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6月06日讯】在中共官媒的推波助澜下,中国大陆的“地摊经济”热闹登场还不到一周,一夜之间就风向突变。中共中宣部周四晚突下禁令,要求中国媒体一律不得在报导中使用“地摊经济”一词;中共中央文明办给地摊“松绑”的文件也被悄然删除;大连某夜市开放仅一天即宣布停业。这些异常现象引发外媒关注。
据自由亚洲电台6月5日报导,中共中宣部于6月4日晚已下达禁令,严禁中国媒体继续在报导中使用“地摊经济”一词。
该报导引述新华社内部人士黄先生透露,中宣部网信办发布的禁令,现在中央级的官媒高层已经接到,而且各家媒体现在都在查删以前的相关报导,甚至连中央文明办也把之前发布的相关文件收回。
黄先生说:“这两天,国内互联网上最热的词就是这个‘地摊经济’,但中宣部和网信办昨天晚上‘地摊经济’就已经不让提了。昨天晚上我们这边审稿的领导就已经知道这个事了,今天各家都在删报。还有5月27号中央文明办出的那个文件说,不再把摆摊纳入城市卫生考核,相当于给地摊松绑,现在文明办把文件删掉了。”黄先生推测,可能是当局认为“地摊经济”一词太丢脸面了。
周五上午,网络媒体从业者张栋伟也在微博发帖称:“最新口径下来了,不得提‘地摊经济’。”
据陆媒报导,辽宁省大连市马栏广场一处夜市,日前仅开放了一天,次日就宣布暂停营业。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该夜市缺乏统一管理,商贩们乱丢垃圾还堵塞交通,需停业整顿。
此前,为缓解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中共中央文明办5月27号下发了一份文件,声明今后不再把摆摊纳入城市卫生考核,外界分析此举是有意给城市里的地摊“松绑”。
6月1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市考察时表态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随即中国大小官媒一拥而上,开始大力鼓吹发展“地摊经济”。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也纷纷宣布松绑政策,鼓励民众出门摆地摊,各地夜市摊位也突然变得炙手可热。合肥市城管局甚至公开发文,组织大批城管分局负责人去南京学习“地摊经济”管理。
然而,这波“地摊经济”浪潮刚起头不到一周,就风向突变大幅度降温,令外界颇感诧异。
评论人士侯先生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共政府突然降温“地摊经济”,不仅仅是“面子”的问题,还有经济的因素。他分析指出:因为各地纷纷力推地摊经济,导致那些投入巨资购买铺面的人损失惨重,大量店面经营者,无力和低成本的地摊竞争,直接波及店铺和城市综合体内商家的入住率,并可能波及金融系统。
媒体人陈洪涛则表示,李克强提倡“地摊经济”也属无奈之举。现在中国全国经济状况恶化,就业和财政都面临很大压力,只能搞这些运动式的动作来缓解压力。
陈洪涛说:“我认为它就是一个泡沫,但是它没办法啊,它不能不吹呀。你想中西部地区,它又没有甚么经济支柱,它不依靠这个房地产经济靠啥呢?你就像南阳的方城县,去年的全县的财政收入11个亿,但是开支是50个亿。全靠通过刮地皮呗。我们这县还不是最差的。”
(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