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2月05日讯】日前印度学者指,武汉肺炎病毒S蛋白被插入类艾滋病毒基因。随后中共院士宣称一种可抑制艾滋病毒蛋白裂解的药物,能有效对抗武汉病毒,似乎又为“人工病毒说”提供佐证。官方早前曾称12种抗艾滋药物可用来治疗武汉肺炎。
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李兰娟,在武汉公布了其团队有关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所谓“最新研究成果”。李兰娟的丈夫郑树森也是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因为涉嫌参与活摘器官,被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国际肝移植(Liver International)》永久禁止发表论文。
李兰娟4日声称,经过“初步测试”,两种旧有药物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对抑制武汉肺炎病毒有效。其中,达芦那韦能“显着抑制病毒复制”。
值得注意的是,达芦那韦是一种HIV-1蛋白酶抑制剂,会选择性抑制HIV(艾滋病毒)编码的Gag-Pol多蛋白的裂解,从而阻止感染性病毒颗粒的形成。
巧合的是,就在数日前,印度学者刚刚公布一篇论文“Uncanny similarity of unique inserts in the 2019-nCoV spike protein to HIV-1 gp120 and Gag(2019-nCoV中S蛋白的独特插入与‘HIV-1 gp120和Gag’的异常相似性”,引发学界关注。论文指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4个不连续位点被插入了HIV的氨基酸序列,这4个插入位点恰好与动物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相互结合。这意味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能力与爱滋病毒一样,而其毒性则仍由冠状病毒所决定。
李兰娟的“最新研究成果”疑似和上述论文高度相关。
与之相关的还包括,上月中共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也推荐使用另一种抗艾滋药物洛匹那 韦/利托那韦。而据党媒早前报导,上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学联合研究团队曾公布30种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药物,当中高达12种是抗艾滋药物,达芦那韦也是其中之一。
印度学者的上述论文1月底面世后,似乎又为备受关注的武汉肺炎病毒的“人工病毒说”添加了新证据,因此迅速引起专家和外界舆论的注意。但该论文很快被作者撤回修改,中华民国前卫生署副署长李龙腾质疑作者应是受到了某种压力。
不止是外国专家,中共体制内专家的研究成果,也指向武汉病毒来自人工改造,并与上述印度学者的论文存在关联。
1月21日,中科院上海研究员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上发表的论文指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S蛋白与人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相结合的分子机制,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
而早在201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专家石正丽和葛行义就参与制造了一种杂交冠状病毒,将SARS冠状病毒和一种蝙蝠冠状病毒进行工程化改造,使其具备了与ACE2相结合的能力,从而可感染人的呼吸道细胞。该结果当时发表在权威学术杂志《自然(nature)》上,引起巨大争议。
将不感染人的蝙蝠冠状病毒改造出传染人的能力,被指正是石正丽团队的研究方向。外界有质疑声音指,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或来自武汉病毒所的生物武器研发。
(记者钟鼓笙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