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沦为17-6 中东欧峰会习近平大丢面子

2021年02月11日时政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2月11日讯】刚刚结束的中共与中东欧“17+1”峰会,原本是中共向美国新政府展现与17个中东欧国家密切关系的机会。但6国高层对习近平态度冷淡,没有出席会议。导致习遭遇严峻的外交挫折。有法媒说,习提出的“17+1大于18”的概念,沦为了“17-6,小于11了。”
自2012年起,中共每年与前苏联控制的一些中东欧国家,如波兰、捷克等17国的领导人召开峰会,又称“17+1”领导人峰会。
由于中共病毒(冠状病毒疾病 Covid-19)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2月9日,中共与中东欧“17+1”领导人峰会在线上举行。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汪文彬称,这次峰会由习近平亲自主持,是中共—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最高级别的领导人会晤。习也在致词时说,北京和中东欧国家本着“17+1大于18”的信念建立合作架构。
不过,17个国家中,有6个国家的最高层没有出席会议。这6个国家包括来自东欧的北约成员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以及3个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6个国家的总统或总理都没有参加会议。
2月10日,《法国世界报》发表评论称: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等,但没有发明算术。9日的“17+1”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指望各国领导人聚集在一起,举行“17+1”峰会。可是,17个欧洲国家中,有6个失踪了,6国决定只派低层级的代表出席“峰会”。
评论表示,不过,这一冷遇并未妨碍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宣布“ 17+1大于18”。那人们是不是可以反驳说“17—6小于11了。”
法广报导称,“17+1”一开始就被欧盟视为是企图分裂欧洲的机制,现在正在失去它最初的光环。此次峰会召开前夕,立陶宛、爱沙尼亚表示,总统和总理无法与会,只能由部长代替;之后拉脱维亚也加入了拒绝出席的行列。
据接近爱丽舍宫的消息说,1月底,波罗的海3个国家的外长访问法国巴黎时,商定采取了这一立场。
爱沙尼亚外长表示,参与欧盟27国机制要比17+1更好。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则强调,欧中关系应建立在人权和民主价值基础之上,并对“17+1”机制表示怀疑。
罗马尼亚新政府则决定靠近华盛顿,与北京拉开距离,也采取了同样的决定。随后,斯洛伐克与保加利亚作出了同样的决定。斯洛伐克总理马托维奇2月初受访时表示,不会出席“17+1”,他表示宁肯与欧盟一道与中共谈判,也不会给欧盟带来分裂。
有外交官表示,“17+1”峰会的前一天(8日),中共外交官向这些国家施加压力,要求派遣“更高级别的代表”。而这6国不参加峰会让北京非常惊讶,因为欧盟12月底刚与中共签署了投资协定,也因此是在当天早上6点才公开承认这次峰会。
《南德日报》称,中东欧国家对中共疑虑越来越重,因此对参与这一机制兴趣大减。直到会议快开了,都不知该派谁去。有学者表示:中东欧国家“天真的阶段结束了”。
欧洲媒体观察,对于习近平来说,这是一次严峻的外交挫折,显示中共在东欧的分而治之策略正陷入困境,将打击中共拉拢中东欧的努力。习近平拥有一流的“分而治之”王牌,欧盟曾担心欧洲会被中共分化。但是,疫情大流行中共的宣传严重破坏了其形象。
中东欧国家也开始对17+1机制转为观望,并对中共没有兑现其投资承诺让所在国失望,贸易不成比例地让北京受惠,峰会太过政治、缺乏经贸内容也使得多位中东欧领导人婉拒出席。
自由亚洲电台说,这些国家急需外来资金,曾欢迎中共的一带一路。但他们很快发现中共另有所图,而且中共的外汇正在减少,无力支撑一带一路的大撒钱行为。中东欧国家越来越不相信,北京确实在提供他们最初想像的经济待遇。
虽然习近平表示,中方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不过,波兰总统杜达(Andrzej Duda)直接在会议上表示,中东欧国家与北京的贸易存在互惠互利不足的问题。
杜达希望中共与中东欧国家,在经济范畴的合作能够更加明确与互惠互利,同时敦促北京取消对波兰进口农产品的行政限制。
法广说,习近平此次召集欧洲17国视讯峰会,并取代一直代表中共出席这一峰会的李克强,由他本人亲自出马。北京认为,可以藉机向美国新政府拜登展现与17个国家密切关系的机会。
中共环球时报也发表社评称,中共与中东欧的关系十分牢固,丝毫没有受到美国政权更迭的影响。
(记者李芸综合报导/责任编辑:范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