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8月13日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宣布“夏粮丰收大局已定”。而中共官方日前宣布夏粮收购进度,显示小麦总收购量比去年同期减少近千万吨,同比下降两成左右。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当局继续宣传“大丰收之年”。不过,习近平高调下令制止餐饮浪费,令人担忧中国是否真的将面临粮食危机。
当地时间8月12日,中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了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夏粮收购进度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938.3万吨,其中:河北收购355.9万吨,同比减少93.5万吨;江苏收购1083.5万吨,同比减少10.8万吨;安徽收购592.9万吨,同比减少222.4万吨;山东收购661.4万吨,同比减少54.4万吨;河南收购912.4万吨,同比减少538.8万吨;湖北收购139.0万吨,同比增加6.8万吨。
此外,中国主产区的油菜籽累计收购70.6万吨,同比减少5.1万吨;主产区早籼稻累计收购264.1万吨,同比增加12.6万吨。
官方所称夏粮中,占比最大的是越冬小麦。今年的越冬小麦已于6月收割完毕。
资料显示,中国人习惯以大米和小麦为主食,其中大约60%的中国人以大米为主食,接近40%人口以小麦为主食。也就是说,如今小麦收购量大幅减少,将对全国近40%的人口产生影响。
今年以来,中国大陆多种灾害相继爆发。第一季度,北方多个地区遭遇雪灾和严寒,同时因中共肺炎(COVID-19)疫情的扩散蔓延,全国各地封城、封村、封户,不少农田因此荒芜。第二季度,北方部份地区又遇冰雹和旱灾,南方大洪灾又接踵而至,长江、淮河流域及西南地区等27个省的重要粮食产区的大量农田被洪水淹没,大量尚未成熟收割的粮食都被泡在水中,期间更有局部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蝗虫灾害。许多学者也认为,今年夏季的农作物失收是意料之中的事。
然而,很多受灾严重地区的官方媒体却纷纷宣称“粮食丰收”。央级党媒为降低民众对粮荒的恐慌,纷纷宣传所谓“夏粮生产十七连丰”。中共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7月14日还发布数据称,夏粮总产为252亿斤,比上年增产8.8亿斤。7月22日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也在讲话中声称,“今年夏粮丰收大局已定,秋粮要争取有好的收成。”
就在官方宣布夏粮收购减少两成的次日(13日),中共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仍在记者会上“大胆预测”:今年会是“大丰收之年”,理由是“大水之年往往是丰收之年,晚稻收获会丰收”,因为“大水会让土地更肥沃”。
不过,习近平7月视察吉林时,中共官媒在相关报导中都突出强调习“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要求地方政府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8月7日,中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发文,再次强调习近平在吉林的讲话,并称要“把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来抓。”
8月11日,习近平又发表讲话提出,中国的餐饮浪费现象怵目惊心,因此尽管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政府仍然要“坚决制止”社会上浪费食物的现象,并培养节约的好习惯。
民间舆论认为,按照中共官方一贯的做派,往往越是官方从“伟光正”的角度大力宣传的方面,真实的情况恰恰是这些方面已经出现了大问题。因此现在中共高调宣布“夏粮丰收”,同时又大讲“保障粮食安全”,然后又要求反对餐饮浪费,这一系列现象恰恰说明,中国很可能正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
现在,中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的讯息证实,今年中国大陆的粮食主产区夏粮收购减收近千万吨小麦,令民众更加确信中国的粮食储备方面一定会出大问题。
在陆媒的相关报导下,不少网民在留言区提出了质疑与忧虑:“不是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吗?怎么减收那么多呢?”“粮食减产了?小麦减产很严重?从收购数据上看减产至少20%?”也有网友披露“我们这里因为两个月没下雨,普遍减产了。”
海外中文网站相关报导下,众多华人网友的评论则更加犀利。
Justness 留言分析称:“中国粮食产量一直谎报,尤其是水稻,实际没消耗那么多,年年报丰产丰收。可以对比日本韩国台湾人群水稻面粉消耗量,推算中国真实消耗量,或比较印度的消耗量。今年天灾人祸叠加,可能要现原形。”
Noexit则指出:“问题是,这个连标点符号都不能相信的政府,你敢相信它说的任何官方数据吗?只怕远远不止千万吨。”
针对今年中国各地夏粮征收受挫的问题,河南学者唐光明13日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国的粮食危机越来越近,这也让官方担忧,于是出台各种相应措施。他说:“河南是全国有名的粮食主产区,这样一个农业大省,粮食不仅供给河南本省民众,也供应全国。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特别大,尤其是播种期、春耕期赶上封村、封路,后来又是大雨、水灾,所以影响是很大的。”
河南南阳的村民林先生也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他家根本没有存粮,中央政府现在提倡节约粮食就是担心出现粮荒。他说:“这几天不是中央都发声了,要节约粮食。我们老家,家里面现在没有什么粮食。最主要原因还是现在种田的人少了。再有就是耕地面积减少了,这是必然的。”
(记者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