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经济回顾:中国经济恶性循环

2023年12月09日一周经济回顾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0日讯】要提振内需必须提振房地产,而提振房地产必须提振民众信心,中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幕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进一步认证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谷歌推出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挑战 OpenAI;尼泊尔禁止使用 TikTok。

开场白﹕中国经济恶性循环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一周经济回顾节目,我是东方。
星期二,穆迪评级公司下调中国政府信用评级展望,从原来的“稳定”下调到“负面”,穆迪公司在声明中说,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针对的是中国当局将被迫增加对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财政支持,这势必会对中国的财政、经济和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构成广泛的挑战。这是穆迪公司2017年以来第一次下调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这反映了国际商界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飙升的担心,而地方债务跟房地产市场的恶化息息相关,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令人感到不安。
去年,中央政府对地区和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比前年增加1万6千亿元,但这还是不足以填补地方政府卖地收入下降两万亿元的损失。穆迪星期二下调评级之后,中共担心人民币贬值,大型国有银行整天都在忙着保护人民币外汇市场的稳定,加大了抛售美元的力度,下午晚些时候人民币汇率没有出现大的变化。
国际社会目前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不行了,要面临衰退了,用现在的语言习惯讲,叫作进入下行通道了。就在穆迪下调评级的同一天,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标题是﹕中国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怎么个恶性循环呢﹖中国经济想发展,必须修复劳动力市场,恢复消费者信心,但是要提振消费者信心、提振劳动力市场,就要倚赖于健康的房地产市场,而提振房市需要老百姓有信心买房,倚赖消费者信心,你看,这不是一个恶性循环么﹖这个怪圈不打破,中国经济要复甦,不可能。
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这两年有多关键,变化有多大。自打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服务业陷入萧条,但是到2021年初,两年前的时候,建筑业、家庭借贷和消费这信心都曾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就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力,三者都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开始开始急剧下滑,当时中国各地封控,包括上海在内,这种伤害一直挥之不去,一直延续到现在,地产泡沫破裂,失业率攀升,家庭没有信心,不会贷款买房,民营企业没有信心,不会追加投资,作为经济支柱的房地产一旦萧条,带动的是一大片产业的萧条,不仅仅是建筑行业,包括地产经纪人、家具销售商、卡车司机、工程师和其他许多岗位。
上个周末,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中国地方法院的相关数据报道,今年多达854万中国人因为无力偿还贷款,被列入失信执行黑名单,这些人大多在18到59岁之间,比例占中国劳动人口的1%。相比2020年的数据,当年被列入黑名单的人数是570万人,三年疫情,让黑名单人数膨胀了50%。《金融时报》报道说,黑名单人数激增,跟老百姓在过去十年大幅借款,但如今遇到经济停滞而无力还款有关,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黑名单规模会持续扩张。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出不均衡状态持续呈现,这一点从11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可见一斑,虽然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略有上升,但制造业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都进一步下降,其中服务业指数甚至跌破50点的分水岭,今年来第一次。制造业也有问题,部分问题来自外部,11月份新出口订单分类指数下降半点,跌到46.3,回落到7月份的最低点。这些数据还都是基于中共官方公布的数据,都已经能看出来萧条的轨迹,实际情况比数字表现出来的更糟糕。出口、地产、内需, 中国经济的三大引擎都熄火,前景不容乐观。这是今天的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