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黑皮书》:血腥的狂欢

2020年08月07日时政评论
一场与恐怖密不可分的革命(1927年-1946年)
1928年1月,红旗村的居民们看见一群人挥舞着一面鲜红的旗帜走近,他们热情地共同支持中国首批“苏维埃”之一,即由彭湃指挥的海陆丰苏维埃。共产党人精心制造了一套说辞,以迎合当地人的仇恨。他们广泛宣传以收买当地人心,同时允许新党羽充分宣泄其最粗暴的冲动。1927年至1928年的这几个月,预示着四五十年后文化大革命和红色高棉最恶劣的暴行。自1922年以来,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工会内部一直通过激烈活动准备着这场运动。这种工会在“贫农”与“地主”之间制造了强烈的两极分化,后者不断遭到谴责。在传统冲突和社会现实中,这种分裂从未得到重视,但取消债务和废除佃农耕作(tenant farming)确保了对新苏维埃的广泛支持。彭湃利用它建立了一个“民主恐怖”的政权:全体民众被邀请参加对“反革命分子”的公审;这些人几乎一律被判处死刑。每个人都参与了处决,向赤卫队大喊“杀,杀”。后者的任务是将受害者砍成碎片。有时,这些碎片被煮熟并吃掉,或被强制喂食给仍然活着并在一旁观看的受害者家属。然后,每个人都被邀请参加一场盛宴。前地主的肝脏和心脏在那里被均分给大家。每个人还被邀请参加会议。发言者常常在会上谈及一排排新近串在木桩上的被砍下的人头。这种对复仇性食人行为的迷恋,后来在波尔布特政权下变得很常见。它呼应了一种非常古老的东亚原型,这种原型经常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灾难性时刻。在613年入侵外国之际,隋炀帝报复一名反叛者,连其远亲也不放过:“把受到最严厉惩罚的人分成小块,他们的头放在木桩上示众,或把他们肢解,将其射得满身乱箭。然后,皇上命令所有国家政要一块一块地吃掉这些受害者的肉。”大作家鲁迅在共产主义充满民族主义和反西方情绪之前,曾是它的崇拜者。他写道:“中国人是食人族。”相比这些血腥狂欢,1927年赤卫队在寺庙以及针对道教僧侣的行动并不是那么普遍。信徒们将神像涂成红色,力图挽救它们。而对彭湃本人的神化也初露端倪,让他从中得到好处。在苏维埃统治的四个月里,有5万人逃离了该地区,包括许多农民。
彭湃于1931年被枪杀。他是农村军事化共产主义的首个真正的推动者。他的思想被以前无足轻重的共产党干部毛泽东(本人系农民出身)所接过,并在其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予以理论化。这种农民共产主义相当于城市工人运动共产主义的替代品。当时,工人运动因蒋介石国民党的镇压,已经被削弱。农民共产主义势头迅速增大,导致1928年在湖南和江西之间的井冈山建立了首批红色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正是在江西省的东部,主要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展促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由毛泽东领导人民委员会。在1949年最终胜利之前,中国共产主义经历了许多变身和可怕的挫折,但主要模式建立在这一点上:将革命的精力集中在国家建设上,并把国家(将天生好战)的努力重点放在组建一支劲旅来粉碎敌人上;敌人即由蒋介石领导的南京中央政府。军事和镇压机器从一开始就存在,实际上不足为奇。我们这里离俄罗斯布尔什维克主义很远、离纯粹马克思主义更远。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一种中介手段,与夺取政权和加强民族革命国家的战略相联系。经由布尔什维克主义,中共的创始人们,特别是他们的大思想家李大钊,于1918年和1919年走向共产主义。无论中国共产主义在哪里取得胜利,都是以军营、军事法庭和掌权行刑队形式存在的社会主义。彭湃只是提供这种模式的第一人。
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证明了中共镇压行为的独创性:1936年至1938年斯大林的大恐怖之前,是中国苏维埃所实施的恐怖;根据一些估计,1927年至1931年,这种恐怖在江西造成186,000人受害,不包括战争死难者。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或多或少抵制过几乎立即实施的激进土地改革或过重的课税以及对年轻人的动员──这美其名曰“军事需要”。在共产主义特别激进的地区,这些暴行疏远了民众。1931年,毛泽东因恐怖主义暴行而受到批评,并被暂时撤销领导职位。在有些地区,当地干部被边缘化,正如苏维埃“首都”瑞金周边所发生的。在这些地区,南京部队只遇到了微弱的抵抗。后来建立的根据地中,进行了较有力的抵抗,有时甚至取得胜利。这些根据地倾向于更加自治;其领导人汲取了恐怖政治的惨痛教训。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根据地,共产党已学会通过更有选择性和不那么血腥的镇压来应对同样的紧张局势。农民的财政压力很大:1941年35%的收成被拿走,是国民党控制区的4倍。村民们甚至公开要求毛泽东去死。镇压很严重,但也有所让步:党开始暗地里种植和出口鸦片,其占所有公共收入的26%~40%,直到1945年。(待续)
(编者按:《共产主义黑皮书》依据原始档案资料,系统地详述了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制造的“罪行、恐怖和镇压”。本书1997年在法国首度出版后,震撼欧美,被誉为是对“一个世纪以来共产主义专制的真正里程碑式的总结”。大纪元和博大出版社获得本书原着出版方签约授权,翻译和发行中文全译本。大纪元网站率先连载,以飨读者。文章标题为编者所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