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 “韭菜”必读

2024年02月24日财经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2月25日讯】在中国新年前后,为挽救崩溃边缘的中国股市,北京当局一边拿出巨额资金让“国家队”进场拉抬股价;一边强行让交易所停止对冲基金抛售,还高喊要“严厉打击恶意做空”。多只“强心针”下,终于让A股回升,至本月23日上证指数收复3000点。
就在2月23日这天,资深A股股民李小民告诉自由亚洲电台, 2023年他在A股上的损失超过了280万元人民币,在这过程中,他一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理智,一边盘算着什么时候应该卖掉出场。直到股市在2月5日跌到新低点后,市场上传出消息政府要救市。
李小民说,他心里很清楚,“老大开了会,节后(指中国新年节日之后)会涨一波,到时候等一等,差不多就全部清仓了······”他接着补充说道:“之后你不知道会出什么限制,不让卖都有可能。”
李小明的想法在中国散户股民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即使新年前后中国股市不断在回升,但很多散户股民对于这一波反弹行情究竟能走多远心中仍然没底。
相比于普通股民的情绪化认知,专家们对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看得更加透彻。伦敦宏观和地产谘询机构Lauressa Advisory 合伙人斯皮罗(Nicolas Spiro )就直言,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沉浮背后真正的问题“是外界对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失去信心、失去信任” 。
不少金融专家指出,中国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存在严重的制度性缺陷,而且至今没有改变。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于1990年, 一开始成立的目的就是为国企融资,后来大量的民营企业被允许上市,中国股市就演变成了“生于融资” 的圈钱市场。旅美财经博主蔡慎坤就曾明确指出,“中国股市是为国企服务的,不是给股民带来利益的。”
统计数据显示,在A股上市的5300多家公司中,国企和央企的数量有近1500家。正如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的常清在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所说的那样,“国企不是董事会说了算,是党委会说了算”。
另一方面,在对上市民企的监管上,最让中国国内金融学者诟病的两项“圈钱”设计,分别是IPO和量化交易,这两项制度让企业和投资机构可以不负责任的赚走散户的钱,而造成造成股市的“跌跌不休”。
首先,量化交易在中国股市上发挥的负面作用巨大,却迟迟得不到纠正。
量化交易原本是指金融投资机构透过大量数据分析,以预先写好的模型程式自动交易股票,藉此提高交易效率。
2022年3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批评中国股市的量化交易存在严重问题时指出,由于欧美市场的主要投资人是机构而非散户,因此量化交易在欧美市场大量被使用。
但是,中国的股市完全不同,在中国市场主要投资人是散户。大量的散户投资者根本无法使用量化交易这个工具,这对无法使用这个工具的散户非常不公平,就像“以前是镰刀割韭菜,现在是机器人联合收割机在割韭菜”。
对此,他曾呼吁证监会加强监管,限制量化交易的使用,但是证监会在机构的压力下回应缓慢。
其二,中国的企业上市制度(IPO)是中国股市的另一个制度性短板。
证监会在2023年2月17日把IPO从核可制转为注册制以后,很快就出现了一些企业一上市就做空自己的奇特现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金帝公司上市,该公司在2023年9月上市当天就透过融券卖出了470万股。
显然这些企业上市就是为了套现,直接促成股价下跌。因此,贺强指出,“这是为什么北交所一路跌。”
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案首席专家刘纪鹏在2023年12月2日出席“财经中国2023年会”时,发表了主题演讲《资本市场的功能转型》,直言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财富分配不公平、缺少正义的市场”,A股长期在3000点左右徘徊,“核心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需要我们在证券监管制度上新的改革”。
不过,刘纪鹏在公开批评中国股市之后,随即在中国大陆遭到全网禁言,还被迫辞去了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职务。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