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揭北京杀医案根由:医院20天拒收老人住院

2019年12月31日时政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1月01日讯】北京民航总医院医生遭残忍杀害,中共炒作单边舆论,并迅速立法所谓“防医闹”。但陆媒打“擦边球”揭露惨案背后“系统性因素”:院方为控制医保额度与考核合格,长达20天拒收95岁老人住院,将病人留在急诊自费治疗。
12月24日一早,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在值班时,遭患者儿子孙文斌以割颈的方式残忍杀害。之后,官媒一再强调患者家属们如何“拒绝体检”、“性格暴躁”、“不可理喻”等。案发后,官方仅用几天时间就结束侦查,把孙文斌移送司法,以故意杀人罪审查起诉。此外,案发仅4天之后,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所谓《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其中明确规定要加强惩罚所谓“医闹”行为。
不过,官媒一直拒提患者家属为何拒绝给患者体检,以及孙文斌为何对医生怀有如此大的仇恨。
日前,一些陆媒陆续揭露了案发原因,并指出其背后的“系统性因素”才是诸多医患纠纷的根源,正是这些体制因素把众多医生推向了矛盾和风险的“第一线”。
据陆媒报导,12月4日清晨7点左右,杨文医生在急诊科首诊患者孙魏氏,也就是孙文斌的95岁老母。当时诊断为意识欠清、肺部感染、消化性溃疡以及心功能不全等,但患者家属拒绝CT检查、静脉采血、动脉采血以及生化全项III等项目检查,只做了心电图检测。
陆媒披露了家属起初拒绝检查的原因:孙魏氏作为征地超转人员,根据北京地方当局规定,享受北京市城镇退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这意味着孙魏氏在急诊检查治疗,一年最高报销额度为两万元(人民币,下同),而如果住院,一年最高可报销30万。
因此,患者家属一直要求院方接受孙魏氏住院。而院方自4日起,直到24日案发,长达20天内一直以“没有床位”等理由拒绝接受孙魏氏住院,将其留在急诊科。在这20天中,患者家属只在开始拒绝了部份检查项目,但在不得不留在急诊治疗后,很少再拒绝院方的诊疗方案,直至孙魏氏转院到北京朝阳医院,检查和用药费约花费36,000元。
陆媒指,继续留在急诊治疗,对经济不宽裕的孙家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孙文斌的姐姐在受访中表示,弟弟曾说过,“医院就想置咱们于死地,让咱们把钱都花在这儿,倾家荡产”。
对于民航总医院拒绝收治患者住院的原因,网上流传三个版本,一、医保控费年底将结算,医院不愿收治;二、患者家属情绪激动,医生对收治住院有顾虑;三、普通病房没床位。
但陆媒披露,民航总医院每月都会进行内部科室考核,考核内容之一为平均住院日不超过12天。在11月的考核结果中,各科室的平均住院日一栏均达标,因此不至于20天没有床位。
一名医保部门人员表示,官方限制医院的医保支付额度,迫使医院往往用少收病人、减少医疗服务等措施控制医保费用。有医生披露,医院会将医保费用的指标分配到每个科室,每个月开会都要强调,“超支”会被点名批评。而每到年底结算时,医院对医保费用的控制就更紧。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官方医疗部门对医院的考核指标,包括床位周转率。越高的周转率说明治愈的病人越多,医院的价值越高。这也是民航总医院要求平均住院日达标的原因。而95岁老人住院,治疗难有成效,显然容易拖累床位周转率。
此外,一名医生介绍,急诊科医生将患者转向住院部时,一般会先进行筛查,并将患者病情、家属情绪、配合程度与住院部医生沟通。另一名医生坦言,像这种95岁的高龄危重患者,家属又容易激动,医生肯定不愿收治住院,担心治不好会惹麻烦。
陆媒总结称,医患纠纷的症结非常“遥远”,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公立医院的收入模式。
中共财政用于医疗的支出本就十分有限,在江泽民时期更推动所谓“医疗产业化改革”,实际上是将本应政府承担的大部份医疗支出进一步推给国民。医院被迫“自负盈亏”,再加上社会道德整体崩塌,令中国医院变成了榨取民间财富的无底洞,医疗成为中下层民众的沉重负担。
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上,中国民众因为看不起病跳楼,老年父母为了不拖累儿女自杀,年轻父母因没钱求医给患病儿女磕头请求原谅的视频比比皆是。
(记者钟景明报导/责任编辑: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