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校“心理救援”行政化 干预成监视

2023年04月14日社会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4月15日讯】4月12日,大陆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发表文章《大学“心理干预”系统,为何越来越像“心理监视”系统》,文章分析了中国当前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救援”行政化,变成了“心理监视”。
文章指出,当前,中国高校的心理健康干预系统建设越来越全,但在一些大学生眼里,这个本意是“帮助”的系统,却越来越像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这双“眼睛”涵盖了“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的四层“预警系统”。
从入学的“心理健康筛查”开始,整个系统就慢慢展开,编织成一张透明的网,渗透进校园生活里,覆盖住每一名学生。被“筛查”出有异常状况的学生,会被辅导员或是班委“关注”。辅导员会建议学生前往学校的“心理谘询室”或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来做针对性的谘询等。在危机情况下,某些学校的心理谘询室也有权力将事情绕过学生,直接“上报”至辅导员、年级指导员甚至是家长。
文章说,有的学生发现,开学做的心理健康筛查量表,让自己成为辅导员眼中的“重点观察对象”;有人暴露出心理疾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叫家长”;还有人因为一时冲动在社交媒体上流露“自杀倾向”,会被学校保卫处轮番上门询问,“要么休学,要么陪读”等等。
这套系统,让学生安全感越来越缺失。甚至有学生问:在这个学校里,是心理问题需要被解决,还是有心理问题的人要被解决?
文章分析,现在中国高校的“心理干预”系统大多数演变自上世纪80年代的“德育体系”,无法摆脱“行政化”的束缚。调查显示,高校中有84%的心理谘询机构挂靠在学工部(处)等部门,11%挂靠在院系,5%在思想政治教研室。
文章引用一位高校心理健康系统中的负责人员话说,“学校不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帮助学生度过校内生活”,“只要确认这个人不出事,危机就解除了”。
文章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女孩因为心理抑郁被同学告知了学校的心理谘询室,学校的心理谘询室将事情告诉了保卫处,保卫处立即把女孩的情况报告给了学办主任,学办主任又通知了辅导员。第二天早上,辅导员不仅跟女孩室友“核实情况”,同时还联系了女孩的家长。辅导员把学校的条例列出来,告诉家长不建议让女孩继续上学,女孩说,“让我出去就医,如果就医后需要住院就住院,不需要住院就建议休学。” 女孩受到了各方的压力,非常绝望。后经与学校协商,女孩通过“家长陪读”的方式继续留在学校里上学。
文章说,高校的“心理干预”粗暴,保密形式化,不注重隐私保护,这种心理支持系统,在学生眼中,变成了一套“检查”系统。
文章引用了某大学心理委员刘天的话说,高校心理健康干预流程实际操作上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干预流程的目地主要是为了不让学生在在读期间出事,进而影响学校。所以有些学校不太注重学生隐私。
某高校辅导员说,辅导员只是发现问题上报,至于后续心理谘询室如何干预,“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反正你只要留过你做工作的记录,比如谈话记录等,就不会追你的责”。
文章认为,被行政化了的高校“心理救援”,使得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干预流程,就像一栋打错了地基的房子,“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规避风险,而不是给予帮助与支持”。它把学生们圈在高校里,企图将学生的一切掌控在手中,防止意外发生,但并没有想过要将墙上的漏洞补上。
在大陆微博平台,很多网友分享自己在大学的类似经历,“大一认真填了之后被叫走谈话,之后再也不填真的了”,“曾经学校的心理测评我如实填了,被辅导员约谈让我休学,我绞尽脑汁语言对战几个小时才给应付过去。浪费时间还耽误事,后来全都瞎填了,这么搞谁敢真填啊”,“我就是认真如实填了,然后辅导员天天信息轰炸我今天有没有事情心情咋样会不会想死(就直接这样问),我不回信息就电话轰炸,还告到我家长那里去。。。。我恨死她了”,“我入学的时候,也做过心理评估,结果没通过,辅导员把一群没过的人叫到一起挨个问话,问我为什么这里要选这个答案?我很无语,只能说选错了,然后她又随便说了两句,就让我们回去了,学校里的心理辅导就是这样简单粗暴。”
大陆高校“心理救援”行政化 干预成监视
(网络截图)
还有网友评论,“‘别死我手里’是处理一切危机的逻辑”,“不解决问题解决人,老传统了”,“这不就是当下的社会缩影么,各方面都是这种骚操作,只对上负责的官本位思想作祟”,“这个和过度防疫的底层逻辑一致”,“这件事充分说明,学校根本就不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隐私当回事,他们更关心是不是给学校带来什么影响或损失;这跟变相校园暴力无本质区别。”
(记者李郦综合报导/责任编辑:徐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