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一篇题为《永别了, 人类, 我是白鱀豚》的文章获得了众多大陆网友的共鸣,许多人在朋友圈转发,还打出了哭的表情。由此,白鱀豚的命运也再度引发了舆论的关注。
白鱀豚,人称“长江女神”。据考证,它于2500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长江。也就是说,它已经在长江中生活了2500万年,历史比人类还要长很多。据说,当时它们的数量超过5,000头,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全长约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人类对于白鱀豚最早的记载是秦汉时期的辞书《尔雅》,那时候,它的名字叫做“鱀”。1914年,美国人霍依(Charles M. Hoy)在中国的洞庭湖地区收集到了一个白鱀豚标本,将其带回美国后,时任美国史密斯研究院学者的米勒对其从形态学、解剖学,以及其骨骼、牙齿位置等进行研究。后来米勒在论文《来自中国的一个淡水豚新种》中确认白鳍豚为一种独特的新物种,并定下了拉丁语学名“Lipotes vexillifer”和英文名“Chinese river dolphin”(直译为“中国江豚”)。由此,白鱀豚正式成为一种国际承认的新物种。
历史上,白鱀豚曾与人类共度过很长一段和谐相处的静好时光。但从1949年共产党当权后,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谓改革开放之后,它的厄运便降临了,数量急速减少。
1984年,白鱀豚被加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并因此得到了“水中珍兽”的“美称”。
1986年,白鱀豚的宏观数量踪迹已经不足300头,档案变成了“濒危(EN)”。
1996年,白鱀豚变成了“极危(CR)”物种。像是患了绝症的人类无药可救。
2006年,七国科学家在长江进行了40多天大规模搜寻后,未发现一头白鱀豚。
次年8月,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快报》期刊据此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其后,曾多次有目击者声称看到它们,然而这些目击记录都没有得到确证。
据报导,现存的白鱀豚数量已经不足以继续繁衍,离最终灭绝只是时间问题。
来自各方面的资讯表明,人为因素是造成白鱀豚数量剧减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在白鱀豚急速消失的整个过程中,人是最可怕的凶手。
《永别了, 人类, 我是白鱀豚》模拟白鱀豚的口气写道:
“我永远忘不了姐姐带着我外出觅食的那些天,我们终日游荡,但是除了长江里难闻的人造垃圾外,一无所获。
比环境变化更恐怖的是人类的直接伤害。20世纪人们所收集到的白鱀豚标本中,92%来自人为缘故所造成的死亡。
渔民肆无忌惮的捕捞让我们遭受了巨大的伤害。我们的身躯比较大,一旦进入渔网,便再没逃生的可能。迷魂阵、电打鱼、滚钩、鱼雷,人类使用了各种各样极尽痛苦的方式折磨着我们,我们的鲜血让长江水变得浑浊。
我这么讲述你们可能觉得无动于衷,那就让我把伤口撕开,跟你们细数几个同伴的消失吧。
1974年新年前夕,人类的航运部门爆破清理航道。一根雷管下去,两对白鱀豚丧生。每每提到这个故事,我的母亲总会开始流泪。因为在两个雌豚的肚子里,各孕育着一个胎儿。
1984年,我们一家人常年游走在长江湖北嘉鱼江段。后来不止一次听妈妈哀伤地悔恨,真不应该为了伙食就搬离熟悉的流域,因为爸爸就是那时被人类电死的。爸爸身长1.5米,在水中游动时姿态特别迷人,我最爱和爸爸一起四处游荡。但是从那天开始,爸爸再也无法继续与我们同行。
1987年,我的姐姐在长江上死去了。她是被滚钩活活钩死的,浑身上下有103处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伤口。我一直拒绝回忆这段往事,因为我根本不敢想像姐姐死之前经历了什么。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妈妈的眼睛里总是盛满哀伤,她经历了太多死亡和离别。
1990年3月,我的一位朋友失踪几天后在长江下游靖江段罗家桥被发现。那时她已经沉沉睡去,带着紧紧钩入皮肉的36枚滚钩。至此,我觉得我已经脱离哀伤,走向了一种对于死亡木然。
到今天,我再没有任何同伴。
江水中再无熟悉的鸣叫,我独自游在寂静空旷的水域里,孤独且恐惧。
我不敢靠近岸边,因为那里有同胞鲜血的味道,也许马上也会有我的鲜血。
我已经死去了百分之九十九,仅剩一点灵魂还在长江水里游荡。
长江水不再是我幸福平静的家园,我的鸣叫不再得到同胞的回应。原谅我无法对这个世界报之以歌。”
读罢上述如泣如诉的文字,我想说的是:急速消失的白鱀豚,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更是对近半个多世纪来中国的生态环境在共产党的统治下急剧恶化的有力控诉!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心)
白鱀豚,人称“长江女神”。据考证,它于2500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长江。也就是说,它已经在长江中生活了2500万年,历史比人类还要长很多。据说,当时它们的数量超过5,000头,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全长约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人类对于白鱀豚最早的记载是秦汉时期的辞书《尔雅》,那时候,它的名字叫做“鱀”。1914年,美国人霍依(Charles M. Hoy)在中国的洞庭湖地区收集到了一个白鱀豚标本,将其带回美国后,时任美国史密斯研究院学者的米勒对其从形态学、解剖学,以及其骨骼、牙齿位置等进行研究。后来米勒在论文《来自中国的一个淡水豚新种》中确认白鳍豚为一种独特的新物种,并定下了拉丁语学名“Lipotes vexillifer”和英文名“Chinese river dolphin”(直译为“中国江豚”)。由此,白鱀豚正式成为一种国际承认的新物种。
历史上,白鱀豚曾与人类共度过很长一段和谐相处的静好时光。但从1949年共产党当权后,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谓改革开放之后,它的厄运便降临了,数量急速减少。
1984年,白鱀豚被加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并因此得到了“水中珍兽”的“美称”。
1986年,白鱀豚的宏观数量踪迹已经不足300头,档案变成了“濒危(EN)”。
1996年,白鱀豚变成了“极危(CR)”物种。像是患了绝症的人类无药可救。
2006年,七国科学家在长江进行了40多天大规模搜寻后,未发现一头白鱀豚。
次年8月,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快报》期刊据此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其后,曾多次有目击者声称看到它们,然而这些目击记录都没有得到确证。
据报导,现存的白鱀豚数量已经不足以继续繁衍,离最终灭绝只是时间问题。
来自各方面的资讯表明,人为因素是造成白鱀豚数量剧减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在白鱀豚急速消失的整个过程中,人是最可怕的凶手。
《永别了, 人类, 我是白鱀豚》模拟白鱀豚的口气写道:
“我永远忘不了姐姐带着我外出觅食的那些天,我们终日游荡,但是除了长江里难闻的人造垃圾外,一无所获。
比环境变化更恐怖的是人类的直接伤害。20世纪人们所收集到的白鱀豚标本中,92%来自人为缘故所造成的死亡。
渔民肆无忌惮的捕捞让我们遭受了巨大的伤害。我们的身躯比较大,一旦进入渔网,便再没逃生的可能。迷魂阵、电打鱼、滚钩、鱼雷,人类使用了各种各样极尽痛苦的方式折磨着我们,我们的鲜血让长江水变得浑浊。
我这么讲述你们可能觉得无动于衷,那就让我把伤口撕开,跟你们细数几个同伴的消失吧。
1974年新年前夕,人类的航运部门爆破清理航道。一根雷管下去,两对白鱀豚丧生。每每提到这个故事,我的母亲总会开始流泪。因为在两个雌豚的肚子里,各孕育着一个胎儿。
1984年,我们一家人常年游走在长江湖北嘉鱼江段。后来不止一次听妈妈哀伤地悔恨,真不应该为了伙食就搬离熟悉的流域,因为爸爸就是那时被人类电死的。爸爸身长1.5米,在水中游动时姿态特别迷人,我最爱和爸爸一起四处游荡。但是从那天开始,爸爸再也无法继续与我们同行。
1987年,我的姐姐在长江上死去了。她是被滚钩活活钩死的,浑身上下有103处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伤口。我一直拒绝回忆这段往事,因为我根本不敢想像姐姐死之前经历了什么。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妈妈的眼睛里总是盛满哀伤,她经历了太多死亡和离别。
1990年3月,我的一位朋友失踪几天后在长江下游靖江段罗家桥被发现。那时她已经沉沉睡去,带着紧紧钩入皮肉的36枚滚钩。至此,我觉得我已经脱离哀伤,走向了一种对于死亡木然。
到今天,我再没有任何同伴。
江水中再无熟悉的鸣叫,我独自游在寂静空旷的水域里,孤独且恐惧。
我不敢靠近岸边,因为那里有同胞鲜血的味道,也许马上也会有我的鲜血。
我已经死去了百分之九十九,仅剩一点灵魂还在长江水里游荡。
长江水不再是我幸福平静的家园,我的鸣叫不再得到同胞的回应。原谅我无法对这个世界报之以歌。”
读罢上述如泣如诉的文字,我想说的是:急速消失的白鱀豚,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更是对近半个多世纪来中国的生态环境在共产党的统治下急剧恶化的有力控诉!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