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报告:中共极权持续加剧 大陆智库“喉舌化”

2024年05月11日社会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12日讯】近几年,随着中共极权的不断加强,中国大陆言论空间越来越狭小,独立研究几乎消失殆尽,所谓的智库全变成了中共的“喉舌”和传声筒。
5月8日,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 MERICS)发布报告指出,在中共党魁习近平上台之后,对大陆智库的管控越来越严,导致“真正独立的智库空间已经变得微乎其微”。这些智库正变得越来越“中国(中共)特色”,智库的活动与政治议程结合变得越来越紧密,成为中共的工具。
报告说,大陆智库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发展至今,已经有1900多家,占全球智库总数的17%。
报告介绍,大陆智库有三种类型,官方智库、半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其中,对当局影响力最大的是官方智库,如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半官方智库数量最多、研究主题最广泛,如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民间智库由于受到资金限制和获取数据信息的限制,影响力最小,但独立性较强,经常受到打压。报告举例,建立于1993年的天则经济研究所是一个具有信誉的民间智库。然而从2012年开始,它频频受到打压,最终在2019年被迫关闭。
报告指出,2013年,中共党魁习近平提出建立“中国(中共)特色智库”,要求智库“跟党走”,智库在业务层面完全失去了“独立性”和“批判性”,越来越多地传递官方谈话内容,变成了中共的信息放大器。
报告分析,在内部层面,中共特色智库和官方结合,官员们向智库提出要求并附上资金赞助,智库则提供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甚至是官员讲话稿。
在外部层面,智库成为了党的“喉舌”,用理论为中共的政策做论证、解释,操控社会舆论,并且中共外交政策智库被要求“讲好中国(中共)故事”,抢夺国际话语权。
报告以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以及中国与全球化中心四家智库做了案例研究发现,中共智库通过参与外国同行建立的网络和活动,把中共的话语延伸到国际社会,从原来的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话题,转向 “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

宣传和威胁

报告总结了中共智库在国际交往中的三种“叙事逻辑”:争论(contest)、宣传(promote)和威胁(deter)。
争论主要指中共智库用中共特色的“多边主义叙事”,批判美国或“西方”并非“真正的多边主义”,进而推销一种中共主导的“多边主义”。
宣传则主要是赞扬中共对国际活动的所谓“贡献”,将中共描述成现行国际秩序的“建设性替代方案”。
一旦有人批评中共时,比如“维吾尔问题”“台湾问题”等,这些智库就会采取威胁手段应对。报告说,这种威胁往往言辞粗鄙、毫不掩饰,比如经济胁迫和军事威胁等。
最后报告指出,中共智库放大党国信息传递,今后很可能会越来越积极地捍卫和推广中共官方观点,“批判性辩论将变得更加困难”。
(责任编辑:李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