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8日讯】素有“中国外贸风向标”之称的“广交会”在广州开幕,预计11月4日结束。本届广交会吸引到来自203个国家的25万家境外采购商与会,人数创历史新高,不过,参与“一带一路”构想的相关国家占75.7%,而美欧只占12.5%。
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10月15日在广州开幕,参展企业超过3万家,参加商谈的海外买家共有来自约203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5,000人。其中,参与“一带一路”构想的相关国家占75.7%,而美欧仅占12.5%。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从广交会的订单大概可以约略看出当年度的或是未来订单的走向。那我觉得这几年,其实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欧美的订单少了,那紧接而来的,包括像是非洲、东盟或是其它跟中国有一带一路的国家是比较多。可见中国是在进行一个所谓出口在转变它的内涵的部分。那我觉得这个当然对中国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你出口到欧美的可能是比较高单价,所以,我觉得这个当然对中国整体外贸数字会有影响会有变化。”
每年春夏各举办一次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为“广交会”,根据中共官媒报导,这届的广交会也改变参展企业的标准,即使出口业绩不足,但若获得在数字或脱碳等技术领域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认定,也可以参展。于是本次线下参展企业比上届新增800家,大约4,600家企业是首次参展。
黄世聪:“因为数字不好,他们只能找藉口来粉饰太平。因为采购往往就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先行指标,譬如说我要扩产或是我对未来看好的时候,我当然就增加库存,要么就是增加我的生产设备,那这些部分目前看起来都是收缩的一个局面。所以当然如果你用这些所谓领先指标去看,中国的经济当然是还没有好转的理由。”
根据现场参展商透露,今年的采购商“发达国家少、发展中国家不少”,且对价格敏感。
美国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中国整个世界工厂当年的设立建立,就是冲着要去占领这些欧美市场,同时可以挣到美元外汇的硬通货。而现在这部分最主力的最优质的客户都失去了,最近还是被俄罗斯和其它亚非拉国家的出口所替代。对于俄罗斯的出口增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
近几年,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量出口廉价产品的“通缩出口”保持警惕。美国之音报导,秋季广交会热闹场面难掩中国经济疲软。美国“资讯与策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则指出,从美国市场的零售端也可看出,中国贸易正历经“供应链重组”的转变。
根据9月底公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不仅重回荣枯线以下,也创下去年8月以来的新低,而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制造业PMI则为49.8,虽是5月以来的新高,但也是连续五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黄世聪:“过去可能是经济成长好,然后带动着民众所得增加,再回来增进消费成长,形成一个正循环。我觉得至少你要有出口好,然后房地产才有好转的,可是出口都一直不好的话,房地产其实是也不会好的。”
谢田:“广交会现在看来就像王小二过年一样,一年不如一年了。对于这个PMI的趋势,实际上也正是产业链离开中国,世界工厂开始关闭,整个经济活动下降的一个反应。内需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世界工厂的转移,失业率上升,尤其年轻人失业率上升,老百姓把钱都存在储蓄里面了,他不会去投资,也不敢消费,所以内需没办法增长。而投资呢,现在谁还敢再投资?房地产这么过剩,基础建设从高铁、高速公路到机场都在过剩,谁还敢继续浪费呢?”
美国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认为,中国的出口结构不再优化,而国内内需持续疲软,再加上房地产危机、股市危机,这个趋势还会继续下去,经济衰退恐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编辑/黄亿美 采访/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