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北大校友:他曾被我打的血流满面

2020年06月08日时政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6月08日讯】李克强因在两会后揭露中国民生多艰并力推“地摊经济”而爆红,又因“地摊经济”被叫停而引发各种解读。同时,有人翻出多位北大校友点评李克强的文章。其中一人透露,当年因为李克强赞美老师,他把李打的头破血流。
中共两会闭幕日,中共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回应今年中国脱贫攻坚任务的提问时表示,中国人均年收入3万元(人民币,下同),但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
这显示中国贫富差距太大,过去的扶贫政策失败,同时也被认为击碎了习近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目标。
李克强还称,现在低保、失业保障、特困救助等人口一年约6000万人左右,预计今年人数还会增多。他反覆强调,中央带头过“紧日子”,“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
“紧日子”在李克强讲话中多次出现,也被指在拆台习近平提出的2020年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十九大上将脱贫列为主要目标,并承诺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数脱贫。5月份,习到山西考察时仍强调,今年实现全民脱贫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如期实现。
同时,李克强还罕见的点赞成都的“地摊经济”缓解了就业压力。
6月1日,李克强赴山东考察时又提及: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李克强“自揭疮疤”,力挺“地摊经济”,揭露出中国经济和就业处境难以为继。
但在5日晚间,有关地摊经济的风向突变,“地摊经济”被叫停,原因是有损政府的面子。北京还把“地摊经济”称为顽疾。城管又开始出手暴打摆地摊的民众。被打摊贩质问城管,李克强让摆摊你们为什么不让?
李克强事件引起国内外媒体聚集之际。有人还翻出李克强的北大校友、民运人士袁红冰,以及民运领袖王军涛点评李克强的文章。
李克强北大校友:他曾被我打的血流满面
有专家分析,李克强不愿替习背所有的政治责任与黑锅。(Andrea Verdelli/Getty Images)
李克强被打的头破血流
台湾《远见杂志》早年采访知名民运人士、旅澳法学家袁红冰。他与李克强是北大法律系相隔两届的校友,李克强77级,袁红冰79级,在学校就十分熟稔。
袁红冰说:“李克强现在头上有一道疤,是我留下来的!”
他回忆,学生时代他与同为学生代表的李克强一起拜访教授龚祥瑞;老师要学生们提教学改进意见,李克强带头赞美老师一番,没料袁红冰年轻气盛,具体说了一些改进意见,惹得教授老大不高兴,把袁红冰给轰了出去。
事后,同学们一伙去小馆子聚餐喝酒聊天,李克强当场数落袁红冰不该照实提改进意见。袁酒喝多了,一言不合就拿了酒瓶往李克强头上砸,李克强顿时血流满面,好不容易被同学们给拉开。
后来李克强顶着一脸的血,坚持到北大校长室要校长主持公道,而那时已经是下班时间的夜晚,事后到医院缝了四针。袁红冰差一点被退学处分。
李克强失去出国留学的机会
除袁红冰之外,王军涛也曾刊文,点评李克强本人。他在题为“北大风云旧友点评:胡平、张炜与李克强”一文中说:李克强站在中共政治阵营中,不太符合燕园读书时的李克强的形象。
“当年,李克强是校园中一位思想活跃、言辞犀利的学子。我与李克强相识在常代会上。他是法律系77级的代表。在文科学生中,李克强发言较多,而且见解尖锐深刻。
“因此,在第一任常代会主席李林任满离职时,我推荐李克强担任主席并且很容易获得通过。我印象中,李克强的专业学习也有独到见地。
“李克强曾提交一份论文,试图以现代控制论和系统论解释法学学科问题,获得龚祥瑞先生的注意和好评。在我们的跨学科小组讨论中,他也常常妙语连珠,灵感如涌泉。
“1980年底北大竞选时,李克强正在外地实习。但后来他与几乎所有的北大学子一样,维护北大竞选。1982年毕业后,李克强留校,担任团委书记。他开始以北大的主要学生工作干部,参加校外活动。
“那时,他保持北大学子的理想主义和独立精神,经常在一些场合对一些议题发表尖锐意见,由此招致其他领域的团干部的广泛不满。在同年北京市共青团七大上选举共青团全国第11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时,北大团委书记李克强居然落选。
“不过,那时的李克强似乎并不介意这些仕途得失。由于中组部副部长王照华的点将干预,李克强仍然列席团11大,并且被选入团中央常委。至此,李克强进入中共接班快车道。但也因此他失去出国留学的机会。
“其后,我与李克强在两条不同道路上奋斗,来往不多。但时常听到他的消息。他像北大时期一样,仍然看重思想和学识,在职攻读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他曾在80年代作为团中央负责高校口的干部,处理过几次学潮,其风格也像当年北大一样,不搞政治迫害。1989年5月学生绝食,我与李克强相逢,感到他少了些独立清高的风骨,多了些人情世故的稳健;然而,思想依然敏锐,心胸也依然开放。
再后来,我坐牢和流放出国,更没有机会与李克强相遇。”
李克强愿望是当教授
李克强同乡兼北京大学同窗陶景洲,曾对英国《金融时报》透露,李克强在求学时性格沉默,但热衷于当媒人。他对李克强的第一印象是“严肃认真”,“属于埋头读书那种类型”,有强内向。
他称李克强性格沉默,从不张扬,集体合照时,几乎总是喜欢站在后面或角落中,另一方面又是个“热心肠”,有同学请他帮忙说媒,介绍其他系的女生,他出面去谈。
他说,李克强曾经的想法是“做学术,以后当教授”。他所写的论文曾被评为优秀论文,亦曾翻译英文法学着作。当时李克强想去欧美留学。但是,时任北大党委正副书记的韩天石和马石江对李十分赏识,极力挽留。
陶景洲说,那个年代,一切听从组织毕业安排,李克强最终放弃出国。
他希望李克强晋升后“真正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解决老百姓的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问题。但在中共体制之下,李克强上任以来干得似乎不如意。
中共官媒曾多次报导,李克强上任以来,时常因为“政令不出中南海”和官员怠政等“经常发火”。据官媒披露,有一次李克强发火时,一度用茶杯敲砸桌子。而且李克强已深深卷入中南海权斗,加上工作吃力,经常在公开场合以黑眼圈示人。
(记者李韵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