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2月01日讯】电影《梅艳芳》在香港和大陆上映票房大卖,短短两周票房已破亿。这部纪念香港知名女艺人梅艳芳的传记影片,隐藏了她生平的一些感人事迹,勾起许多香港人的回忆,成为热门话题。
梅艳芳是香港80到90年代最红的巨星之一,有“乐坛大姐大”之称,获奖无数,可惜在2003年因病早逝,年仅40岁。
电影《梅艳芳》由梁乐民执导、王丹妮、古天乐、杨千嬅等人主演,影片回顾了梅艳芳的传奇人生,于11月12日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同步上映,截至11月30日,影片总票房突破1亿人民币。
《梅艳芳》在香港票房破4000万港元,登上香港史上最卖座华语片第35位,也是近5年来票房最高的港产片,而且票房还在持续上升。
电影《梅艳芳》预告截图。
梅艳芳从底层歌女到香港娱乐圈巨星,是香港人靠自己努力拼搏成功的典范之一。梅艳芳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年仅4岁就到歌舞厅卖唱。19岁的她参加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获得冠军,从此正式步入娱乐圈。
梅艳芳留下许多经典歌曲、电影,是许多香港人的成长回忆,也见证了香港那个最为自由繁华的时代。《梅艳芳》在香港大卖,体现香港人对梅艳芳的热爱和怀念,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那个令港人引以为豪的黄金年代的无限追思。
然而,在《港版国安法》和中共的严厉审查下,影片中留下了一些遗憾,隐藏了梅艳芳生平最为人尊崇的一些感人事迹,但却勾起无数香港人的回忆,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梅艳芳声援六四 拒演《阮玲玉》
1989年5月,中国大陆爆发一场学生民主抗争运动,引发国际舆论关注。当时香港、台湾演艺界举办了“民主歌声献中华”筹款义唱活动,邓丽君、梅艳芳、张学友、黄耀明、陈百强、Beyond、沈殿霞、周华健等100多名艺人参加义演,筹得超过1000万港元善款,支援中国抗争学生。然而,同年6月4日,中共政府出动军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血腥镇压抗争学生,这场“六四天安门屠杀”震惊世界。
当时梅艳芳不遗馀力地声援学生,反对中共镇压,她从此拒绝到中国大陆演唱、拍戏,并谢绝了原本为她量身制作的电影《阮玲玉》。
1990年,梅艳芳在个人演唱会上,身穿一袭红色礼服,翻唱歌曲《血染的风采》。她的演唱改变了歌词的内涵,以此致敬在六四运动中献出生命的学生。
梅艳芳参与“黄雀行动” 秘密营救学生
六四事件之后,许多参加抗争的学生遭到中共追捕,当时前香港支联会主席司徒华等一群香港人,低调地发起一个秘密营救六四学生的“黄雀行动”,营救了数百名学生,至少15名遭当局追捕的学生领袖成功获得营救,前往海外。司徒华在回忆录《大江东去》一书中披露了一个秘密,他说梅艳芳对黄雀行动是“有情有义、出钱出力”。梅艳芳不但拒绝到中国大陆演唱、拍戏,还专程飞到美国、加拿大等地义演筹款,筹募的款项用来帮助六四民运人士。但梅艳芳自己从来没有对外提起这些义举。
梅艳芳爱徒何韵诗被封杀
另外,在电影《梅艳芳》中,她的爱徒何韵诗也被消失了。何韵诗同梅艳芳一样,积极投身民主抗争运动。2014年的香港雨伞运动和2019年的反送中运动中,都有何韵诗的抗争身影。她也因此遭到中共封杀,无法到大陆演唱,她的歌曲也被下架。《十字路口》主持人唐浩表示,梅艳芳对许多香港人来说,她不但是一名演艺圈的时代巨星,同时也是八九十年代香港精神的象征,象征着当时香港人崇尚自由、民主、人权,以及有勇气对抗不公义、有勇气反对中共暴政的正义精神。
“很多观众明知电影残缺,依然前往捧场,为自己脑中的梅艳芳与八九十年代记忆流泪。你竟难以评价这是缅怀一位艺人,还是祭奠一种只能停留在脑海的回忆。”香港资深文化记者郑侑安撰文说。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范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