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8月07日讯】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下滑,通货紧缩、资本外逃等讯息不断传出,对此,中共官方向国内经济专家发出警告,要求他们避免发表与中国经济相关的负面言论。
多名中国经济专家近日对《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表示,中共监管机构、雇主甚至国内媒体通知他们,避免对于中国经济通货紧缩、资本外逃等议题发表负面言论。(相关链接)
这些被警告的专家包括业界分析师、智库人员、大学研究人员等。《金融时报》6日引述专家的话说,为了增强公众信心,“监管机构不想听到公众对经济的负面评论,”一名央行顾问表示。“他们希望我们从积极的角度解读坏消息”。
报导说,一系列令人失望的中国经济数据,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一名分析师说,经济研究专业人士的自我审查正在日益加强,投资者在难以获得可靠数据的市场上往往依赖这些专业人士,这凸显了北京对于讯息流动的控制加大。
位于香港的东方资本(Orient Capital Research)董事总经理柯里尔(Andrew Collier)说,任何国家都会担心经济放缓,中共喜欢在世界面前摆出勇敢面孔,而且领导层特别注重形象(面子),“将这3个因素放在一起,就会导致经济非常不透明”。
从去年10月开始至今年6月,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连续9个月呈现负成长;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前三个月仅增长 0.8%。上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承认经济复甦正在取得“曲折的进展”。但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恐怕已经陷入通货紧缩。
花旗集团经济学家表示,由于消费者需求疲软,扣除波动性食品和能源成本后的核心商品价格已经进入“通货紧缩区”。中共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日前则说,通货紧缩在中国不存在,也不会存在。
《金融时报》引述上海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经济学家表示,当地电视媒体已明确告知,只能容忍正面评论。这名经济学家说,去年谈论通货紧缩或其它经济风险没有问题,但是,“现在这样的评论根本不会出现在电视上,即使是预先录制的采访”。
有分析师指出,北京当局对于负面评论加强控制,以图提振市场信心。但目前来看,当局明显信心不足。
报导提到,尽管中共官方要求避免谈论敏感话题,或改采用委婉说法,例如用“通胀(通膨)疲软”取代通货紧缩,但在私下里,许多专家甚至是那些体制内的专家,仍在继续怀疑中共当局的经济政策。
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公布不久,国家信息中心前首席经济学家范建平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表示,他不相信官方统计数据,并警告说,中国经济正在走向通货紧缩。
另据彭博社早前报导,今年6月中共高层官员与商界领袖和经济学家举行了一系列紧急会议,为中国经济寻找出路。报导说,政府官员语气异常急迫,坦承中国经济面临关键时刻。(相关链接)
知情人士告诉彭博社,中共高层官员与企业高管至少已进行六次讨论,并向与会者施压,要求他们就如何刺激经济、恢复私营企业的信心,和重振房地产行业提出意见。
但知情人士表示,在场的所有人都对任何刺激措施的时机和形式的模糊性,表示担忧。
(责任编辑: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