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英媒:恒大债务坑 制度差异下外资代价沉重

2024年07月21日中国禁闻新闻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7月22日讯】今年初,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集团被香港高等法院勒令清盘,香港法院的判决如何在大陆被认可和执行引发讨论。有外媒日前刊发评论,指出中国楼市的兴衰映射出中共政治、法律和金融体系与他国之间的深刻差异,外国投资人很可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正在执行清盘的恒大,是对中国大陆司法体系、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接受香港法治的考验,同时也是外国投资者的试金石。
按照法律程序,香港法院颁布清盘令后,恒大将由清盘人接管业务,并对资产评估变现和按顺序偿还债务,整个过程需要至少几年时间。
不过,恒大几乎所有资产都在中国大陆,涉及遍布280个城市的1300多个地产开发项目。
外界预计,香港委任的清盘人对恒大的大陆资产处理,将面临法律障碍。
《纽约时报》认为,香港和大陆两个司法管辖区的法院,将确定恒大债权人中的赢家和输家,中共政府则可能利用法院阻止海外债权人索取大陆资产。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表示,过去中国公司经香港发行债券,给外界一种受香港法律保护的幻觉。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过去是由于香港作为中转地,它是适用于普通法系的,大部分的这些债券是通过香港进行发行。而现在香港这几年的变化之后,它已经很难维持一个像过去一样遵从西方的法律体系,所以当西方的海外的这些债券持有者想去在中国境内通过这种社会主义特色法系去追讨的话,的确是非常困难。”
另外,美元债券多数由专门在境外设立的离岸公司出售给国际投资者,筹集的资金以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形式汇入国内,再依靠子公司的股权股息来履行外债义务。
这种离岸架构,被认为是北京限制海外直接投资的情况下,很多房企采用的默认手法。
据大陆媒体披露,恒大离岸公司在发债期间持有的境内资产,在发布发债报告后就开始被剥离。
恒大暴雷后,更是在2020年后集中转移了大量境内资产到恒大地产旗下,脱离为美元债提供担保的离岸公司。部分资产即使没有被转移,也已在境内通过质押等方式重复融资。
国际质押登记没有中国法律保障,只能通过维好协议(keepwell deed)在道德上进行约束。即便境内资产被国内债权人分割殆尽,美债投资人也毫无办法。
《金融时报》的评论称,外国投资人在中国大陆的政治、法律和金融体系中几乎没有追索权,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黄大卫:“这些转移资产的做法应该是在他们出现经济危机之后,他们进行一个重复抵押重复贷款的情况,这个情况估计在目前陷入债务危机的公司里面是普遍存在,因为这些离岸公司本身的监管是非常困难的。”
黄大卫还表示,近年来的地产美元债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是被中资购买,他们只不过是通过离岸公司和香港披上了国际资本的外衣。
这也意味着,遭受巨额损失的不止是境外投资人,还包括大量中资机构和公司。
旅美经济学者李恒青指出,对于中国房地产泡沫造成的经济和财富损失,中共当局难辞其咎。
旅美经济学者李恒青:“因为开发跟土地相关的税收,那是中国政府赖以生存的一个最大的税收来源,很多的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 这个泡沫不是说像恒大这种房地产开发商就能够吹出来的,这个泡沫实际上是中国政府参与做的。所以才造成了现在的巨大的泡沫破裂以后,巨大的经济滑坡和巨大的财富损失。”
今年3月,中共证监会对恒大境内地产业务主体恒大地产,公开定性为财务造假、债券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违法,并开出了近42亿元的罚单。
集团董事长许家印,也被罚款4700万元和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编辑/李明飞 采访/骆亚 后制/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