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带一路”3年增785亿美元坏帐

2023年04月17日财经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4月17日讯】中共“一带一路”(BRI)倡议的不良贷款激增,据经济研究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统计,过去3年里参与国无法偿还的款项累计超过780亿美元,这表明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共的金融重担。
《金融时报》在报导(链接)中引述了荣鼎集团的数据指出,从2020年到今年3月底,中国机构向世界各地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和其他基础设施提供的BRI贷款中,有785亿美元的借款无法收回。
这个金额是过往同期的4倍多。据荣鼎集团此前的统计,在2017年至2019年底的3年间,BRI有170亿美元的借款变成坏帐。
美国威廉玛丽学院AidData研究实验室主任布拉德·帕克斯(Brad Parks)表示,没有关于BRI贷款总规模的官方数字,但据信其总额“大约是1万亿美元”。
过去10年里,中共通过“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扩大全球影响力,向亚非欧国家提供巨额贷款,使许多国家掉进债务陷阱。随着难以求偿的情况不断增加,专家认为,中共近年来为了“救自己的银行”,又加紧向这些国家提供紧急纾困贷款。
据世界银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AidData和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撰写的一份报告(链接),在2019年至2021年底,这种纾困贷款的总值达到1,040亿美元。
相比之下,从2000年至2021年底之间,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纾困贷款总额为2,400亿美元。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报告作者之一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对路透社说,“北京最终是想救自己的银行”,“这就是为何它进入了国际纾困贷款高风险业务”。
由于全球增长放缓、利率上升和发展中国家创纪录的高债务水平,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参与国被推到了破产的边缘。
帕克斯说:“坦白地说,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开始。中国的银行有意确保他们最大的海外借款人有足够的资金,以继续偿还他们的基础设施项目债务。”
“因此,只要其最大的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中国政府可能就会推动紧急贷款业务。”他说。
《金融时报》指出,虽然与2020年和2021年疫情高峰相比,2022年一带一路的不良贷款率已放缓。但专家表示,这并不表明贷款基本质量有所改善。
“远非如此”,荣鼎资深分析师马修·明吉(Matthew Mingey)说,“虽然中国贷款的一些主要接受者,如巴基斯坦,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双边救助下成功地坚持了下来,但BRI的裂缝正在扩大。”
中共纾困金要价不菲。该研究报告说,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利率为5%,相比之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救援贷款利率为2%。
而且大多数贷款都提供给被认为对中共银行业更重要的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几乎没有得到新的资金,仅提供债务重组。
分析人士表示,他们预计北京不会暂停BRI,因为这个项目与中共全球声誉及习近平本人形象息息相关。
不过,“卡内基中国”(Carnegie China)非驻所学者龚雪(Xue Gong)预测,随着中共当局聚焦发展本土技术,以及国内公共资金不足,用于BRI的资金将会减少。
龚雪说:“不可能为了BRI,大规模向国企提供现金。”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