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11月05日讯】中国双十一购物节开跑,不过市场预期销售冷清,显示消费者信心仍受经济困境影响。评论认为,双十一购物的转型也成为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最大的购物季节双十一“光棍节”(11月11日)的销售活动已经开始,不过大多数商家和零售业者对于今年的销售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是消费降级,消费者普遍对中国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从2021年的时候开始,整体来说,阿里巴巴、京东他们都非常低调,也不像往年这么高调进行价格战、折扣战,各种的报导也减少了,原来到了2024年情况更加不如意。双十一在过去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商家也进行一个大力度的优惠,造成了一个销售的盛宴。但是这种节日效应已经慢慢地给日常生活中的重担所取代,经济下行压力,就业问题、教育、养老、医疗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说,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来说,已经是失去了意义。”
大陆博主10月23日在小红书发视频表示,今年“双十一”特别诡异,一方面商家像不要命似的砸钱卖流量。另一方面,消费者却有一种报复性的,想让它灭亡的感觉。
大陆博主:“有个老板跟我聊,说他从十一长假之后,就在砸钱预热双十一,今年全年到现在一直都在亏损,就指望这个双十一,去一波库存,回回血,但是根据现在预售的情况来看,他已经有点绝望了。”
这位老板不理解,按理说老百姓口袋里还是有钱的,但是为什么就是不消费呢?博主表示,消费者变了,如果还按照过去的营销方法,这个“双十一”及未来无数个“双十一”都只会血本无归。
双十一“光棍节”大型促销活动,最早是阿里巴巴在2009年发起,现在已经演变成全行业一年一度的购物活动。全中国的电商平台和实体店,往往为争夺顾客纷纷推出各种降价促销措施,以各种预售机制吸引消费者提前加购,展开一场激烈的价格大比拼。
学者表示,很多商家玩“先提价再折扣”的行销把戏,真实降价幅度并不大。
黄大卫:“双十一首先成交量造假,商品造假,价格造假。很多都是在双十一的时候,打一个50%的折扣,其实双十一之前的时间就虚高价格,可能原来卖10块钱的,因为邻近双十一,它调到15块、20块,到双十一之后,打回来可能8块9块10块,可能根本上优惠力度就有限。往往就是这种互相欺骗、互相哼骗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是大行其道。”
双十一逐渐演变,已经不再只是促销活动,更成为观察中国电商行业发展与经济动态的重要窗口。
黄大卫:“虽然早期的双十一历年都创造了一个成交的纪录,但是陆续爆出来,现在很多商店店铺都是靠疯狂刷单而造就的,尤其是在直播带货之后,这种疯狂刷单行为更加是有恃无恐。所以现在成交量其实很大部分都是含有水分,而且往往商家都是亏本经营的。过去经营环境经济活跃的时候,这种亏损可能还能够负担,但现在很多电商要求供货商的门槛越来越高,尤其他们的亏损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且往往老百姓买货最后退货,造成更多的损失。所以现在包括一些供货商来说,他们也不是积极应对。”
旅澳学者李元华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人们不敢乱花钱,商家也很清楚。
旅澳历史学者李元华:“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共经济已经崩溃的边缘了,大家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敢乱花钱。再有一个商家也看出来了,如果不是积压的产品,光有一个销售额没有利润,实际上也等于是白忙一场。虽然电商平台也提出保值等等,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经济的下滑使得整个消费市场低迷,如果说商家只是白忙活,到最后平台挣着钱了,然后商家自己没有利润,那么它也就不会积极参与了。”
根据星图数据(Syntun)的估计,2023年主要电商平台的总商品交易额(GMV)增长2%,达到1.14万亿元人民币,与往年两位数的增长相差甚远,显示增长动能不足。
编辑/黄亿美 采访/骆亚 后制/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