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兴系”300亿诈骗案后续 京东躺枪被起诉开庭

2023年11月27日财经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11月28日讯】三年前曾轰动一时的承兴系300亿诈骗案所引发的后果,至今仍在发酵。此案最大受害者“诺亚财富”旗下公司将承兴和京东告上法庭,此案近日已在上海市金融法院开庭审理。承兴系惊天骗局的精采案情及京东躺枪,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诺亚财富号称中国最大独立财富管理公司,其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歌斐”)和上海自言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自言汽车”)对承兴和京东提起的诉讼案,已于本月24日在上海市金融法院开庭审理。
此案是诺亚财富当年踩雷“承兴系”骗局损失35亿元(人民币,下同)后,采取的系列法律行动之一。

“承兴系”史诗级诈骗案始末概要

据公开的资讯,“承兴系”诈骗案的主谋罗静拥有香港籍,是一个在中国资本市场颇有名气的女商人,以擅长品牌授权和开发着称。她曾在几年内收购了A股的博信股份、港股的承兴国际控股及新加坡主板公司CamsingHealthcare这三家公司,并多次获得“商界木兰”称号。
早年间,罗静控制的广州承兴、广东承兴控股、广东康安贸易公司等“承兴系”公司,曾与中国电商京东及苏宁易购展开供应链贸易。承兴系的公司以先垫付货款的方式为京东、苏宁采购,这些提前垫付的钱则以应收帐款的方式,记录在承兴系公司的财务数据中。在相关合作过程中,罗静玩起了一场疯狂的“钱生钱”游戏。
从2015年起,罗静开始指挥其控制的公司,利用与京东、苏宁的供应链贸易关系,通过转让和回购这两家电商平台的应收帐款,进行融资。
而为了让借钱方相信自己手上握有京东、苏宁的海量采购订单,罗静自导自演了一场金融诈骗大戏。
首先,罗静找人私刻了京东和苏宁的印章,在自己炮制的假合同上面加盖这两枚假印章,然后用这些假合同向借钱方证明,承兴系公司从京东和苏宁手上拿到了大量采购订单,形成大笔应收帐款,并以此作为抵押向投融资机构借款。
第二步,当投融资机构按照惯例要向京东和苏宁方面确认相关合同的真实性时,罗静便派出手下员工,带着访客码和假工牌混入这两家公司,冒充京东或苏宁的员工,在职场的走廊里“会见” 投融资机构的工作人员,并证实那些伪造的采购合同“真实有效”。
第三步,当投融资机构向京东和苏宁发送快递,通过书面方式进行求证以再次确认那些采购合同的真实性时,罗静更派人拦截下这些这些发给京东和苏宁的快递,然后假冒京东和苏宁的身分回复确认。
第四步,罗静在投融资机构内部搞定一个关键人员充当内鬼,与自己里应外合,为这场骗局开绿灯。
据相关司法材料披露,罗静从2016年9月起,多次向诺亚公司旗下诺亚基金负责与承兴系公司对接的投资总监方建华行贿,总计达300多万元港币。
第五步,罗静假冒京东、苏宁公司开设了帐户,并使用这些帐号来向投融资机构还款,为下一次更大的诈骗铺平道路。
诺亚财富踏入罗静的骗局陷阱后,曾以“受让京东、苏宁应收帐款”为卖点发行巨额私募基金,持续滚动发行了上百亿元,同时向承兴系提供了巨额融资。
而承兴系曾用假京东帐户向诺亚财富还款66亿,剩馀35亿元未偿还,罗静的资金炼就已断裂,惊天骗局也随之被踢爆。
2019年7月,诺亚财富向承兴国际提供的34亿资金首先爆雷,损失高达35亿元,震惊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随着事件的发酵,湘财证券、“中植系”摩山保理、云南信托等金融机构纷纷被曝中招,承兴系公司总计从这些金融机构骗取了300馀亿元,实际造成上述被害机构经济损失共计约88亿元。
2022年11月,承兴系公司实际控制人罗静犯合同诈骗罪及行贿罪,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诺亚财富的内鬼方某则在2019年6月21日案发之初投案自首,同年7月,方某退出赃款人民币141万元,最终以非国家人员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罚金10万元。

承兴系诈骗案民事诉讼 京东躺枪

承兴系诈骗案的主要涉案人锒铛入狱后,相关的民事诉讼案件随之展开。但罗静和承兴系早已债台高筑,没有能力填补这么大的窟窿。
诺亚财富则在暴雷后,一方面向购买产品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份和解方案,一方面对承兴和京东同时发起了诉讼,就是11月24日在上海金融法院进行庭审的这起案件。
界面新闻27日报导说,有投资人表示,京东这次是意外被卷入其中成为了共同被告,属于“躺枪”性质,诺亚现在就此案提起的民事诉讼,是“以京东为挡箭牌,安抚人心,拖延时间”。
多位法律界人士也表示,诺亚财富向京东追债“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承兴系”实控人罗静的一审刑事案中,已明确认定相关合同印章均为伪造,案中所涉及的“京东员工”也是由“承兴系”的人员扮演,而且在案情中还有诺亚财富有员工“里应外合”。
(记者唐迪综合报导/责任编辑:徐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