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差点灭掉了日本军队

2019年03月05日万花筒
【新唐人2019年03月05日讯】区区一个脚气病,差点灭掉了日本军队,还因此影响了日本的国运。因为治疗脚气病,日本人高木兼宽荣获了南极大陆一个海角的命名。学者说:脚气病对日军的威胁,远超过了战斗本身。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陆军阵亡1,132人,而因脚气病死亡者达4,064人,脚气病患者则达41,431人。
1904年开始的日俄战争中,战地住院人数251,185人,其中因脚气病而入院者达11,0751人,加上未入院治疗的脚气患者,战地有25万多士兵患上了脚气病,因脚气病死亡达2,7468人。
旅日学者霍耀林的研究文章说,从这些数字上不难看出,脚气病对日军的威胁,其造成的死亡人数,甚至远超过战斗本身。可以说,脚气病导致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期间,脚气病死亡人数有时甚至超过了阵亡者这一现象的出现。
1959年,英国南极地名委员会为纪念通过食物改良,在脚气预防方面最先获得成功之人的“Baron Kanehiro Takaki”(高木兼宽男爵,1849∼1920),将南极大陆南纬65度32分、西经64度14分的海角名为“Takaki Promontory”(高木岬)。
高木兼宽是日本海军派出的第一名医学生,1875年,高木入读位于英国泰晤士河南岸的托马斯病院医学校。1880年,高木兼宽归日,马上被任命为海军医院院长,着手开始对脚气病的预防及治疗研究。
高木先从海军军人的着装、生活空间、气温气候等多方进行调查,未发现关联因素。但是从士官、下士官、水兵、囚犯,也就是阶层差别的调查中却发现,囚犯的脚气病发生率高于士官阶层,普通士兵的发病率高于军官阶层。
日军士兵大多数是从底层农民里招募的,在当时的日本,农民生产的精米都是要上供给国家以供上层人士食用,而自己则食用粗粮;并且日本人当时是不吃红肉的,日本文化中认为红肉是很脏的东西,只能给狗吃。
日本平民之所以愿意去当兵的主要原因是能吃饱,而且还能吃到精米。由于长期食用精米和不吃红肉的习惯,导致军队中患病人数激增。1875年,每1000名日本士兵中,有108人患脚气病,1885年,每4个日本士兵就有1人患脚气病。而海军的发病率则更高,1878年,日本海军有1485人患脚气病,占全员的33%,翌年则升至39%。脚气病开始严重威胁日本军队的战斗力。
高木也成立脚气预防调查委员会,经过调查研究认为,日本海军粮食供应中,碳水化合物较多,蛋白质过度缺乏,可能是导致脚气病的原因。在高木的推动下,1884年初,日本海军废止了长期以来实行的伙食费制度,1885年,日海军的伙食供应改为麦、米各半。这一改革,使得海军的脚气患者锐减,直至零发病。
但是,高木的这一发现非但未受到日本陆军方面的重视,倒是引来了陆军方面的不少批判。陆军并未采纳高木的研究成果,日本陆军的脚气调查会一直在否定攻击食物结构的病因说法;传染病说和中毒说也主宰着此时日本的医学界。时任陆军军医总监的石黑忠直则表示,脚气病是一种传染病。其后继任陆军军医总监也认为,海军脚气病的减少与饮食的改变只是个偶然现象,除非有严格的实验证明。
因为其时,细菌学方兴未艾,德国细菌学家科赫和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的事业如日中天。受此影响,研究者在寻找疾病原因时,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微生物感染上。
1911年,波兰的生化学者弗恩克发表了其关于脚气病研究的重要成果,认为脚气病是由缺乏某种化学物质导致,而这种化学物质就存在在米糠之中。
1912年,他将这种重要的维持生命活动的胺命名为维生素,提出了人类摄取维生素的必要性,这也就是现在维生素B1的出现,此后相继发现了维生素B2、维生素C等。
从1913年起,日本陆军军粮开始停止供应纯白米,改为了含有三成小麦的混合米,这比海军整整晚了30年。
(记者李蒨蒨报导/责任编辑:李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