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地的东北方,那白山黑水之间,有一片“满洲”福地,沃野千里,物产富饶。满族人的先祖在那里繁衍、生息,金与清王朝的基业在那里孕育、肇兴。在满族人的心中,满洲有着吉祥、平安的美好寓意,更是帝国龙兴、发祥的圣地。
不过在清朝初年,满洲并不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太平祥和。趁着清朝问鼎中原之际,更北方的欧亚国家俄罗斯——明清时期被译作“罗刹国”,就派出了远征军,入侵满洲的黑龙江流域,进行野蛮的烧杀抢掠。
康熙帝所继承的基业,其实是一个风雨飘摇、危机四伏的动荡帝国:南有三藩割据,海外有郑氏抗清,北有俄人杀掠,西有葛尔丹窥伺。随着康熙帝的成长,他平定了一处处兵祸,建立赫赫武功,令边陲稳固,四方来归。那么,他是怎样驱逐俄国入侵者的呢?
加固边防
瓦尔喀、胡尔哈等族人,都是凶暴奸诈之徒,巴海作为宁古塔将军,一定要善布教化,符合朕安抚远人的心意。——康熙帝
(出处:瓦尔喀、胡尔哈,人皆暴戾奸诡,尔其善布教化,以副朕绥远至意。——《康熙朝实录》)
清雍正年间的一幅中华地图。(公有领域)
自即位以来,康熙帝就生活在忧患中,处理各种棘手的难题和危机。除鳌拜、撤三藩、收台湾,从朝廷到地方、从内陆到海疆,康熙帝遇到的考验不断升级,却因此历练得越来越强大和成熟。这时,他已过而立之年,是一位真正的王者了,但他同时要面对前所未有的,由另一个帝国发出的挑战。
顺治年间,俄国人入侵,经过多次战争,清军与当地百姓联手,把俄人驱逐出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清朝内患重重,无暇北顾,俄国侵略者很快卷土重来。到了康熙四年(1665年),俄人占据上游的尼布楚,即今天俄罗斯的涅尔琴斯克,并向东面和南面继续扩张势力。
之后在中俄边境一带,俄人在尼布楚和它东面的雅克萨(即阿尔巴津)、南面的楚库柏兴(即色楞格斯克)建立三大侵略据点,还有黑龙江中下游零星的小据点。他们利用这些据点,不断侵扰、抢掠当地的各族百姓,以至于“子女参貂,抢据殆尽”。[1]
这时还发生了部落长叛逃事件,导致中俄矛盾更加激化。达斡尔族的酋长根特木尔,为避免俄人侵扰,率族人从世代居住的尼布楚一带南迁入清,成为八旗成员。但是在康熙六年,他突然改投俄国,潜逃至尼布楚。康熙十二、十三年,又陆续有人叛逃入俄。
面对俄人种种侵略行径,康熙帝断然不会容许他们在龙兴之地为非作歹。在处理内乱的同时,他不忘兼顾北疆的防御,为一举击退俄人做准备。在防御方面,最重要的举措就是编组“新满洲”和“布特哈八旗”。
新满洲,指的是入关后编入旗籍的兵士,从康熙元年(1662年)起,朝廷就对组建“新满洲”有贡献者,按军功授赏。康熙十年(1671年),康熙帝祭告祖陵,亲至盛京(今沈阳),之后北上至叶赫(今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召见了宁古塔将军巴海,询问宁古塔及各族百姓的风土人情。他还命巴海善布教化、绥抚远人,并注意操练兵事,加固边防,防止俄人侵犯。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世居关外、累世输贡的赫哲族寻求清朝庇佑,自请内迁,巴海按照康熙帝的谕旨,将其迁至宁古塔附近,按照人数编组成四十佐领——佐领就是八旗的基本编制单位,不同时期佐领所辖人数,从百馀到三百不等。之后,赫哲族人就是新满洲的成员了,另外被编入新满洲的还有库雅拉族。最后,新满洲分布于吉林、宁古塔、盛京、锦州等地,总计八十五佐领,人员在一万以上。
而布特哈八旗,指的是黑龙江中上游地区的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他们统称“索伦部”,因为擅长打猎,就用满语“布特哈”命名,即“打猎”之意。在清入关前,索伦部为躲避俄人侵扰,迁居嫩江附近。康熙帝即位之初,就将他们新编佐领,设头目,并设索伦副都统统一管理,这就是“布特哈八旗”的由来。
这些依附清朝的部族,拥有朝廷赏赐的房屋、土地等财产,得以在苦寒的关外世代安居。他们既是繁荣经济的百姓,也是加固边防的兵源,成为戍守边疆以及驱逐俄人的主要力量。
永戍东北
朕十三岁亲政之后,就关注着黑龙江流域的情况,细访其土地形胜、道路远近及人物性情。——康熙帝
(出处:朕亲政之后,即留意于此,细访其土地形胜、道路远近,及人物性情。——《康熙朝实录》)
清军抵达瑷珲城后,立即设兵驻防,着手扩建规模更大、防御力更强的黑龙江新城。图为清 郎世宁绘《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公有领域)
以仁政治国的康熙帝,对入侵的俄人也采取了以和为贵、先礼后兵的策略。从亲政之时起,康熙帝至少与俄方进行了六次交涉或谈判,一是要求俄人停止边衅,归还清朝土地;二是索要逃人根特木尔,维护大清帝国的律法和尊严。同时,他也提出两国进行平等贸易、缔结良好外交关系的愿望,展示明君之风范。
不过,贪婪的俄国使团无视康熙帝的气度和诚意,一再拖延,俄军也在北方以尼布楚和雅克萨为据点,将爪牙伸向精奇里江和额尔古纳河一带。康熙帝对此义正严辞地指出:“尔等如不迁出边境,中俄即将在边境大战,朕一定会调集大军,驱逐尔等,那时悔之晚矣。”[2]在多次交涉、谈判甚至警告都无效的情况下,康熙帝决定不再容忍,一场守卫家园的大战即将到来。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叛乱平定,康熙帝开始将更多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投入清朝的东北方,遵循军事战争与外交谈判、防御工事并举的策略,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二十一年上半年,康熙帝再次东巡,在盛京祭告祖先后一路北上,亲自视察边防部署。九月,他派副都统郎谈、彭春以捕鹿的名义,带领几百人赴雅克萨侦查地理形势与交通。
很快,郎谈等回京禀报:“攻取罗刹极容易,三千兵就足矣。”[3]并建议尽快出兵。康熙帝却认为,做好充分的防御工作,比草率地发动战争更为重要。于是做如下安排:宁古塔将军巴海留守;萨布素、瓦礼祜任宁古塔副都统,调兵一千五百人,修造战舰,配备红衣大炮、鸟枪等各式武器,戍守黑龙江(原瑷珲城)和呼马尔两城;宁古塔军在那里修筑木城,开垦耕作,与俄对峙,并相机行事。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宁古塔将士及其家眷,陆陆续续迁至两城(呼马尔后改为额苏里,在今俄国境内),最终的布局是每城各一千人。康熙帝希望清军能在黑龙江建城永戍,以戍边加屯田的方式,实现战而能胜、胜而能守的长远目标。
清军抵达瑷珲城后,立即设兵驻防,着手扩建规模更大、防御力更强的黑龙江新城。萨布素升任黑龙江将军,这个新职位和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后改为吉林将军),一同奠定了日后东北三省的基础。萨布素还带领将士屯田储粮,督理当地农事,保障了充足的粮食供应。为了筹备大战,朝廷还积极设厂造船、增设驿站、开辟物资运输路线,使大战的条件更加成熟。
康熙帝调兵戍边,有力制止了俄人向黑龙江中下游的扩张。与之相对应的,是他展开的强大的外交攻势。康熙帝向俄国致书,表明清军镇守边陲、讨回失地的决心。处于黑龙江上枢纽和战略要地的雅克萨,成为清军首要攻取的城镇。
决战雅克萨
我军兵强马壮,船坚炮利,俄国不是对手,一定会归还占地投降。你们到那时不得杀一人,让他们返回故国,以此来彰显朕怀柔绥远的心意。——康熙帝
(出处:以我兵马精壮,器械坚利。罗刹势不能敌,必献地归诚。尔时勿杀一人,俾还故土,宣朕柔远至意。——《康熙朝实录》)
清朝军队攻雅克萨城。(公有领域)
即使要用武力征讨俄人,康熙帝仍然怀仁义慈悲之心,优待俄国俘兵,并派他们向俄国政府传递谕旨,希望俄人撤离东北国土,避免干戈。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康熙帝下诏,决定正式向雅克萨用兵。他在诏书中,历数俄人进犯边境、收留逃人、烧杀抢掠等残暴行径。如果俄人能够及时撤兵,放还逃人,两国可以雅库(今俄罗斯雅库茨克)为界言和,互通贸易,否则,清军将相机行事。
四月,由彭春统帅的三千清军奉旨奔赴雅克萨,期间朝廷安排六名俄俘回国,带去康熙帝的苦心告诫:如果俄军迅速撤退,康熙帝即命清军停止进发,两国边境免受兵祸,百姓共享安宁。约一个月后,清兵临雅克萨城下,先派俘虏入城送去两封公文,向俄军发出最后警告。俄军自恃城池坚固,言词傲慢不肯撤退,清军决定发起进攻。
五月二十三日,清军分列水陆两路列营;二十四日夜,布置各类火器于阵前。二十五日黎明,炮火齐发,清军发起猛烈的攻城战。雅克萨城中,立刻变得硝烟滚滚,烈焰熊熊,一片混乱。俄军大惊之下,很快被打得走投无路,出城投降求饶。
或许是前期准备充分,第一次克复雅克萨之战进行得非常顺利,俄国督军甚至发誓,终生再不入雅克萨。彭春谨遵康熙帝的谕旨,“毋杀一人,俾还故土”[4],将七百多名俘虏放归,并允许他们带走自己的武器和财产,并把不愿回国的四十馀人妥善安置。另外,彭春还释放城中被俘的国人,安排他们返乡。这些战后善举,都得到了康熙帝的嘉奖。
六月,康熙帝居安思危,告诫前线将士,不可忽视雅克萨的防御工作。否则,我进而彼退,我退而彼进,那么双方打来打去,战争永无休止。九月,康熙帝命清军修城设驿,建立东北与京城之间畅通无阻的通讯路线。谁知。彭春等人不遵旨意,焚烧雅克萨后擅自撤兵。狡诈的俄人得到消息,两个月后,八百多名俄军重新占据雅克萨。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二月,康熙帝才得知俄军再次进犯的消息,立刻部署第二次收复雅克萨的作战计划,这次出兵的统领,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担任,于五月率领二千兵士直驱雅克萨,从南北两路猛攻,杀敌百馀,迫使俄军退城固守。
两军陷入对峙局面,为避免过多伤亡,萨布素决定采取围困战,在城池周围筑垒挖壕,将雅克萨变成一座孤城。俄军被重重包围,时日一久,陷入弹尽粮绝的可怕境地,坐以待毙的八百多人最后仅剩六十六人,危城指日可下。
俄国政府这才悔悟,于九月派使团星夜兼程赶到北京,表示同意就中俄边界进行谈判,希望清军停止对雅克萨的围攻,等待伯爵戈洛文的使团入京。康熙帝以礼接待,并立刻下令解除包围,允许城中俄人自由出入,展现了仁君风范。至此,第二次雅克萨战争结束,中俄关系走向和谈。
尼布楚条约
朕认为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流域以及相连的一河一溪,都属于我清朝领土,不能任由俄罗斯人占领一分一毫。——康熙帝
(出处:朕以为尼布潮、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之于鄂罗斯。——《康熙朝实录》)
《尼布楚条约》的拉丁文版本。(公有领域)
谈判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的,在清廷的一再敦促下,戈洛文的使团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才到达京城,将谈判地点定在色棱额。五月,代表清廷的谈判使团出发,在喀尔喀蒙古地区,遭遇葛尔丹的兵戈,不得不返回,另择会谈地点。
二十八年四月,俄使再次入京,大臣索额图出面接待,并将新的会谈地改在尼布楚。这次清廷的使团汇集了许多名臣名将,有索额图、佟国纲、郎谈、萨布素等人。月底,清使团再次启程。谈判最理想的结果是,满洲地区以及被占领的尼布楚、雅克萨等地都属大清所有,不可少弃。但是康熙帝也预见到葛尔丹的潜在威胁,为免和谈破裂出现两面受敌的情况,因而嘱咐使者:“开始谈判时,要以尼布楚为界,如果俄人恳求尼布楚,就以额尔古纳为界。”[5]
贪婪的俄方则妄图霸占整个黑龙江北岸。清使团按照康熙帝谕旨,据理力争,终于在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以及贸易问题。
根据尼布楚条约,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额尔古纳河一线为中俄两国边境线,因而俄军必须撤离雅克萨以及其它清朝境内地区,而尼布楚归俄罗斯所有。康熙帝在边界一带设立界碑,用满、俄、拉丁文镌刻条约内容,定期派人巡视;在黑龙江流域增设哨所,定期巡边,防止俄人越境侵扰。
《尼布楚条约》可说是中国与俄国,以及和外国的第一个条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法条约之一。它的正式文本由拉丁文写成,另有中文、俄文版本。它对清朝来说,意义重大。此后一百七十多年,中俄两国保持友好关系,东北地区也恢复了长久的安定和平,为清王朝提供了稳定富饶的大后方。随之而来的清王朝的繁荣以及康干盛世的出现,都得益于这项条约的成立。
康熙帝曾说:“朕以仁治天下,素不嗜杀。”[6]中华民族自古崇尚仁义礼智信,康熙帝在抵御俄国侵略者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华夏传统的美德:
慈悲为怀,劝谕俄军,努力化解两国干戈,是为仁;善待俘虏,友邻外邦,解救孤城之残军,是为义;多次致书,而后用兵,表达谈判之诚意,是为礼;运筹帷幄,思虑深远,攻伐防御皆无懈可击,是为智;言出必行,谨守盟约,坚守国土远播华夏之国威,是为信。
另外,《尼布楚条约》还赋予“中国”一词新的含义,指包括东北和蒙古地区在内的清王朝,这也是最早用“中国”来指代清朝的国际法文件。中国,从早期的“中原”或中华正统王朝等模糊概念,转变为具有国家主权意义的词汇,也就是当今人们对中国的概念。
注释:
[1] 《广阳杂记》卷2。
[2] 《命遣大臣宣谕罗刹退还侵地探彼情形》:尔等应徙尔人,如不徙,则边境起争,我以众力,必驱尔徙,彼时悔无及矣。
[3] 《康熙朝实录》卷105: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庚子条。
[4][6] 《康熙朝实录》卷120:康熙二十四年五月癸巳条。
[5] 《康熙朝实录》卷139:康熙二十八年四月壬辰条。
点阅【圣祖仁皇——康熙大帝传记】连载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