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5月18日讯】中国上海市封城超过一个半月后,终于宣布开始逐步“复工复商复市”。然而,从民间渠道传出的资讯显示,由于公交系统尚处于停摆状态,加上官方还有诸多限制,“复工”的企业困难重重,大多数铺店也不打算“复商”。当地人称,大家仍活在“随时会封”的恐惧里 。
5月16日是上海市官方宣布“分阶段恢复商业及市场运作”的首日。按计划,首批“重点企业”将采取“工作区域闭环管理”的方式复工;大型超市、菜市场、各种餐饮店及理发店等涉及民生基本需求的店铺也允许恢复营业。
不过,被圈禁了一个多月的上海人终于走出家门后却发现,全市的公交系统并未恢复运营,想要去稍远一点的地方仍然举步维艰。官方解释称,按计划,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将从5月22日起“有条件逐步恢复运营”。
此外,上海还有的区域仍然处于被封禁的状态,居民们仍然走不出自己的小区。
(网络截图)
上海居民陈先生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他所生活的区域仍未“解封”,许多店铺只准营业3至4个小时。他说:“有些是作秀的,每一个区政府都为了政绩,上面要求复工复市,他们可以装样子,来拍摄电视的时候,弄几家出来就像是演戏。”
微信公众号“灰鸽叔叔”5月16日发表的《“复工复商”的真实答案》一文,则通过讲述自己和友人的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揭示了上海市当前“复工复商”的真实现状。
根据这篇文章披露,作者的一位朋友是上海市首批覆工的工业类企业的员工,而这位朋友告诉他,“重点”在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而且复工的限制非常严格。官方所说的“工作区域闭环管理”,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在单位”和“在家”是二选一的,你要去上班,那就不能回家。如果单位里没有食堂和宿舍,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要照顾,“‘复工’实际上是一件很不友好的事情”。
至于上海市“复商”的情况就更加不妙。文章称,“先别看到新闻就‘恭喜恭喜’,问问具体的上海人,他们会给出更真实的答案。”
据此文介绍,5月15日下午,不少大型商场发短讯询问各家店长,“如果商场明后天开业,能否回商场正常开业”,不料各店长的回覆差不多都是否定。
(微信截图)
文章表示,并不是各位店家都“不想复工”,而是各种限制和不确定因素导致他们真的“复不出来”。文中写道,“大家不可能都带着七天的内裤睡到店里,也很难从社区拿到通行证。就算硬着头皮开了店,没有顾客,只能加速倒闭。”
谈到“复业”会否很快“报复性反弹”的问题,文章表示,许多的需求是无法挽回的。
例如:对许多企业来说,第一季度是一个年单的执行季,“没了就是没了,对应的业务早就拨到了其它城市的企业里”。
再比如:作者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乙方,在疫情期间只能把业务规模尽量缩小,但像“带你去旅游”这样的项目“都黄了”,要复业,还得重新立项,“原本的需求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还有的公司,“法人被封在家里,公章封在公司里,甲方不知道该怎么办,乙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文章抱怨,最严重的是,自认为在业务上和“失信” 这两个字绝缘的自己,经历这场疫情封控后却被“扎扎实实地被打上了‘失信’的烙印”。
由于相信官方的通告,此文的作者比照着官方的各种防控通知与外地的合作伙伴安排业务计划,“两天后就可以了”、“五天后就可以了”、“快递下周一就能发来”,结果官方的安排统统没有兑现,作者自己则被合作伙伴埋怨“说话不算数”,最后的结果就是“那我们只能把这个业务给其它公司了”。
还有公司正进行招投标时因疫情被封控,投标材料被锁在办公室拿不出来,结果被外地“截胡”,涉及金额高达一个多亿;至于那些生物科研企业,实验室培养皿里的材料全废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心血化为乌有······
文章还提到,政府出台的补贴政策“杯水车薪”,连营收都无法实现,政府的税收优惠就不起什么作用;而且再低息的贷款也要还,“没把握还,当然也不敢借”;至于所谓“租金免交”的政策,则仅限于“租赁国企物业”的商家,到底有多少企业租在国企里不得而知,“反正我的肯定不是”。
文章说,更让人担忧的是,即便“恢复”之后,大家依然会活在“随时会封”的恐惧里,“你永远不知道它(病毒)什么时候会卷土重来”。
(责任编辑: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