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9年08月20日讯】刚刚过去的周末,上百万香港民众和平集会,世界各地的港人也纷纷集会声援香港。而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以粗暴方式阻挠港人的行动,甚至集体高喊侮辱性的口号。请看记者林澜的分析报导。
8月16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一群香港留学生集会,声援香港反送中运动。他们用英语喊口号“香港挺住”,而对面的中国大陆留学生集体用中文高喊侮辱性词汇作为回应。
香港生:Hong Kong stay strong !
大陆生:CNMB! (粗口)
这引起了巨大争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称这是“丑陋的谩骂声”。德国之声引述评论说“爱国不能耍流氓”。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表示这令人“不齿”。
不过也有人说:在民主国家澳大利亚,人人都有言论自由,为什么他们不能自由表达?
这里有一个常见误区。根据《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公约,言论自由是指:“人人有保持意见不受干预的权利”。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口无遮拦。——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2项责任义务:“一是尊重他人的权利或名誉;二是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风化”。
在美国,最高法院认定,含“挑衅字眼”的言论,属于“言论自由的例外”,不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
在台湾,如果公然抽象地谩骂他人,而不是就事论事,很有可能会触犯“公然侮辱罪”。
在澳大利亚,《反歧视法》18章C节也规定,很可能对他人或族群造成冒犯、侮辱、羞辱的言论,不属于言论自由。
很显然,澳洲大陆留学生对香港抗议者的回应,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对他人进行人身侮辱,不属于言论自由,而是用语言暴力,压制他人的言论自由。
另外,在民主社会,任何人都有表达反对意见的权利。但在行动之前,需要先釐清事实。
比如在澳大利亚的集会中,大陆留学生称香港抗争者为“港独”,但这次“反送中”运动,香港人的主流民意和五大诉求,都和“港独”无关;
在加拿大的集会中,大陆留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豪车,并辱骂香港抗议者都是穷人。但香港8月12日公布的一份民调显示,反送中运动50.6%的参与者自认是中产阶级,英国BBC也指出港人的心声是“我有楼,但更要自由”。
也许有人会问:在海外信息自由的环境里,为什么一些基础事实仍然会被误解呢?
一项针对澳大利亚普通话使用者的调查发现,60%的受访者说,他们获得新闻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微信,只有22%的人表示,他们经常阅读澳大利亚主流媒体。
众所周知,微信传播的所有信息,都受到中共的严格审查和控制。我在微信上检索了“香港 反送中”“香港 百万人 集会”等关键词,发现相关消息全部屏蔽了港人抗争的前因后果,模糊了港人的抗争诉求,弱化了主流的和平抗争,放大了少数人的极端行为,因此容易导致微信阅读者对运动的印象产生偏差。
另外,周一的最新消息显示,推特和脸书都宣布,发现了一批来自中国境内的,受国家支持的帐户,专门传播关于香港的错误信息。仅推特就关闭了936个这样的帐户。
此外,中共中领馆的动员,也被认为是导致海外华人情绪激化的原因之一。今年7月,澳洲昆士兰大学发生大陆留学生围攻香港学生事件,中领馆随即发表声明,支持大陆学生,并再次宣称香港学生在“从事反华分裂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大陆留学生从微信里获得的错误印象。
这种官方动员,引起澳洲外长的警告,表示“如果任何外交人员⋯鼓励破坏性或暴力行为,(澳洲)政府将高度关注。”同时,海外华人如何跳出封闭信息圈,融入普世价值,也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