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涉侵权遭索1800万 编剧否认称将反诉

2017年11月09日社会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11月07日讯】近日,大陆热播的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被指控侵权。中国女作家刘三田(笔名南嫫)称其在谋篇、结构等方面,都与她的长篇小说《暗箱》相似,向其编剧及制片等8家单位索赔1800万元人民币。不过编剧周梅森坚称是自己原创。上海浦东法院已经在11月1日受理了此案。

据刘三田的委托律师陈有西表示,今年5月已经受理此案。陈有西指出,刘三田在2011年1月1日曾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暗箱》,而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核心事件、叙事结构、故事桥段、人物关系设计和人名等,都与《暗箱》十分相似。以人物关系设计为例,被告作品主要的3类人包括政府官员、商人和国企职工等均与《暗箱》基本雷同。

据介绍,刘三田提出了7项诉讼请求,其中包括:要求判决确认周梅森等8名被告侵犯了其小说《暗箱》的着作权;暂停《人民的名义》在电视上播出;暂停《人民的名义》出版销售等;同时要求被告向其赔偿人民币1800万元的经济损失。

刘三田称“决定要起诉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亲朋好友支持我,觉得我疯了。可是我要不起诉,我觉得我对不起我自己。”

对于侵权的指控,周梅森则坚称这部作品纯属其个人原着,此前也不了解《暗箱》的内容。随后他又发表声明,称自己最痛恨抄袭模仿,“我向社会宣布,我的作品均出于原创。欢迎全社会对我的作品进行举报。我的一切作品,只要是抄袭的,查实一部,我个人奖励10万元。”他同时表示,对刘三田的恶意诉讼及涉嫌诽谤所造成的名誉损失,将会进行反诉讼来维权。

周梅森认为,国企改革所衍生的腐败问题“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和类型化”,刘三田写过国企腐败的作品,但不能阻止他人再以同样的题材进行创作。他指出,自己30年来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国企的改革,《人民的名义》正是源于此。此前还有许多长篇小说和电视剧,也都曾涉及国企改革,这些小说和电视剧的问世时间从1996年至2008年。

据了解,刘三田的长篇小说《暗箱》,其内容主要围绕着国企的改制、收购展开,故事通过国企的氯气罐爆炸事件,凸显出工人、企业和政府3方之间的矛盾,进而一步步揭开并购开发过程中的黑箱操作内幕,以及随官员层级而递增的官商勾结关系网。刘三田认为,《人民的名义》在核心事件和叙事结构上,与《暗箱》十分相似。

在刘三田看来,《人民的名义》故事桥段与《暗箱》有多处相似,而《暗箱》最戏剧性的精彩桥段具有独有的创作事实素材,是刘三田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任职期间,接触到的真实的企业和访民的投诉。这些在工作中接触、获得的独家现实题材,经刘三田累积并艺术加工,首次创作出这部涉及首长级贪官的《暗箱》,也是全国第一次写到这一级别的高官。而《人民的名义》中最精彩的故事桥段,同样涉及到副国级高级官员。

刘三田认为,《暗箱》和《人民的名义》都以3类人的关系设计为主,两者对这些关系的串联、矛盾冲突的表达处理高度近似。这3类人分别是官员、商人和国企职工,围绕这3类人,设计出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情人关系、政商合作关系、政府与企业及职工之间的三方关系等。

今年3月以来,55集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在大陆开播,收视率屡创新高,创下了近10年来大陆国产电视剧的最高收视记录。不过这部颇受官媒追捧的电视剧,在各省市的地方卫视一直没有转播。人们推测,这可能与《人民的名义》涉嫌抄袭的法律纠纷有关。

(记者李若愚报导/责任编辑:曲铭)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