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8月20日讯】中共审计机构发布的地方政府去年预算及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报告显示,中国多省市存在虚增财政收入的问题,涉及金额少则数千万元(人民币,下同),多则数百亿元。相关造假手法日前被媒体曝光。
综合中国媒体“第一财经”及“金融观察”的报导,多个省份近日公布了当地政府2023年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其中揭示了一些地方政府财政造假的情况及手法。
其中,广东省的3个市及3个县,通过国有企业购买国有资产等手段,虚增了171.01亿元的财政收入。审计报告指出,这种方式是通过内部交易制造出虚假的财政收入数据,帐面上看似收入增长,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增加地方政府的财力。
河北省1个市和7个县通过虚假处置公益性资产、多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或罚没收入的方式,虚增了24.95亿元的财政收入。审计报告表示,这种手法是通过夸大资产的处置价值,或随意调整收入来源,来实现虚增收入的目的。
四川省和青海省都存在将定向捐赠资金缴入同级财政的问题。通过这种手法,这两个省为地方政府虚增了4151.22万元的财政收入。其中,青海省还将收回的以前年度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从而制造出2000万元的虚假财力。
审计报告还显示,辽宁省有4个市、19个县,存在利用财政资金缴纳特许经营权,转让价款、土地出让金和罚款等方法,在非税收入方面造假。内蒙古也有4个盟市通过不当征缴资金,虚增了286.49万元的非税收入。
此外,审计过程中还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在收入征收过程中存在人为调节的现象。
例如:有税务部门为完成当年任务,多征收或提前征收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等542.9亿元,在完成任务后又延压企业所得税等,涉及资金达947.9亿元。
山东省有30家单位未落实票款分离制度,由单位根据需要择期上缴国库,其中19家单位2022年处置收入1.09亿元,延后至2023年入库。
辽宁省也存在组织收入不合规的问题。有的市县调节收入4.11亿元,有的市县多征土地增值税等9383.74万元。
由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是中共当局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地方政府为了博取虚假的政绩,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来虚增财政收入。此外,近几年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收支难以平衡,也会通过财政造假来筹集财政资金。因此,在中国大陆,地方政府虚增财政收入是一个老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接受第一财经的采访是表示,虚增财政收入掩盖了真实财政收入状况,隐瞒了实际财政赤字,加剧了地方财政风险,也干扰了中央对地方真实财政状况的判断,并损害政府公信力。
(记者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