼等穆斯林国家,沦为海上难民。

2016年10月,若开邦发生严重军民冲突,缅甸政府将矛头指向洛兴雅人,派兵进驻若开邦进行镇压。联合国(UN)有关单位谴责这已构成“种族清洗”(ethnic cleansing)。

随后数个月间,逾7万洛兴雅人逃往孟加拉,目前约有40万名洛兴雅人难民栖身在纳夫河(Naf River,位于孟缅边界)附近的难民营。

虽然孟加拉也是穆斯林国家,但不代表会敞开国门欢迎洛兴雅人。因孟加拉警方常指控洛兴雅人卷入贩毒等犯罪行为。

缅甸政府今年8月12日以“加强维安”名义,再度增派军队进入若开邦,规模高达数百人,再度引发洛兴雅人的逃难潮。联合国当时警告,缅甸政府的此一举动已引发“重大关切”。


2017年9月3日,来自缅甸若开邦的洛兴雅难民扶老携幼沿着孟加拉Teknaf附近的一条道路行走。(R. ASAD / AFP / Getty Images)



2017年9月2日,洛兴雅难民扶老携幼走向孟加拉Ukhiya难民营。(EMRUL KAMAL / AFP / Getty Images)



2017年9月3日,洛兴雅难民在孟加拉Ukhiya的一个临时帐篷的草地上休息。(JASMIN RUMI / AFP / Getty Images)



2017年9月3日,洛兴雅难民在孟加拉Ukhiya的一个临时帐篷的草地上休息。(JASMIN RUMI / AFP / Getty Images)

(责任编辑:许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