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9年03月01日讯】在冬天某个特别热的拍摄日,萧敬腾(老萧)应杂志之邀成为封面人物。踏进摄影棚的他跟刚出道时一样,安静带点酷,就定位后,在第三声快门声响起时,他就已经找到最适合的表情和姿态。
那个当初在选秀节目《超级星光大道》上,怯生生的男孩,拿起麦克风毫无悬念地踢馆成功,这种极端的特色,就像电影里注定成就大事的主角人设一样,但拍摄封面的这一天,他的安静,又带给访问者更多的好奇。
他的省话,始终如一
“我其实没什么改变,早期就是在摸索跟了解,现在我会比较坚持自己想坚持的东西。”很多媒体说萧敬腾跟以前不一样,变得活泼、多话而且还很幽默,但他说他这十年来其实没有变,是知道这份工作的需要。于是,他开始摸索出面对镜头该有的表现,他的“多话”在放下麦克风后完全卸下,面对平面拍摄时,回到那个最安静的他。
他做过歌唱以外的表演,从戏剧到主持都是以前从未有人认为少话的他能做到的事,但对自我要求极高的他说,其实这些都是他评估后,认为自己做得到的事,所以能说他变了吗?其实没有,这些大家眼中的改变是他对每一份工作的尽责,就像他对于“歌手”这个身分,就有几近自我苛求的要求。
“怎么随便?我不会”
“我觉得没有一件事是可以随便做的,轻易达成或敷衍行事,在我的世界里是不可能的。”从歌唱、戏剧及主持,萧敬腾面对每一项作品都用最严谨的态度面对,“事情不可能满分,但你一定要尽全力去做,别人对你的标准跟自己心里的标准有什么差异,你自己要懂。”金曲奖主持后,所有的人都对他的表现感与高度的肯定,从让人哄堂大笑的谈吐,到手影戏诉说故事,以及倒着画出一幅特别贡献奖得主苏芮的画像,能文能武的演出让独挑大梁的他做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主持人的表现。
“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都是终点,我也不想分享过程”,一个完整的表演,势必经过一段时间的淬炼,在努力当中遇到的挫折,萧敬腾他一肩扛起,与其说去阐述一路上的辛劳,他更希望成果一出来,就是让人永远难忘。
从小因阅读障碍让他成师长及家人最头痛的对象,课本里的文字对他来说就是陌生的符号,曾经努力过的他,最后选择放弃,也因此成为别人眼中最叛逆难搞的小孩,但也因为这些经历,让他在与人相处上,有了新的看法。
“我从小到大都是凭感觉跟直觉,我知道我的缺点跟优点,也知道自己擅长的东西是什么,对人的观察跟理解就是凭自己的直觉。”而在青少年时期度过荒唐岁月的他,回头看过去那些所相遇的人事物,都成为他日后做人及工作的原则,“那段经历到现在都还非常受用”。
他提到音乐是自己很爱的东西,“但不是启发我的全部,对我有最大改变的人,是当时的辅导员;我在青少年辅导组待了两年,他们让我觉得世界很温暖、很和平、很不一样,他们讲话不会带脏字,可以感受到他们关心你且真心想了解你。”
在少年辅导组两年的沉淀,让萧敬腾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轨道,“尤其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是跟我环境背景雷同的人,我都会特别有耐心。”
理性的公益,诚以待事
不吝啬参与公益活动,让大家看见萧敬腾用“诚”面对世上所有的人,“人是复杂的,有时候你付出了爱心,但最后受伤的是自己。”坦言在过去有过多的公益团体寻求他的支援,但在冷静思考后,发现他的力量应该要分配给真正更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做公益这件事我会自己去判断”,并及时提供他可协助的资源。不想当小丑与违背原则
身为公众人物,总会有一些必须去面对的工作及事物,他尽量用保有自己的性格的方式去面对,“我知道这一切就是工作,一定会把它做完,但我不想让自己像小丑,我不想成为别人心中的那个萧敬腾,那会违背我自己的原则。”因此在不背弃自己原则的情况下,萧敬腾认真看待一切的事物,并不受大众眼光所操控。
此外,萧敬腾有个除了音乐之外很大的吸引力,那就是“真”,每一次的访谈他总能给出最直接的答案,也正因为毫不造作的个性,更使他的歌迷总能离他的心更近一些。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