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11月23日讯】曾被官媒称为“数字人民币之父”的证监会高官姚前涉贪腐被“双开”,引发外界关注。有自媒体援引金融界人士的爆料称,数字人民币工程10年研发及推广,耗资200亿,推出的数字钱包九成都是活跃度极低的“僵尸钱包”,实测离线支付“全是忽悠”。评论指当局的“数字乌托邦”烂尾,姚前因此被“卸磨杀驴”。
“数字人民币之父”落马引发舆论猜疑
中共纪检机构官网11月20日通报,前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原司长、信息中心原主任姚前,因贪腐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姚前被指控“不讲政治,贪图虚名”,以金融科技专家自居,为一己之私不遗馀力扶持特定科技服务商,甘做围猎者的“重点培养对象”,滥用监管权力,利用虚拟货币等进行权钱交易,非法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姚前是中共金融系统资深技术官员,曾长期任职中国证监会资讯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国人民银行等。他曾牵头主导北京当局力推的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工作,曾被官媒吹捧为“中国最懂数字货币的人”。
中国《财经》杂志2019年的报导曾介绍说,姚前“作为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代表着世界上一个最大的不允许比特币的国家,担任着重新考虑比特币的重任”。
资料显示,早在2014年,中共当局就已开始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工程。由周小川领导下的中共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进行数字货币研究,而姚前时任该研究所所长;2017年末,经中共国务院批准,在央行牵头下,组织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及相关机构共同进行“数字人民币”研发;至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开始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乃至2022冬奥会场启动试点测试。
2021年,中共当局在多个城市推广使用“数字红包”;至2022年,中国“数字人民币”应用程式上架,中国更多城市成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2024年,香港多家银行开始为香港居民提供“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
然而,数字人民币在实际推广中却完全没有体现出官方所预期的影响力,已推出所谓“数字红包”的实际使用活跃度极低,让这个官方强力推出的超级工程,基本上成为了“僵尸项目”,外界质疑其最终恐沦落为“雄安新区式的超级烂尾工程”。
学者分析数字人民币为何烂尾
海外影音共享平台上的自媒体频道“在野说”21日发布的短片分析指出,数字人民币会成为烂尾工程,有三个关键原因:其一,没有市场需求。中国的移动支付早已普及,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垄断双寡头格局早已形成,老百姓凭什么要换用一个功能更少,使用更麻烦的数字人民币?后者所谓“双离线支付”也只是个噱头,缺乏实际性,脱离了实际需求。真要是出现既没电也没网的情况,你还能买得了东西吗?
其二,技术不过关。据内部人士透露,数字人民币光是研发阶段投入就超过了100亿元,但至今连最基本的离线支付问题都没解决,为何10年都搞不定,因为体制内创新能力太差。
其三,内部阻力太大。这是最关键的原因。中国的金融系统是个利益集团盘根错节的地方,数字人民币要是真的推广开了,那些靠收手续费吃饭的银行人员怎么办?那些靠资金过夜费发财的支付机构怎么办?
这部短片提供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023年中国银行业仅手续费收入就达到1.2万亿;第三方支付机构从通道费赚进了两千多亿元;支付宝、微信支付仅收取商户服务费这一个项目就能年入三千多亿。该片的主播质疑,这么大的“蛋糕”谁会乖乖让出来?更别提那些靠现金交易逃税的商户,以及靠地下钱庄洗钱的“灰色人士”了。所以数字人民币想推广,恐怕“比登天还难”。
“在野说”还援引金融界人士透露,大数据显示,官方推出的人民币数字钱包90%都是使用不活跃的“僵尸钱包”。现在中共官方的宣传口径都发生了改变:以前是“数字人民币将改变生活”,现在改口说“数字人民币是对现有支付体系的补充”。
“这不就是承认失败了吗?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就像雄安新区、共同富裕、碳中和这些口号一样。”这位自媒体人进一步质疑:“谁在暗中阻挠数字人民币?谁又在背后推动这场注定失败的豪赌?”
原内蒙古政府法律顾问室执行主任杜文,本周四(11月21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姚前曾是习近平“大数据乌托邦”的重要推手。而中共当局推行“数字人民币”政策,对外来说,是想以此在全球金融领域扩张影响力,对内则是为了加强当局对金融的全面管控。
现在,数字人民币政策在中国试点完毕,姚前就成为了北京当局以反腐败为名进行政治清洗的对象,“就是卸磨杀驴嘛,这是共产党一贯以来的做法”。
杜文说:跟着共产党享受了巨大红利的姚前如今被“卸磨杀驴”,其实再次提醒了所有中共官员,“跟着共产党干没好,跟着狼混肉吃的后果就是被狼吃掉”。
(记者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