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度不丈夫”还是“无毒不丈夫”?

2020年08月27日趣味频道
民间俗语“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在现代社会可谓家喻户晓,当某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可能就是要准备去做坏事了。不过,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即“没有度量的人不能称为君子,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是不是感到有些别扭和不伦不类?因为前半句教导人们要有度量,是教人向善的;后半句却是教人向恶的,说什么成为大丈夫的人要狠毒。
孟子曾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古人眼中的大丈夫显然指的是那些勇敢刚毅、光明磊落之人,又怎么会认为“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呢?
这其中显然存在着误读。有观点认为,这句俗语是由两句不同的俗语拼凑而成的,它们分别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和“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从现有资料看,“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一句在历史上出现得更早,在元朝时就已出现,其在元明清三朝的笔记、话本、传奇、杂剧、小说中并不少见。如元朝戏曲大家关汉卿《望江亭》杂剧第二折中有:“便好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马致远《汉宫秋》杂剧第一折中有:“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中有:“王枢密上云:‘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清代李玉《清忠谱》第六折中有:“〔付〕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结合上下文,如《望江亭》中提到这句的是仗势欺人的权贵杨衙内,“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大意是对仇人不痛恨的人不是君子,对敌人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这无疑是对“君子”和“大丈夫”的曲解。
“君子”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尚书》、《诗经》等先秦文献中,但深入探讨“君子”之义的还是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里。在孔子之前,“君子”除了地位尊贵外,就已经有了“有高尚道德之人”的内涵,孔子则对此加以了详尽阐述,指出什么是君子,每个人要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君子的品格到底包括哪些等等。在孔子看来,君子一定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仁爱”是君子首要具备的。
君子还必须襟怀坦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种胸怀的核心就是“忠恕”。所谓“忠恕”,即“尽己”并“推己及人”,换言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亦言:“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之道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坦荡荡的君子,自然内心没有什么恐惧的。
这样的君子又如何能与人结仇呢?又如何会抛弃仁爱、宽恕之心,对他人加以伤害呢?由此推及另一句俗语、文革小说中首现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是明显的曲解了。
如果说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君子,那么孟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大丈夫”,即不因富贵而乱了方寸,不因贫贱而改变志向,不可在威武之前屈服变节。孟子认为培养大丈夫人格应善养“浩然之气”,而“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必须用正义去培养;浩然之气,必须配以仁义和道德;浩然之气是由正义累积而成,不能靠突击而偶然产生”。
是以“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说法是不对的,是对正统儒家思想的背离。可能的原因是元朝建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儒家思想,但并“不重儒术”,导致儒家思想走入低谷,进而导致市井文化膨胀,出现了如“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无奸不成商,无谎不成媒”等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的大量俗语,并通过通俗的元曲广为传播。这大概也是为了祸乱人类道德。
明朝建立后,恢复正统儒家思想的地位,并大力推广。如此一来,与儒家思想相背离的“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说辞就有了问题,因而有人将其改成了“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大意是度量小就不是君子,没有宽厚之心,没有度量的人就不算一个大丈夫。“度”有度量、气度之意。换言之,心胸狭窄、缺乏度量的人,就不配作君子和大丈夫。
但还有一个问题,“无度不丈夫”这句平仄不对仗,“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这或许是在民间以讹传讹的原因,而其究竟出现在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
简言之,无论如何,“无毒不丈夫”的说法都是不对的,世人理应向往的是“无度不丈夫”。@*#
参考资料:
《论语》 《孟子》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