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五台山之谜:清凉胜地的秘密

2021年05月06日神秘现象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5月06日讯】大家好,我是扶摇 。
华夏神州,山水仙境,处处都有神佛显化、祥瑞灵应等古老的神迹存在。在中华北方的腹地,有一处瑰奇壮丽的山峦美景。它有着罕见的外形:五座主峰,耸立云端;峰顶夷平,犹如垒台。它更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的道场,与佛家文化结下深厚渊源,既是人间形胜,更是佛国圣地。
它就是名扬天下的五台山。这座大山位于山西忻州,地处太行山系的西北边缘,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的地带。从古到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无数高僧大德登上这座大山,表达对佛法的崇敬与信仰。与此同时,重重寺院、层层殿宇在山中林立,经过千百年发展,这里成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家圣地。
五台山有几大特点,比如最高处海拔三千多米,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峰如擎天巨指,环绕台怀盆地,形成开阔的马蹄形空间,与印度灵鹫山极为神似;山顶草甸葱郁、牛羊漫步,山间沟谷纵横、云海翻腾,堪称自然造化的桃源净土。而最神秘的地方,在于它的气候,哪怕盛夏七月,五台山的气温竟然和东北大兴安岭相近。因而,五台山自古以来也是备受世人推崇的避暑胜地。
五台山有多冷
其实,五台山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清凉山。古时候有关五台山的各类山志,大多以“清凉山”名之,可见清爽宜人之感,早已是五台山的印记和标志。如今的东台“望海峰”上,仍矗立着一座铭刻“清凉胜地”的牌坊。它彷彿一扇大门,将人们引入大菩萨的清凉世界。
由于地势高峻,山地温度普遍较低,为何五台山独以清凉着称?唐朝的澄观大师在《华严经疏》中说:“以岁积坚水,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寥寥数笔刻画出凉之意境。
晚明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在皇历八月初秋时节,游历五台山,以日记形式记录了所见所闻。初六那天,徐霞客攀登南台“锦绣峰”,就遇到了酷似塞外的凛冽天气。他写道:“风怒起,滴水皆冰。风止日出,如火珠涌吐翠叶中。”
初七,徐霞客游览北台“叶斗峰”,更在壁立的崖面见识了银装素裹的奇景。“从台北直下者四里,阴崖悬冰数百丈,曰‘万年冰’。⋯⋯初寒无几,台间冰雪,种种而是。闻雪下于七月二十七日,正余出都时也。”他更记录下“七月飞雪”的奇闻。
而今天,五台山依然“高冷”。一年中的平均气温只有零下4°C,最热的西历七、八月份也仅仅接近10°C,冬天的温度更不必说。据说游客在夏季游览五台山,晚上在山顶住宿都要开暖气;地质学家在深山考察时,也要穿着御寒的棉衣。这样的五台山,岂止是清凉,几乎是清冷了。
不过“清凉”一词,在佛教中有着特殊寓意。佛经认为,人世间的烦恼如同热毒,由繁多的欲望和杂念交织而成。修习佛法,可以解除烦恼,使人如入清凉世界。佛法将人身体上的凉感引申为心理上对欲念的超脱境界,这样的比喻的确是精妙传神。因而,清凉是与烦恼相对的,反映的是修行人悦乐、清净、超脱的心性和修为。清凉山这个名字,代表五台山再恰当不过。
清凉石的秘密
作为参禅礼佛的圣地,五台山不乏名胜古迹,而它清凉的奥秘,还要从一块石头说起。从南台山麓往西北约20千米处,有一座清凉谷,其尽头坐落着一座幽丽如画的千年古庙清凉寺。山寺大殿后有一块天然巨石,名曰“清凉石”,堪称五台山镇山之宝。它上方平整,下方凹陷,长约5米、宽2.5米、高2米,整体造型彷彿一枚硕大的灵芝。
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文殊菩萨的神迹故事。在很久以前,五台山气候恶劣,夏季酷热,冬季严寒,终年黄沙滚滚,飞禽走兽都无法在此生存,附近的百姓更是饱受煎熬。文殊菩萨慈悲为怀,发愿救度生灵,前往东海龙宫,欲借一块宝石,焕发五台山的生机。
于是,文殊菩萨变成一个化缘的老和尚,来到龙宫,向龙王借一块宫门口的石头,以改善五台山的气候,造福人间。龙王面露难色,原来那块石头叫“歇龙石”。每当龙王五子行云布雨归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一旦躺卧石上,便可迅速恢复精神,所以这是龙王和龙子最为珍爱的宝物。龙王不便直接拒绝,但想到石头重逾万斤,老和尚未必拿得动,就说:“这顽石也算不上什么宝物,却非常重,要是您有本事就把它带走吧。”
谁知,文殊菩萨神通广大,口念咒语,将巨石变得弹丸一般小巧,徐徐飞入菩萨衣袖之中。菩萨飘然而去,只剩下目瞪口呆的龙王,心中叫苦不迭。五龙子回宫后,得知歇龙石被文殊菩萨带走,气得暴跳如雷,风风火火飞向五台山,准备夺回宝石。五龙子年轻气盛,见到菩萨后傲慢无礼,菩萨便略施法术,将中台、北台之峰合拢,把它们夹在其中。龙子们动弹不得,只能挣扎着摆动龙尾。
只见龙尾扫过山体,巨石翻滚而下,成为今天人们传说的“龙翻石”;扫过峰顶,立刻削成一马平川的平台形状。最后,五龙子被文殊菩萨驯服。那块“歇龙石”,则被永远地安放在五台山上,灵气充溢山间。从此五台山一片清凉,雨水充沛;山顶碧草丰美,成为天然牧场;山间林木蓊郁,奇花异草缤纷多彩,处处生机盎然。五台山也正式有了“清凉山”之名,歇龙石也更名为“清凉石”。
神山缘何清凉
文殊菩萨安置清凉石的善举,功德无量。当今的地质学家也纷纷登上五台山,试图用“科学”方法一探究竟。经勘探发现,今天的“清凉石”主要成分是石英岩和片麻岩,曝晒于炎炎烈日下,依然触感冰寒,似乎具有一定的清凉属性。然而除此之外,清凉石并无其他特别之处。难道它真的可以决定一片山地的气候吗?
随着考察的深入,五台山更多的奇特之处,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首先是五台山的身世之谜。山区内,或散布于幽僻山谷,或镶嵌于陡峭崖壁,裸露出许多带有奇异花纹的岩石。那纹理像层层书页,又像重重水波,如浮雕般凸起,隐约透露出远古时代的讯息。经学者勘探,这是一种名为叠层石的生物化石,其花纹是史前最古老、最原始的藻类生物的生命痕迹。这些微小的生物,生活在大约30亿年前的海洋内。
而五台山岩体的寿命,约有25亿年之久。经过各种强大而复杂的地质作用,五台山从海底隆起,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核之一,也是世界上已知古老地层构成的最高山脉之一。那么在漫长的时间里,五台山又孕育了哪些自然奇观呢,它们和清凉气候是否有某种关联呢?
最显着的是地貌之奇,五台山多处体现了典型的冰缘地貌。最早描述古冰缘地现象的,出自徐霞客的游记:“余先趋台之南,登龙翻石,其地乱石数万,涌起峰头。”地质学家认为,龙翻石即“石海”,多发育于山顶夷平面或较山体较平缓的部位。而在五台山绿浪翻滚的崖壁上,还布满了纵向排列的碎石,如瀑布般飞流直下,这是另一种“石河”现象,多发育于冻土区的凹地或沟谷中,呈现缓慢蠕动状态。
除了壮观的碎石奇景,高峻挺拔的山体斜坡处,更突兀地出现大片隆起,如同凸面圆鼓。它们就是“冻胀丘”,又叫冰丘,属于冻土地貌,而在台顶的草甸上,随处可见碎石围成的凹坑,这也是冰缘地貌中的现象之一——“热融湖”。
以上这些现象,多是由于冻胀、热融、重力、风力等多重作用共同形成,大多出现在高纬度、海拔4至5千米以上的地区。然而,五台山地处北纬38°附近,台顶海拔最高也不过3千多米,却出现了高寒地带特有的地质风貌。
同时,五台山处于断块山地,山体内部布满大量裂隙,雨水和地下水在其中储存、流布,形成山泉涌出,最终在山区内构成密集的水系网络。清冽的甘泉静静流淌,所到之处也给人带来冰凉的体验。再加上来自大洋的暖湿气流与山林水气相结合,形成丰沛的降雨,以及云烟笼罩、五彩霞光等象征着祥瑞的天然景观。所谓地灵人杰,五台山果真是修行礼佛的最佳场所。
不过这些现象,的确为五台山增添许多凉爽之感,却无法成为清凉胜地的决定性因素。亿万年来,大自然似乎用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量,缔造了五台山的清寒气候。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本身蕴藏着诸多科学难以解释的谜团,其清凉的真相,已经超越我们所处的物质空间。或许,东海奇石的超凡力量,文殊菩萨的慈悲法力,正在默默守护这片传奇的神山。
《未解之谜》,我是扶摇,我们下次见。
【未解之谜】节目组制作
欢迎订阅Youmaker频道:https://www.youmaker.com/c/UnsolvedMystery 订阅频道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vQZ1p_-AXgAWiyHhE7CxQ 订阅未解之谜telegram群组:https://t.me/wjzmchannel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