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2月21日讯】今天是黄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有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预示一年好兆头。”关于龙抬头,民间还有一个“金豆开花”的传说,人们还有吃和龙有关的食物。
二月二 龙抬头
在《说文解字》中,龙被解释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据说,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中的惊蛰,这时经过一冬睡眠的龙会被隆隆的春雷惊醒,抬头飞起。因此,有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天,古人会到江河水畔去祭龙神。《左传》中说桓公五年:“龙现而雩”,说惊蛰以后龙将出现时要举行祈求降雨的祭祀。
《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记载:“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因此,人们把这天称为春龙节、龙头节或青龙节。
“龙抬头”也是春耕开启的标志,人们看见苍龙星上升,便开始了一年的辛勤劳作。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梯田资料图。(pixabay.com)
“龙抬头”和天象有关
中国古代的祥瑞神兽众多,为什么用“龙抬头”来指代“二月二”?这就和天象有关系了。古人将天空中可见的星象,分为二十八个星座,俗称二十八宿,又将它们按照东、南、西、北四方,划分为四组,即“四象”: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东方苍龙七个星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其中角宿象征龙的头角,亢宿是龙的颈,氐宿是龙的胸,房宿是龙的腹,心宿是龙的心,尾宿、箕宿是龙的尾巴。
在每年的冬季,这苍龙七宿都会隐没在地平线之下。直到二月初的黄昏时刻,“龙角星”在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金豆开花”的传说
关于龙抬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由于女皇武则天称帝,玉帝曾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导致人间饥荒严重,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而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大山之下,并立碑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感恩龙王而想拯救他,便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直至在来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准备播种时,突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
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同时供上“开花的金豆”。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爆玉米花资料图。(Rich Fury/Getty Images for HBO)
二月二 吃“龙”食
从此以后,民间就有了二月二这一天爆玉米花的习俗,同时念道:“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除了爆玉米花外,人们会在这个节日里,吃和龙有关的食品。如:吃面条叫吃“龙须”,又细又长的面条看上去和龙须非常相似,所以,在坊间吃龙须面又被称为“扶龙须”,代表着对龙王的敬意。
还有,吃水饺叫吃“龙耳”,饺子的形状很像龙的耳朵,所以饺子也经常被人称为“娇耳”,二月二这一天又被称为“龙耳”。不过饺子馅也有讲究,最好是有菜有肉,预示着“有财有肉”。
吃春饼叫吃“龙鳞”,春饼薄到透亮又很圆、个个巴掌大,从远处看就像一片一片的龙鳞,所以吃春饼美其名曰“咬龙鳞”。
还有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都是寓意沾龙气、沾福气。不过,这天要求女人不能动针线,因“恐伤龙目”。
二月二吃春卷。(视频截图)
民间还有说法,在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寓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此外,相传二月二也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二月二,春回大地,万物复甦。万物结束冬眠,昂首挺胸、扬眉吐气,故自古以来,人们也把二月二这天,作为祈福纳新、转运开运的吉日。人们还会携带酒肴来到郊外游春、踏青或放风筝。
(责任编辑: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