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6月04日讯】全球最富有难民群,多国准备接收港人移居;香港限聚令再延至18日,为阻反送中周年百万游行再现?香港也搞健康码?手机全方位监控遭诟病;新加坡非居民存款急增44%,近四成港人想移民;美国暴动,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碑遭破坏,中领馆微信群聊疑被曝光。
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是6月4日星期四,欢迎收看《役情最前线》,我是Zac。
赴京汇报港区国安法 林郑排除反对意见
31年前的今天,中共在北京用坦克和军队血腥镇压了要求民主的学生和市民,打压民意。31年后,香港自由也被侵夺。香港今晚维园的纪念六四活动,香港政府以疫情为由禁止了。但禁止了活动,禁不住民心。我相信每一个香港人,心中都会记住这一天。而我更加相信,只要我们肯坚持,就一定会见到希望。坚持,因为希望!
6月3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率领多名官员前往北京,就“港区国安法”向中央政府提供意见。她会后引述中央政府表示,中央有关部门将通过多种形式,听取香港各界意见。林郑月娥说,今次是全国人大会议通过订立“港区国安法”的决定后,中央政府首次正式听取意见。
被问到此行有否反映香港市民及外国反对港区国安法的意见,林郑月娥说不透露会面内容,称现时资讯流通,中央官员会听得到香港市民和外国的意见,“不需要透过行政长官亲自来到北京反映这些意见”。
限聚令延至18日 香港也设健康码
鉴于香港发现多宗新增武汉肺炎感染病例,香港政府在2日决定,6月4日到期的限聚令延长14天,至6月18日。
这意味着除了敏感的六四周年纪念日外,包括6月9日103万人“守护香港反送中”大游行一周年纪念日,以及6月12日“金钟冲突”等敏感日子,市民均不能合法上街表达诉求。
此外,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说,粤港澳三地研究建立互认检疫措施和测试的机制,亦正制订属于香港的“健康码”。
中国大陆的“健康码”制度,以手机对个人进行全方位监控,备受批评。
多国接受香港人移居
港版国安法立法建议在人大通过后,美国、英国、台湾等多个国家或地区,提出或者准备相关方案,以各种方式为可能逃离香港的港人提供居留权。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被问及是否考虑接收大量香港人时说,“我们正在考虑,我不知道具体会怎样做,如你所知,香港跟英国的关系不一样,这些人(香港人)大多有英国国民护照,香港与英国之间有很悠久的历史,这非常不一样,但我们会考虑。”
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在参议院会议上指,美国一直站在被战争及共产主义迫害的难民一方,认为美国应借镜其它民主国家,向港人打开大门。
英国政府已经准备好更改移民政策,允许香港持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的人士到英国,延长签证至12个月,并获得进一步的移民权利,包括在当地工作,成为他们取得公民资格的途径。
首相约翰逊在香港媒体《南华早报》撰文,形容有关做法将是英国历来在签证制度的最大改变之一,若有必要,英国政府将会、并乐意为港人提供另一种选择。
目前有35万港人拥有英国海外护照,每次去英国可居住最多半年。大约250万到300万港人有资格获得这种护照。
英国外相拉布(Dominic Raab,港译蓝韬文),6月2日在致国会的声明中,警告中共不要在香港事务上“破釜沉舟”,并重申若中国坚持立法,英国将再改变对持BNO港人的安排。他并表示,“五眼联盟”的五个成员国,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新西兰,会“共同分担”接收港人。
台湾对香港人提供必要协助
在台湾,总统蔡英文表示,台湾政府已经成立一个专案工作小组,处理并给予协助凖备来台的香港人或在台港人的需求。
台湾陆委会也表示,针对未来可能有更多香港人来台,台湾政府将基于居留、安置、照顾等三大目标,作为香港人道救援行动方案的依据。
台湾《港澳条例》第18条规定,“对于因政治因素而致安全及自由受有紧急危害之香港或澳门居民,得提供必要之援助。”
据台湾中央社报导,已经有香港勇武派青年依据《港澳条例》第18条,到台湾寻求庇护。
台湾政党时代力量智库近日发布最新民调,其中针对大陆全国人大通过“港区国安法”议案,有六成民众支持台政府完善《难民法》及《香港澳门关系条例》,为实际救援港人做准备。
据台湾移民署日前发布的数据,近年港人赴台居留、定居呈增长趋势,去年有5858名港人赴台居留,按年增41.22%。有负责移民台湾业务业者称,近日港区国安法的推出令谘询移民赴台的人数大增4倍。
新加坡非居民存款急增44% 民调:37%港人想移民
据彭博社报导,作为私人银行业枢纽的新加坡银行,存款急增,反映投资者避险,以及与香港等市场的资金流入有关。
据新加坡金管局6月1日发布的数据,新加坡银行的外币存款在4月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倍,多达约1,487亿港元;非居民存款急增44%,至3,416.8亿港元,创1991年有记录以来新高。
而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4月香港的本地货币存款按年减少792亿港元或1.1%,至6.9万亿港元。
除了资金外流之外,与此同时,香港人的移民倾向也越来越高。
《明报》6月2日发表的民调结果显示,有37%受访者有意愿移民海外,比3月份调查骤增13%,并创下去年5月以来新高,其中有87.8%直指是受到局势影响。
另外,63.5%受访者担心“国安法”会侵害香港公民权利和自由,63.7%受访者认为“国安法”会破坏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64%受访者指“国安法”会破坏“一国两制”。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香港“中原移民顾问”董事总经理表示,该公司近日每天接到近百宗查询,较疫情期间大增约20至30宗,不少客户是年轻人,连保加利亚、土耳其、赛普勒斯等较冷门国家都有人询问。
香港人是全世界最富有的难民
有评论认为,如果香港出现难民潮,将是有史以来,最富有的难民。
评论指出,香港人有钱,教育程度亦高,英文好并且工作勤恳。香港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很受欢迎。加上全球疫症后,很多国家想吸纳资金人才,英美等向港人放宽移民亦很合理,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评论也表示,中共继续打压香港,可加速外国收容香港高水平人才及资金的好机会,亦可令香港人才开枝散叶,帮到其它国家发展。例如新加坡及台湾的金融业,或者为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家提供专业人才,带领他们搞国家建设;亦可把香港人留在欧美加澳纽等从商或从事小企或餐饮业,是多赢的方案。
评论还给出一个有趣的建议,同声同气的香港人,将来无论散居到哪里,应该建立群组,用前香港人的身分继续联系,建立一个网上“诺亚方舟群组计划”,互相照应帮助,在海外共同发展、读书工作或者做生意。
敏感时刻传出售 香港东亚银行否认
外媒报导,在香港上市的东亚银行传出将出售香港和中国业务,但尚未确定买家。
因为相关消息传出的时机,正逢港版国安法敏感时刻,因此格外引人关注。
不过东亚银行则是在2日发出声明,否认出售业务相关传闻。
美国暴动风波 中领馆内部微信群聊被曝光
在美国,非裔男子佛洛伊德之死引发的抗议浪潮席卷全美,并迅速演变成暴力犯罪。而在此次暴乱的背后,中共鬼影幢幢。在一段白宫外抗议活动的影片中,出现中文口音,事后中领馆内部微信群聊天内容,也被网友曝光,不过真假未知。
31日深夜,白宫附近的圣约翰教堂遭人纵火,有网友公布画面,称在暴动中听到了中文口音。影片中有人大喊:“走,快走,走走走!”
这段影片随即被转发,引发广大讨论。之后有网友贴出中使馆内部微信群聊天内容,当中有人抱怨:“昨晚谁在现场喊中文的?不是说好了要躲在后面低调点,干完就跑?”
躲在这场暴乱事件中的始作俑者,令人怀疑。
种种迹象显示,这次暴乱事件已不是种族纷争,而是极左组织“安提法”(Antifa)有组织的搅乱美国的运动。
推特近日传出多段影片,一些黑人抗议者,主动阻止和曝光“安提法”成员有预谋的破坏活动。例如:德州达拉斯市中心街道上,被发现一整垛准备好用来破坏建筑的砖头;还有一名黑人女子斥责车中的“安提法”分子,不应提供砖头给黑人示威者。
纽约市反恐事务副局长米勒表示,自5月28日以来,被逮捕者有七分之一来自外州。有证据表明,来自纽约市境外的无政府主义组织成员,计划在抗议活动中煽动暴力。
纽约市长白思豪(Bill de Blasio)说:“我认为有部分人士,不管是从纽约市不同区或市外来的,他们有不一样的动机,而且绝对是暴力的动机。跟我们社区抗议的主张不一样。”
美国司法部长巴尔(William Barr)也说,“起初的和平抗议正在被暴力和极端力量所劫持。”一些示威活动被“极端左翼组织所左右,他们另有目的”。
Antifa是一个极左翼组织,同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有关,成员以白人为主。网上出现大量评论,质疑暴乱背后有中共的影子。
根据科罗拉多州丹佛的9NEWS新闻台在5月29日的直播,示威活动中一面写着“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横幅,赫然醒目,引发网民热议。有网民留言:“现在CCP已经毫不掩饰它们要输出革命的意图了!”
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碑遭破坏 曾是极左攻击目标
首都华盛顿的抗议活动中,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碑,却无端遭受波及,被人喷漆破坏。
虽然还没抓到凶手,不过这些纪念碑先前曾是社会主义极端分子以及Antifa团体的攻击目标。
而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执行董事发声明表示,不能透过破坏这些纪念碑来伸张正义,这是国家纪念人类历史上最大受害者群体之一的纪念碑,纪念被共产政权杀害的人群。
印度反华升温 “移除中国程式”App爆红
近日,印度的反华情绪升温,加上中共透过中国手机APP及部分电子产品,窃取个人资料早已不是秘密。印度一家软体公司,推出“移除中国APP”(Remove China Apps)手机应用程式,号称能移除手机内所有由中国公司开发的APP,一炮而红,短短两周内下载量已经突破百万!
据了解,该App能识别中国App。如果手机没有中国App,会出现恭喜字句。软件不会要求或强迫用户删除任何App,用户可按自己选择。
今天的役情最前线就到这里,多谢各位收看。守护真相永不放弃,我们的坚守,需要大家大力的支持。我是Zac,下次再见。
(转自香港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