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对女子有特别涵义 现代人大多已遗忘

2019年06月07日大陆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9年06月07日讯】今天(6月7日)是端午节,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饮雄黄、赛龙舟这些传统习俗。其实,端午节对女子还有特别的涵义,只不过现代人大多都已经遗忘了。
端午节又叫女儿节
在中国古代,端午节又被称做女儿节。明代《宛署杂记》中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古时的女子最期待、最喜爱的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有两大重要习俗,一个是女子们在这一天都要盛装打扮,还有一个是已婚女子要回家省亲。
在古代中国文化中以五月为“恶月”,正是仲夏厉疫流行的季节,五月五日这一天称为“恶日”,是盛暑开端。在这一天,民间有“躲午”的习俗,已出嫁的女子要往娘家躲。《滦州志》中有记载:“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据悉,在宋代已衍生出端午省亲的习俗,出嫁的女子在端午节回到娘家,和亲人团聚。对于女子来说,能有机会在父母膝下重温闺中少女的时光,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端午节对女子有特别涵义 现代人大多已遗忘
《端阳故事图》册之“悬艾人”局部,清徐扬绘。(公有领域)
古时的女子在端午节还要配戴一种特别的发饰,以求驱邪避秽,叫做“豆娘”。据《清嘉录》描述,女子们用丝织品剪成艾叶状,或是人物、虫鱼、瓜果之形,把它们串在一起插在鬓边,这就是配豆娘了。
孩童们则要在手腕绑上五彩丝线编织的“长命缕”,颈上戴“端午索”,有的形如金锁,有的形如钱币,这些精巧的物件都出自于心灵手巧的女子之手。
端午节还有一项有趣的活动,即“斗草”。据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
斗草又分文斗和武斗,女子们斗草一般是文斗,在采摘花草后,用对仗形式互报手中花草名字,多者为赢。比如“君子竹”对“美人蕉”,“星星翠”对“月月红”,不仅要熟知花草的各类名称,还需有敏捷的文才和学识,才能脱颖而出。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就有“斗草”情节:宝玉生日那天,众姐妹们忙忙碌碌安席饮酒做诗。各屋的丫头也随主子取乐,薛蟠的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突然豆官说,我有姐妹花,这下把大家难住了。香菱说,我有夫妻穗。豆官见香菱答上了不服气地说:“从来没有什么夫妻穗!”香菱争辩道:“一枝一个花叫‘兰’,一枝几个花叫‘穗’。上下结花为‘兄弟穗’,并头结花叫‘夫妻穗’,我这个是并头结花,怎么不叫‘夫妻穗’呢?”
据《刘宾客嘉话》中记载,唐中宗时期的安乐公主,很喜欢在端午斗草,斗草可谓是上至宫廷、下至百姓都钟爱的游戏。
孩童斗草一般是武斗,就是用两片草叶交结成十字,两人各拉扯一片草叶的两端,以草不断者为胜。白居易的《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端午节传统习俗
当然,在端午节还有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等广为人知的传统习俗。
据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筊白笋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之俗,五月五日,民并断竹笋为筒粽。”
《续齐谐记》记录了端午吃粽子源自楚人祭屈原之殇:“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此后,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纪念屈原。
端午节对女子有特别涵义 现代人大多已遗忘
台湾阿基师端午养生粽。(陈建霖/大纪元)
端午节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有俗谚说:“饮雄黄酒,百病多远走。”清代《燕京岁时记》说:“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有习俗沾点雄黄酒在小儿额头上写上“王”字以避毒物。
古人在五月五日,很讲究禳毒驱瘟的事。民谚这样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五毒是指蛇、蝎子、蜈蚣、蟾蜍、蜘蛛(有称壁虎)。
智慧的中国古人用菖蒲、艾草、石榴、蒜头和龙船花等五种制毒的祥瑞植物克制“五毒”。古人发现,这些植物多具有浓烈的“香气”可以驱除溽暑毒害,且有的具有药效,可以健身,有的则具有毒性,可以毒制毒。
为了驱除疾厄,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口、檐下、门楣上都挂菖蒲和艾草。人们还以菖蒲作宝剑,以艾叶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被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是斩除妖魔的“三种武器”,又称“端午三友”。
端午节对女子有特别涵义 现代人大多已遗忘
赛龙舟的习俗源自于拯救屈原。(视频截图)
赛龙舟的习俗也源自于拯救屈原,屈原投江那天是五月五日。楚国人不舍一代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寻、奋力营救,又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驱走。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以划龙舟竞渡来纪念屈原,竞渡之习,盛行于屈原的原乡一带吴、越、楚之地。
(记者罗婷婷报导/责任编辑: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