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中可享受大福报的人 为何下场凄凉?

2021年10月28日社会奇闻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8日讯】人在迷中,不是都那样心正行为正,会有被贪欲、情欲所迷犯下过错,从而造业损福的。诸事在冥冥中均有因果存在,任何人都逃避不了,即使是命中注定有很大福报的,也会因为作恶造业而被削去福分。
清代的汪道鼎在《坐花志果》里,记载了一则书生余某被削籍的故事。
书生余某,是浙江鄞县人。出生时,满屋异香,霞光照天。当晚他的外祖父,梦见自己进了文昌宫,见文昌帝君亲自送一位身材魁伟的男子走出殿阁,前有旌旗仪仗开路,后有节幢长队护拥,真是威仪万方,十分气派!旁边一位绿衣吏,拿着一本簿子,瞟了一眼老先生,说:“这是一位星君下凡,就是你的外孙。”把手中的黄色簿子给老先生看,翻到第一页,上面大字写着姓名,下面开列了官品等位,小字注写了一页多。九岁入学馆,十七岁中解元,接着登进士,廷试第一中状元。历任清贵之职,作官遍及京城和外省,最后升任宰相,赐爵上公,文治武功,勋业彪炳。还没有看完,被家人叫醒,原来是女婿家派人来报,生了个儿子。天亮以后,去婿家探视,各自叙说遇到的奇异现象,都感惊喜,肯定这孩子将来会成国家之栋梁!”
这孩子从小就相貌不凡,稍长,聪颖绝伦,读书一目十行,七岁能写文章,九岁入县庠(学馆),一时被称为神童。恰在此时,他舅父以进士身份被外放,去广东作县令,就把他带去了。在广东住了几年,当时他已十七岁,博学丰才,见过他的人,都赞不绝口。他舅父的两个儿子,与他同学,跟他相比,差得可远了。
恰好当年逢秋试,舅父因为两个儿子学业未成,准备让他们等下一次科考,想让余生和两个儿子到时一同回老家。当舅父正犹豫、尚未做出最后决定期间,一天夜里,舅父梦见关帝召去,指示说:“余生不归,浙江省今年就没有解元了。你让他快点回老家。”醒来后,就赶忙为外甥准备好行装,催他快些回去,并多给他路费。
很以自己风雅而自得的余生,非常喜欢眠花宿柳,一路挥金如土,刚过大庾岭,就花光了钱。路过江西一县,该县县令正是舅父之同年学友,一向很器重余生。
余生就前去拜见,县令对他特别优宠,并把他推荐给一学馆任教。然而,该馆的馆主却是一个狡猾之人。当时县里有一富家妇人,怀孕未产,丈夫已故。族中人想要夺取她的财产,遂诬陷她因奸受孕,并一状告到官府去。学馆馆主就是提出这一谋略的人。不过,因为县令明辨是非,眼见族人就要败诉了。馆主见到余生是县令的座上客,就用巨款贿赂他,央求他想办法挽救败局。
正缺钱用的余生,就巧言对县令说:“这女人秽声四着,全县都知道,而明公初次审讯,极力保全其名节,大家都以为您得了妇人的钱,有意袒护她。我有愧得到你的厚爱,也知您素来廉正,不忍看到您被下面吏役所蒙蔽,而蒙受不洁之名,所以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您!”县令被他言辞所感,立即召集双方,把前所断决之案,全部推翻,判决将妇人休回娘家,并命令该户族人另立继承人。族人遂把家财全部瓜分,并另送余生一千金。当余生动身起程时,被赶回家去的寡妇,正好自缢离世了。
余生一路来到衢州,州知府也是余生舅父的同年学友,很器重余生,也为他在外谋一教师之席。该郡有一富家之妇,新近守寡。有遗腹子,族人诬蔑是她抱养外姓之儿,控告到县上,尚未判决,族人又说她乱了宗脉,提出控告。郡守不大听信族人的指控。余生又收受了族人的贿赂,而巧言粉饰,面呈郡守,郡守也被他迷惑,判决废除妇人儿子的继承权,以族人之子为继承人。
余生两次得逞,获大笔赂金,颇觉得意。考试完毕,竟榜上无名。回到家里,更加肆无忌惮,专门从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刀笔生涯,构思既巧妙,文章又雄辩,海市蜃楼,随意起灭,遭他祸害的人很多。而每次科试,次次败北。到了四十岁,还只是一领青衫的秀才。后来舅父下任回家,听说余生恶行,非常生气,把他关在家里,不准外出。
一夜,舅父梦游城隍庙,见二位差吏坐在廊下。一吏说:“那姓余的,二十年来,屡次科考屡次除名,是为什么?”另一人笑着说:“今科考试,又因某事被除名了!幸亏他舅父代他办了那件事,还能活命。”舅感到很惊讶,上前打了一躬,问其中原委。
那名差吏就将一本簿子递过来,他翻开一看,第一页上就是余生的姓名,所列官品也和老太爷以前所见相同,只是下面开列了恶行条款,累累难数,几乎把前列福禄,抵销殆尽。还剩一项好事,又见注明,已被清明日所作之恶事削去,大概是他清明节扫墓时所为。余生的寿命,也像差吏所说。
舅父醒来,急忙把余生叫到床前,把他所作恶事,一件件数落出来,并把梦中所见告诉他。余生涕泣服罪,从此稍有收敛。二十多年后,仍以秀才命终。蒋一亭君在宁波设馆教书时,曾亲眼见过这个人,此人额角广阔丰满,方面长髯,不像是一辈子老死于一领青衫的秀才。
古人记载的这一则传统文化故事,能告诉读者:人在世间正统文化的教育下,力行善事,多积德,会使福者更有福;命里穷或命里注定有灾难的,会因为积德而改变命运。今天的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采用的办法都是注重身外之物的培养与强化,忘却了多行善事积德的古训,所以苦恼多,烦恼多,不如意事也多,苦中挣扎看不到希望与前途。
虽然说人的命运往往是很难改变的,但并非完全不可更改。历代就有一些专行大善或大恶之人,改变了自己运势的。古语中的“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不也老早就告诉我们秉持善念或恶念的最大差异在哪里了吗?!既有如此多前例在,我们岂能再无视行善积德这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呢?!
(转自看中国/责任编辑:李乐真)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