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1月17日讯】中国经济衰退,中共不断“美化”经济数据。在中断半年后,当局突然又公布“优化统计”后的青年失业率,比以往数字大幅减少。网民嘲讽毫无可信度。
经过近半年的所谓“优化”后,中共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了2023年12月的劳动力调查,其中备受关注的16至24岁的青年失业率为14.9%,较去年6月的21.3%大幅降低。
去年3月至6月,中共官宣的16到24岁青年失业率从19.7%一路升至21.3%,连续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当局宣布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外界调侃,中共准备“优化数据”。
对于12月青年失业率大降,统计局给出的解释是,经过“调整”的统计方法“剔除了在校学生”,仅以离开学校、进入社会,需要工作的青年为统计对象。
统计局局长康义称,根据2023年各月的平均数字,中国16到24岁的城镇人口中,在校学生约6200万人,非在校学生占约3400万人。“如果把在校学生包含在内,会把在校寻找兼职和毕业后寻找工作的青年混在一起”,因此剔除在校学生更能“准确反映进入社会真正需要工作的青年就业、失业情况”云云。
去年6月,当局公布5月份青年失业率是20.8%时,中共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曾在记者会上透露当时的统计数据,5月份,16至24岁青年人总量大概有9600多万。其中很多是在校学生,未真正进入到劳动力市场,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有3300多万。这3300多万当中有2600多万已经找到工作,大概有600多万目前还在寻找工作。也就是说,青年人中失业总量总共600多万人。
按照这些数据,5月份青年失业率20.8%应该是用失业人口(600多万)除以寻找工作的人口(3300多万)的结果。
根据康义透露的数据,中国9600多万青年人口中,非在校学生3400万人。而付凌晖的数据称,这9600万青年人口中,5月份共有3300多万在寻找工作。
根据付凌晖在这次记者会上介绍的失业率统计方法,当局将16岁及以上人口划分成三类:就业、失业、以及非劳动力。其中非劳动力是指没有工作意愿或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这些非劳动力不在就业和失业统计范围之内。计算失业率是用失业人口除以就业人口加失业人口之和。那些“没有寻找工作,也没有工作意愿”的在校学生,不会统计到失业率当中。
如今官称的青年失业率从6月的21.3%骤降至12月的14.9%,官方的解释不是“就业人数增加”,而是“剔除在校学生”。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大陆微博上,许多网友对这个数据表示不信服:
“失业率怎么下降的?没有失业登记就不算失业了,帮你注销了你就不算失业了,想失业还得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登记。”
“去年6月不包含16~24岁的失业率是20%+,然后这个数据就停止发布了,理由是青年失业率的统计方法需要修改。这次降到15%,我猜一个是把毕业前找工作的学生排除在了统计范围之外,二个是灵活就业。所以实际的占比怕是……”
“应届生失业率应该超过40%。这个数据,对家长如何教娃应该有个猛醒。不要做无用功,早点认清形势,尤其是家境不好的。”
“在官僚部门层层考核的压力下,地方官员和高校负责人难免为了数据好看,想各种治标不治本的应对方法,先把数据改善。就业问题能否真正解决还存在疑问。”
前中国律师梁少华1月17日对大纪元表示,中共的数据都是政治数据,按领导人喜好编造,不能取信。
“就看大家直接的感受,大量的失业。包括过去三年,特别是去年,从中国走线到美国的人数急剧上升,你就可以看出来中国经济差到什么地步、中国社会环境恶劣到什么地步。这是过去几十年没有的一种情况。走线的人群中,之前很多都被认为是在中国(社会)底层的人,没有工作,但是现在看来包括大学教授、律师、高管,在中国生活比较优越的中产阶级也加入逃亡,这是非常可怕的。”
台湾总体经济学家吴嘉隆也曾对大纪元表示,中共的经济数据没有可信度,它怎么公布也没有意义。
“他们自己内部都知道,他们的经济数据是有大量水分的,实际上情况很糟糕,你看从深圳、广州,到上海、北京,这些一线城市的就业情况都不好。只要看:第一个奢侈品的采购,第二个高铁,第三个旅游,还有红酒销售、茅台酒的销售,就已经知道整个消费在严重收缩。你(中共)在那边用一些经济数据要来吸引别人进来投资,没有意义了。”
北京大学副教授张丹丹去年公开表示,若将约1600万名躺平、啃老等不工作者均视为失业,去年3月份青年的实际失业率最高上看46.5%,远高于官方当月公布的19.7%。
(记者历澄宇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