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6月02日讯】“六四”血案34周年前夕,香港舞台剧《5月35日》在台北演出。该剧描述了天安大屠杀的真实故事,一位“天安门母亲”临终前呐喊,要前往天安门广场大哭一场,公开悼念爱子。
《5月35日》遭香港禁演 在台北演出
自6月2日起,讲述六四受难者家属的舞台剧《5月35日》将在台北演出6场。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一场大屠杀后,“六四”这一日期就成了中共当局的禁忌词。为了避开中共审查,网民习惯把6月4日说成是5月35日。舞台剧《5月35日》的名称由此而来,用一个不存在的日期,追悼那场在中国不能说的悲剧。
剧中讲述了一对住在北京的老夫妇,他们的独子哲哲死于六四屠杀,但30多年来他们不敢公开悼念死去的儿子。
然而,当这位“天安门母亲”发现自己罹患癌症后,不顾一切也要前往天安门广场公开悼念爱子。老母亲在临终前呐喊:“我们就来个光明正大的纪念,冲击这条不正常的底线。”
老母亲在去世前,为丈夫准备好一切,然后她指着一道门说,我想打开这扇门,把所有跟儿子有关的东西都看一遍。
“然后我要去广场,没错,就是你(丈夫)最害怕的,我们去广场,我要好好哭一场。”老太太声嘶力竭地哭了。
剧中老父亲的弟弟在中共政府部门工作,多年来因害怕触怒当局,连累弟弟,老父亲将丧子之痛埋藏在心里。但是为了替妻子完成最后心愿,老父亲下定决心,去天安门广场哀悼儿子。
这些剧情真实呈现了“天安门母亲”34年来的悲痛处境:她们痛失爱子,但每年的6月4日,只能在中共便衣人员的严密监控下,在北京万安公墓集体祭祀,因为每一个逝去的学生都成了中共治理下的禁忌词。所有“天安门母亲”的共同期盼,就是重回天安门广场,为她们的孩子公开举行一场有尊严的祭奠。
《5月35日》一剧于2019年在香港首演,当时香港爆发了反送中抗争运动。该据场场叫好叫座,曾荣获第29届香港舞台剧奖(Hong Kong Drama Awards)最佳导演、最佳剧本等多项奖座,但却遭到中共的打压与噤声,首演也成了最后一次演出。
现在的香港已经没有悼念六四的空间,不仅六四相关书籍被下架,年年主办六四活动的“香港市民支持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简称支联会)”也被取缔,支联会主席何俊仁等人则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身陷囹圄。
中共如何令14亿人患“六四失忆症”
由于中共掩盖打压,对国内民众进行洗脑宣传,现在很多中国人不知道六四真相。6月1日,吴仁华、郑旭光两名六四亲历者在《亚洲很想聊》节目中,讲述了当年那场血腥镇压的情景。前中国政法大学助理研究员吴仁华说:“6月4日清晨6点多,随学生撤离,经过西长安街、六部口。中南海大门、新华门附近,三辆戒严部队坦克从背后高速追压学生队伍,来不及避难学生受伤、死亡,11人死,受伤更多,其中有5具死难者学生遗体被送到我任职的中国政法大学。”
“当天上午10点左右,一进校门,看到教学大楼一排课桌上放着五具死难者遗体,课桌上、地面都是一漥洼的鲜血。我和天安门广场的青年教师刘苏里长跪在五具遗体前痛哭,默念永不遗忘。”
吴仁华研究出版了《六四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六四屠杀内幕解密》《六四事件全程实录上、下》三本书。他说:“我花了无数时间,破解各部队番号、代号,搜集相关官兵聊天记录,赫然发现戒严部队人数25万,19支部队,其中有14个陆军集团军,非常惊人的规模。”
郑旭光是八九民运重要领导成员,六四之后被官方通缉判刑两年。他说,六四大屠杀后,各单位全面清查,所有人必须交代:“你是否上街了?你知道有其他人什么情况?你是什么情况?戒严前你怎么做?戒严后你怎么做?六四开枪后你怎么做 ?”
郑旭光表示,在中共高压下,“相信很多人都说不记得、没有看过,得过且过,就算解脱、合格过关”。
吴仁华也提到,曾有中国学生通过网络翻墙看他的书,了解真相后去问母亲,母亲却谎称没这事。学生追问母亲,“八九”时不是在北京读大学,怎么会什么都不知道?母亲才被迫承认。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