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2月15日讯】不管人是否相信,“三尺头上有神灵”这句话是不虚的,人的善念恶念、人的善行恶行,都逃不过上天之眼。积德行善者,自是福报相随,或早或晚,或惠及自身,或报与子孙后代。中国古籍中记载的相关故事并不少。
祖母积阴德 孙儿前程似锦
史步云,字郯师,山阴史渔村人。他的祖母周太夫人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她一直乐于做善事。一次,族人因为坟地相争,差点酿出了人命。周太夫人听说后,就将自己的衣物、首饰典当,出资为争执双方和解,此事才了结。
干隆丙午年(1786年),史步云登北闱乡榜,第二年又进入会试榜。在考前的那个晚上,他梦见有神对他说:“你的祖母曾救过他人性命,积了不少阴德,因此你的名字将列在中榜名单的榜首,以示果报。如果你再能谨慎承家,则前程不可限量矣。”会试揭晓后,他果然高中,其后参加殿试,胪唱时为第一名。此后,如梦中神所言,史步云仕途顺遂,一路高昇。史步云生性极恬淡,虽然官运亨通,但其言谈始终如一介书生。
曹孝廉自诬盗银活人命 子孙多显达
清朝时苏州有个名叫曹锦涛的孝廉,精于医术,治疗任何险症无不妙手回春。
一天,他正要出门,忽然有一衣着贫寒的妇人跪在门外,说其婆婆生病,想请曹孝廉为其治病,但因为家道贫寒,无法支付足够诊金。不过,听说曹公慈悲为怀,故来恳请。
曹孝廉听罢,二话不说,跟随贫妇去其家,为其婆婆诊治。曹孝廉看诊后离去,贫妇发现婆婆枕头下的五两银子不知去向。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丢失五两银子可是了不得的事情。贫妇怀疑是曹孝廉偷走的,就心怀忐忑地上门询问。曹孝廉马上给了她五两银子。
清朝时苏州有个名叫曹锦涛的孝廉,精于医术。示意图,图为宋 马远《山径春行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br/>
等到贫妇回家,她的婆婆却将藏起来的银子拿了出来。贫妇深感羞愧,马上回转将银子还给了曹孝廉,并诚恳谢罪。不过,她不解地问道:“曹公何以自诬盗银?”
曹孝廉道:“我之所以如此,是希望你的婆婆的病快点好。如果我不认下,你的婆婆因为担心,病情就会加重,甚至难以治好。我只期望你的婆婆病好,并不怕人说我偷盗银子。”其居心之忠厚,可谓至极无加矣。
宅心仁厚如此,必惠及子孙。曹孝廉的三个儿子,长子为御医,活了八十多岁,在其手中,曹家兴旺起来。次子为翰林,官至藩台。三子也是翰林,博通经史,专志着述。他的子孙很多,不少也是名声显达。
孙尔准仁慈为怀得福报 儿子受封赐
清朝中期大臣孙尔准,字平叔。他是嘉庆年间进士,道光五年至十二年任闽浙总督,后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他为官清正,政从宽大,注意民生疾苦,在福建任职前后长达十年之久,兴利除弊,浚木兰陂,溉田数万顷,平台湾张丙之乱,善政数不胜数,因此深受闽人爱戴。在其去世后,皇帝亲批其入祀福建名宦及乡贤祠。
民间相传,孙尔准没有做官前就有仁心。他的邻居中有一个寡妇,因为不小心晚上没有熄火,致使房屋着火,并蔓延至周边十馀家,寡妇则被烧死。
等到火被扑灭,寡妇被焚烧的尸体暴露在灰烬中,没有人理会。周围被烧的十馀家开始重建房屋,并将残砖破瓦都堆砌在寡妇的遗骸之上。孙尔准看到后,内心感伤,就自己出了一笔钱,让人移去砖瓦,起出寡妇遗骸,并用棺木收敛安葬。
一年,乡邑中因为粮食歉收,粮价飞涨,饿莩遍野。官府为了平抑粮价,除了从官仓放粮外,还要求家中藏粮的富户也出一部分粮食,但很多富户不情不愿,互相推诿。
彼时孙尔准已经家道中落,但他还是卖了一对古董瓶子,用卖得的数百缗钱购买粮食,并在自家前后门以平价出售。孙尔准之举让那些殷实之家深感惭愧,这些人也开始竞相设厂开粜,使无数人得以存活。
在这件事发生的第二年,孙尔准中了进士,初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此后步步高升。六十三岁卒于任上,身后谥文靖。他的大儿子孙慧惇被赐进士,小儿子孙慧翼被赐员外郎。
孙尔准画像。出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公有领域)<br/>
汪良彬有好生之德 儿子入朝为官
清朝有位叫汪良彬的先生,生活节俭,尤其喜好放生,每逢春社和自己的生日,定要买来生螺放入江中,见到别人捕到的鸟雀,也都买来放生。他还告诫弟子不要花钱为他祝寿,莫不如将钱用于救护生灵。弟子们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晚年,邻居家有头牛将要卖给屠户宰杀,但那牛忽然奔入汪家大门,跪在阶下。汪良彬当即将牛买下。看来,通灵性的牛也知道谁可以救命。
因为汪良彬有好生之德,他的儿子后来入朝为官,并成为朝廷栋梁。
父卖地救人 儿子贵为尚书
清朝中期的官员戴敦元,是浙江开化人。他的父亲年过五十岁都没有儿子,家中仅有三顷田地。
有一年,衢州河暴涨,淹死人无数,很多人流离失所。戴敦元的父亲就把地契抵押给富户,用卖地得的钱救活了许多人。等到水灾过去,戴家所剩田地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上天看到了戴父的仁心。第二年,戴父老年得子,即为戴敦元。戴敦元幼时就有异禀,五龄能写大字,书籍甫过目即成诵。去外祖父家,一个月就读完其家中所有书籍,十岁时人称之为“神童”。学政彭元瑞曾当面考较,他对答如流。彭元瑞感叹道:“子异日必为国器!”
十五岁那年,戴敦元中乡试。干隆五十五年,又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礼部主事等。嘉庆二十四年,出任广东高廉道。道光元年,擢江西按察使。其后由刑部主事累迁刑部尚书,专治刑狱。其为官清廉,所治狱案均合乎情理法令。他查看案卷如读书,过目不忘。如果有官员误引律条或枉法徇私,即予纠正,老吏惊服不敢欺骗。对于皇帝的询问,戴敦元常援引律例,百无一误,上下敬服。
戴敦元任官四十年,有诺必践,生活简朴,不善于经营,离世时仅遗几架书籍、几幅画、几间旧房、数亩薄田而已。侍郎程春海挽戴简恪公(敦元)云:“贵为尚书,俭若寒士,扬历四十年,其趋公忘寝食,忠矣;幼称神童,老推名宿,横览八千卷,独精算通天人,伟哉!”
而戴家有此子,亦是戴父仁心救人的福报啊。@*#
参考资料:
清‧梁恭辰《北东园笔录续编》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
《戒杀放生文图说》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