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史上最大潜伏案 叶选宁送习“3千伏兵”揭秘

2019年12月07日大陆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9年12月05日讯】中共特工王立强海外投诚,牵出中共元老叶剑英的次子叶选宁。叶在北京权贵圈内,被公认是“太子党的老大哥”。港媒曾披露,叶在任职期间,曾以留学方式输送3000太子党成员到海外,为习近平执政储备人力,埋下伏兵。
近期,王立强向澳洲情报系统爆料中共军情,牵出中共特务头子向心夫妇之后,关于向心的军方背景、甚至太子党背景不断有新料。消息说,向心是叶剑英二女儿叶向真的长子,也有人说是叶选宁自己的私生子。
但叶剑英孙女叶静子,于12月2日三次发文“辟谣”,向心究竟是谁家的红后代,目前无法得出结论。
但向心背景强大则是事实,向心在香港的两公司“中国创新”、“中国趋势”背后被曝是叶剑英和聂荣臻两大元老家族,至于接下来会否继续曝光中共渗透世界的情报工作黑幕,则至为重要。
由向心及其公司的军队和情报系背景,有人联想到叶选宁本人。
叶选宁已经于2016年7月10日在广州去世,他在太子党阶层及北京权贵圈内,公认的“太子党的老大哥”,曾任军方总政联络部副部长、部长,以及军方总政联络部旗下的凯利公司总裁。
总政联络部是特务机构,与总参情报部、国安部并称“中共三大特务体系”。隶属总政联络部旗下的凯利公司,名义上是企业,但实为总政联络部赚取资金。这两个机构除从事情搜,也注重对台情报工作。叶选宁因此被视为“情报头子”。
中共史上最大潜伏案 叶选宁送习“3千伏兵”揭秘
叶选宁送习近平3000太子党“伏兵”揭秘。示意图(AFP/Getty Images)
叶选宁送习“3千伏兵”之谜
据此前港媒报导,叶选宁在中共总政任职联络部长期间,曾输送3,000太子党成员到海外留学,以作中共的人才储备。
报导说,1976年叶选宁之父叶剑英策动了一场政变,抓捕了以中共前党魁毛泽东的妻子江青为首的“四人帮”,最终把前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扶上台。
之后,广东叶家树大根深,在中共军界及政界人脉极广。
叶剑英的次子,生于1938年10月。据知情者爆料,叶选宁是个神秘人物,在民间知其者较少,但在中共高层军界和商界十分活跃,而且人缘关系广泛。他196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曾做过中共空军作战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
知情者说,叶选宁的大哥、曾任广东省省长的叶选平有什么难题,还经常向叶选宁讨主意。叶选平曾问弟弟对上调北京有何主意。弟弟回答:“要当官上中央,要做人留地方。”
叶选平当上中共全国政协副主席后,一度坚持留在广东。
由于叶选宁曾担任中共总政联络部部长,也被外界称为总政联络部的掌门人。
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共最高层,最主要的“太子党”圈子以叶剑英之子叶选宁、胡耀邦之子胡德平、邓小平之子邓朴方、王震之子王军、陈云之子陈元、陶铸之女陶斯亮、杨尚昆之子杨绍明为首。
在众多中共高干子女之间,特别是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王震等几大中共元老家族的后代们,相互之间矛盾重重。而能够在他们之间起到调合作用和内部凝聚作用者,便是叶选宁。
港媒披露,叶选宁在中共总政联络部任职期间的最大手笔动作,是输送3000太子党成员到海外留学。这一行动从1990年叶选宁执掌中共总政联络部开始便陆续展开,一直持续到他1997年退役仍然没有结束。
由于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国家之广、派遣人数之多都史无前例,因而也被视为是中共军情史上最大规模的“潜伏案”。
叶选宁由于不喜欢当时执政的江泽民,他的想法是:不希望太子党们在当时政坛上过早冒头,因为时机还不成熟;应该把大批太子党生力军转往海外,同时也远离国内环境,保存实力,以免过早曝光,昙花一现,影响未来真正“太子党时代”的执政大计。
有报导说,从“潜伏计划”实施开始,到如今已经过去多年了。其中约一半人已经返回中国,还有一半人则留在了当地,他们或者找到工作机会,甚至打入了当地国家政府或军方机构、敏感研究所等。
但是这些人都按照当初中共总政联络部的部署,低调生活着,避免出头露面,即使回到中国,也远离仕途官场。
中共史上最大潜伏案 叶选宁送习“3千伏兵”揭秘
叶选宁送习近平3000太子党“伏兵”揭秘。示意图(AFP/Getty Images)
12月4日,全民共振平台发言人李一平在其《一平快评》Youtube频道披露,叶选宁当年精心部署的3000伏兵,只有一少部分被派到海外,绝大部分被安排在中国国内的党、政、军之中。他们在全国各地的高官身边收集情报。
习近平上台得到了叶选宁的支持后,取得了这些情报,所以那时他要想拿下谁就变得轻而易举。2016年叶选宁去世后,这3000伏兵绝大多数被曾庆红和江泽民这个体系的人所掌握。
虽然它们没有执政者的名分,但是因为掌握了大量情报,所以中共官场内的很多人依然对它们俯首称臣。这就是中共官场的现状。
李一平说,如今中共大势已去,中国很快将发生巨变,中共的间谍头子都已弃船逃跑。他奉劝那些小虾米,不要再作恶,准备作鸟兽散。
(记者文馨报导/责任编辑: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