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5月14日讯】疫情封控措施重创中国经济,中共总理李克强半个月来三度喊话“稳就业”。同时,党媒重提毛泽东时代的“上山下乡”,要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有分析指,这反映中国就业形势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
分析:中国就业面临二大挑战
李克强在5月11日召开的中共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这是李克强在半个月来第三次强调“稳就业”。5月7日,他在“全国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警告,中国的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政府各部门要推进企业“复工达产”,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挺过难关“留住岗位”。
同时, 李克强还要求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
在此之前,李克强在4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
香港《明报》引述分析说,李克强在半个月内三度提及“稳就业”,可见中国就业形势面临挑战不容小觑。
分析认为,中国就业问题面临二大挑战:一方面,世纪疫情与俄乌局势进一步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预计达1076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失业率3月份攀升至5.8%,是2020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官方数据被认为严重缩水,实际情况可能更糟。
《纽约时报》5月6日报导说,受中共封锁防疫措施冲击最大的两个族群是人口约2.8亿的农民工,以及即将踏出校门的1100万大学生。
中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4月19日在一次会议上说,今年高校毕业生面临多重就业压力,困难程度甚至超过2020年。
中共重提“上山下乡”
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导县域经济发展。业内人士称,发展县域经济可推动基层就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引导城市人才回流,从而帮助分散就业压力。然而,号召城市青年到农村,使人联想到毛泽东时代的“上山下乡”运动。50年代,中共为解决就业问题,强制青年一代到农村生活工作。当年中共党媒曾明确提出:“上山下乡”是一种“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的一年”。党媒《人民日报》再提“上山下乡”,要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5月4日,《人民日报》在其头版发表文章《新时代,总书记这样寄望青年》。文中提到:“半个多世纪前的建设时期,1955年8月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奔向北大荒。时隔一个甲子,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黑土地上,在全国的‘大粮仓’里举目远眺······他仔细倾听那些波澜壮阔的拓荒故事。”
文章里还出现“为解粮食严重短缺,一个甲子三代垦荒人北上创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辈子留在沙漠”等语句。
专家:封城措施拖垮中国经济
中共持续的封城措施使经济遭受重创。5月5日,中国财新传媒和研究公司Markit公布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4月跌至36.2,比3月大降5.8个百分点;另外,4月综合PMI从3月的43.9降至37.2,下跌6.7个百分点,两项指数均创2020年3月以来的新低。对此,台湾总体经济学家吴嘉隆对美国之音表示,两大PMI指数均降至近年新低,且双双跌破50%的荣枯线,代表中国经济已遭“重创”。
他认为,中国经济受到就业、出口、民间投资、房地产和债务违约“五大危机”的综合打击,未来恐持续萧条。
鉴于中共的防疫政策重创经济,英商巴克莱银行、国际信评机构惠誉及野村(Nomura)等国际投资银行多已下调中国今年GDP估值。其中,野村下修至3.9%,远低于中共设定的5.5%目标。
美国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告诉美国之音,若疫情恶化,导致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四个一线城市都遭到封控,必然拖垮中国经济。
但他认为,即便经济崩盘,中共也不会轻易松绑管制,相反地,还可能重回毛泽东时代计划经济的老路。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